首頁 都市

重活,1980

第四十二章 夏收開始

重活,1980 柳一條 2636 2022-11-04 10:29:43

  六月四號,即將麥收的前兩天,四叔李向輝放假從學?;貋砹恕?p>  不是暑假,而是這個時代豫東地區(qū)特有的麥假。

  畢竟,學校里的老師也需要回家收割自家的麥子,為了不耽誤夏收,各地的中小學校,都會在這個時間段放假幾天。

  奶奶很高興,還特意為四叔炒了兩個鮮雞蛋。

  不要問李東升是怎么知道的,因為奶奶在給四叔炒雞蛋的時候,也悄悄給他留了一口。

  整個老李家的孫輩子中,也就只有他這個長孫能有這樣的待遇。

  四叔一回來,相當于家里又多了大半個勞力,收割糧食的速度也無疑會再加快幾分。

  李向輝雖然一直都在讀書,可畢竟是從小在家村長大,能吃苦,也生了一把子力氣,對各種農(nóng)活并不陌生。

  有他幫忙,也能省了老二、老三家不少的力氣。

  所以,見老四回來,不管是李向榮兩口子,還是李向光兩口子,臉上都多出了幾分笑容。

  很快。

  到了六月六號這一天,村里已然有村民不想再等,率先揮動鐮刀正式收割起來。

  老李家也是一樣,看到鄰居已經(jīng)開始收割,也沒有過多猶豫,拿出早就已經(jīng)磨好的鐮刀,齊向離家最遠的那塊北分地走去。

  至此,八二年的夏收也被宣告正式開始,老李家的所有人也都跟著忙碌了起來。

  李東升、李衛(wèi)婷與李衛(wèi)英,還有三叔家那個連走路還不會的李衛(wèi)媛,也都被帶到了地頭兒,被同樣放了假的大堂姐李衛(wèi)紅與小五叔李向前給照看著。

  而小姑李春夏,還有奶奶張桂蘭,則全都揮起了鐮刀,也幫忙收割起來。

  雖然當初在老宅開會的時候,分配給張桂蘭與李春夏的任務就是照看孩子和做飯,并沒有要求她們非得下地干活。

  但是農(nóng)忙一起,大家也就顧不上這個了。

  主要還是張桂蘭閑不住,讓她抱著孩子閑看著別人在地里忙活,她渾身都難受。

  時間不等人啊,地里這么多長成的糧食如果不能及時收割入囤,她心里焦得慌。

  所以,只要小孫女李衛(wèi)媛不哭鬧,老太太就會趁機下地搶收糧食,收割的速度一點兒也不比兩個年輕的兒媳婦兒遜色。

  李春夏也是一樣。

  都已經(jīng)是十五、六的大姑娘了,這大忙的光景,哪能還跟以前一樣只在家里看孩子,自然也是要下地幫忙的。

  所以,年齡稍大一些的李衛(wèi)紅與李向前,則代替李春夏,成了照看孩子的主力軍。

  這就是全家老少齊上陣,齊心協(xié)力把糧收。

  同樣的狀況不止發(fā)生在他們老李家,全村各家基本上都是如此。

  為了搶收夏糧,為了接下來的幾個月不餓肚子,村民們恨不得把所有的力量全都使出來,以最快的速度把地里的麥子收割回來。

  絕大部分村民,一忙起來,中午根本就不會再回家。

  都是帶好了足夠的開水與干糧,忙累了就坐在地頭吃一口饃喝一口水,然后再繼續(xù)舞動鐮刀。

  孩子們沒有人照看,也只能直接帶到地頭,任由他們自己玩耍,只要不離開大人們的視線,隨他們怎么折騰。

  對于這樣的農(nóng)忙情形,李東升并不陌生。

  畢竟,他從小也都是這么過來的。

  大熱的天,他們這些小的在地頭的樹蔭下玩耍,父母還有奶奶他們則在太陽的暴曬下收割著一片又一片的麥田。

  有的時候,真的是從早割到黑,露在外面的皮膚甚至都曬得了脫了皮了,也不停歇。

  頭上的草帽,還有身上的夏衣,都是濕了干,干了又濕,到了晚上回家的時候,又酸又臭,別提多難聞了。

  以前,因為年紀小,李東升對這樣的情形感觸并不是很深。

  只是覺得好玩,而且也有好東西吃。

  因為每年的麥口時節(jié),奶奶都會提前做好一大籃子的變蛋,等到麥收的時候就會帶到地頭,供勞作的大人歇息時充饑。

  而他們這些小孩子,也能趁機大飽口腹,吃到他們平時根本吃不到的五香變蛋。

  所以,在小時候的麥收時節(jié),李東升他們這些小孩子非但不覺得苦,反而還有些小期待。

  但是現(xiàn)在。

  當他以一個成年人的靈魂,再次重新經(jīng)歷了一遍童年時代的麥收時節(jié)時。

  李東升眼中所看到的,已然盡是生活的不易,與農(nóng)民的辛苦。

  這才是真正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薄?p>  麥田里正在收割著的那些大人們,身上滴下的汗水如雨,在無聲之中不斷地浸潤著他們腳下的土地。

  這樣的辛苦,沒有親身經(jīng)歷過的人,真的是很難體會。

  很多城里的讀書人,嘴邊老是會掛著“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可是他們當中,真正能夠體會到這其中的辛苦與酸楚者,又有幾人?

  別說是他們。

  就算是李東升這樣從小在地頭長大的農(nóng)家孩子,以前也沒有那么深的感觸。

  畢竟,等到他們長大以后,時代已經(jīng)完全變遷。

  同樣是種地務農(nóng),可是像是拖拉機、收割機、脫粒機,以及大型的聯(lián)合收割機等等一系列現(xiàn)代化的機器都已經(jīng)開始在農(nóng)村普及。

  過去僅靠人力,需要半個月甚至一個月才能完成的夏收,那時候只要兩到三天就能輕松完成。

  所以,等到他們這批八零后長大成人之后,農(nóng)村里面基本上已經(jīng)很少再有人用鐮刀去收割麥田。

  當年他們父輩收糧時的種種辛苦,他們其實也很難再切身體會。

  “小師弟,你果然在這里!”

  李東升正看著麥田里勞作的長輩們出神,耳邊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

  扭過頭,看到周立夫正帶著一幫人從南邊的小道趕來。

  因為天氣炎熱,太陽高懸,一幫人的頭上都戴上了農(nóng)人用的草帽遮陽。

  不過即便如此,他們身上的也是汗流不止,衣服都打濕了。

  “周師兄,你們怎么來了?”

  李東升站起身來熱情地跟周立夫打著招呼,同時輕聲詢問了一句。

  周立夫笑道:“我們這不是在執(zhí)行拍攝任務嘛,反正拍誰都是拍,不如就來拍一下你們家麥田的收割場景?!?p>  “放心,我們可不白拍,看到我?guī)淼倪@些人了嗎?”

  周立夫抬手指了指他身后的幾個屬下,高聲道:

  “除了那個攝像的小孫還有打光的小劉,其他人都會下地幫忙收割!”

  李東升眼前一亮,這感情好??!

  六個成年的壯勞力,不用白不用啊!

  哪怕這些人不擅長農(nóng)活,在地里幫著搬運收割好的麥子也能省不少事啊有木有?

  “小師弟,你可不要小瞧了我們這些人?!?p>  周立夫似看出了李東升心中所想,接聲道:

  “我自己就不說,上了年歲,有些干不動了。”

  “不過他們幾個,以前可都是下過鄉(xiāng)的知青,馬三通更是剛從部隊下來的,年輕力壯,干農(nóng)活可都是一把好手!”

  “就在剛剛,他們可是已經(jīng)幫著把先生家的那一畝半地小麥全都收割完成了!”

  李東升聞言,心中不由一樂。

  怪不得他見這些人身上的衣服全都濕透了呢,原本在過來之前,就已經(jīng)在地里忙活一陣了。

  不過,周師兄這樣公然地假公濟私,就不怕手下人會有意見么?

  算了算了,周師兄與手下之間的關系如何,還輪不到他一個小孩子來操心。

  現(xiàn)在,既然有免費的勞力送上門,斷然沒有拒絕的道理。

  李東升馬上熱情招呼,甚至還讓小五叔去把奶奶從田里叫了過來。

  奶奶一聽有人幫忙干活,而且還不用管飯不要工錢,那哪還能不同意了?

  雙方一拍即合,不一會兒的功夫,央視的工作人員就在地頭把攝像機架好開始正式拍攝。

  而周立夫答應的六個壯勞力,也開始揮動著鐮刀,一頭扎進了前面的麥田里。

  一時間,老李家的收割速度,瞬間就提升了兩倍不止!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