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憤怒的董卓欲遷都
董卓廢劉辯立劉協(xié)為帝后,自稱相國。隨后任命了多位世家子弟為地方太守、刺史。
一下子任命這么多世家子弟,原本董卓是想著拉攏這些世家,安撫這些世家的。畢竟你董卓進了雒陽,搶了這些世家的功勞,安撫一下也是正常的。
只是沒想到這些世家子弟,根本看不上董卓賞賜的這點官職,這些世家子弟也有更大的野心。
當董卓得知討伐他的這些群雄,竟然大部分都是他剛剛任命的這些世家子弟后,有多大的憤怒都是應該的。
這是啥,這是自作自受,這是自食其果,這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忘恩負義,可能是董卓對這些人的最佳寫照。
朝堂之上,劉協(xié)顫顫巍巍的坐在龍椅上,小小的身軀承受了根本不應該是他這個年紀所能承受的壓力。
雖然顫顫巍巍,但是劉協(xié)表面還算鎮(zhèn)定。當聽到朝堂中的官員說天下群雄起兵反董時,說不定內心還有一點點小激動。
終于有人敢和這個儈子手做斗爭了,終于有人想到來解救你們的天子了,我劉協(xié)是不是馬上就要脫離苦海了。
“關東起兵造反,諸位愛卿都做何想啊?”劉協(xié)語氣還算平靜的說道。
當一個肥胖無比,殺人如麻,惡貫滿盈,隨時都會動手的兇徒就坐在旁邊時,換成一個成年男子表現(xiàn)的也不一定有劉協(xié)好。
此時,朝堂之中,自稱相國的董卓坐立于劉協(xié)旁邊,俯身看著下面的眾官員。
太尉黃琬、司徒楊彪、司空荀爽、尚書鄭泰、太傅袁隗等站立于朝堂之內。
董卓看著下面的這些官員,心中氣憤不已,怒聲喝道:
“這些亂臣賊子,不思報恩,竟然還起兵反叛,組建聯(lián)軍,討伐于我。著實可惡、可恨、可殺!”
“太尉黃琬、司徒楊彪、司空荀爽,我聽說這些賊子可是打著你們三個的名義,起兵反我的。這些賊子還說有你們三個的擒王文書,是也不是?說…”
誰都不知道憤怒的董卓此時能辦出什么樣的事,就是一下子砍了他們三個,說不定也有可能。
三人一聽,急忙跪倒,泣聲說道:
“相國冤枉我三人矣!那文書實乃是那東郡太守橋瑁假冒我們三個人所書?。∥覀內齻€實不知情??!”
東郡太守橋瑁假冒三公之名,號召全國各地群雄討伐董卓,其實稍微用心一調查,就能發(fā)現(xiàn)事情的原委。
董卓也早已知道,這事是那個東郡太守橋瑁弄起來的,可是人家畢竟是用你們三公的名義起兵的,不訓斥你們三個一番,豈能行!
董卓看了看旁邊的劉協(xié),心中念道:
“幸好這事情和你劉協(xié)沒有關系,要不然你非得和你那哥哥劉辯一樣,被廢了不可?!?p> 當董卓提出要立即派兵攻打聯(lián)軍時,尚書鄭泰站了出來,一連十條不可發(fā)兵的理由,脫口而出,哄的董卓一愣一愣的。
董卓隱隱覺得哪里不對,但又覺得鄭泰這十條不出兵的理由說的真對。董卓一時覺得自己的腦子完全不夠用了。
董卓命三公起身,看著下面的這些官員,董卓心中那是氣憤難耐??!
你們這些關東人花花腸子都太多了,為人都太奸詐了。當時你們說的像花一樣,讓我任命這些世家子弟為地方官員,老子聽了你們的話。
可是,現(xiàn)在呢,竟然都是這些我剛任命的這些世家子弟起兵討伐于我。你們這些人,說話沒一個靠譜的。
小嘴叭叭的,一個個的說的那叫一個有道理??!但是,最終結果呢,沒一件事是對我董卓有利的。
不能再聽你們這些人的胡言亂語了,還得和我的那些老部下商量去,我們涼州人,最純樸了,說啥就是啥。你們這些關東人,表面上一副推心置腹的模樣,誰知道你們心中又在想什么呢!
董卓想念已定,就對朝堂之內眾人說道:
“你們且在此等候,我去去就來?!?p> 董卓說完之后,雙手撐地,起身而去。朝堂之內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之間也不敢言語。
董卓雖然走了,但是朝堂之內董卓的那些心腹、那些殺手可都還沒有走。
董卓離開朝堂后,就立即派人將郎中令李儒給叫了過來。李儒乃司隸左馮翊郃陽人,是董卓帳下的第一謀士,那是深得董卓信任。
李儒到后,董卓將現(xiàn)在關東聯(lián)軍的態(tài)勢告知李儒。李儒也不虧為董卓帳下第一謀士,當即就發(fā)現(xiàn)了問題所在。
只聽得李儒說道:
“相國,如今勃海太守袁紹與河內太守王匡屯兵河內,在雒陽以北;”
“后將軍袁術屯兵魯陽,豫州刺史孔伷屯兵潁川,此二人皆在雒陽以南;”
“兗州刺史劉岱、東郡太守橋瑁等人屯兵酸棗,在洛陽以東?!?p> “如今,雒陽的東、北、南三面都有聯(lián)軍,倘若聯(lián)軍三個方向同時攻打雒陽,那恐于我軍不利?!?p> 董卓一聽,急忙說道:
“先生有何計策?”
“相國勿慮。這些反賊聯(lián)軍,攻打雒陽,無非欲解救天子,如今天子在雒陽,于反賊聯(lián)軍有利,于我軍不利?!?p> 董卓聽到李儒還不說計策,頓時著急萬分,急切的說道:
“哎?。∠壬泻斡嫴呔涂煺f吧!急煞我也!”
李儒笑了笑,然后說道:
“相國,這幾日可曾聽過雒陽街上的一首童謠?”
“哎啊!都什么時候了,你還有心情在這里提童謠。”
“相國莫急。那童謠正好可解我們現(xiàn)在的難題?!?p> “噢…先生快說?!?p> “那童謠說道: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臣思此言‘西頭一個漢’,乃應高祖旺于西都長安,傳一十二帝;‘東頭一個漢’,乃應光武旺于東都洛陽,今亦傳一十二帝。此乃天運合回也。”
“相國此時何不遷帝于長安,以應童謠。天子遷入長安以后,徹底絕了這些聯(lián)軍的念想。”
“天子遷走以后,相國領大軍于雒陽,那時相國已無后顧之憂,正好與那些反賊聯(lián)軍廝殺?!?p> “相國,擁有涼州鐵騎、大漢中央軍等二十余萬精銳兵士,戰(zhàn)將百人,豈能怕那聯(lián)軍乎!故遷天子回長安,方可無虞?!?p> 董卓聽后,高興不已。心中想道,還是我的這些老部下為我考慮??!你們這些關東士人,對我沒一個好的。
“哈哈!李先生一言,使我茅塞頓開?。∮欣钕壬?,此番我無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