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殘卷

第五章 吳家長孫

殘卷 吳作人 2176 2022-11-14 06:42:29

  江南一些稍有點影響的客商、幫、團都在此設有大、小不一的窗口,或商鋪、或設攤,或分布在大、小天皇巷、新驛巷、黃衙巷、進士巷以及古時扎兵營的上營街、下營街等街、巷、里弄里大大小小的落院、古宅大院或平瓦土房。

  五代十國后周皇帝柴榮的后人在信安的城里建造的柴家巷也被幾家客商占據著;羅漢托夢建井防疫而成名的羅漢井邊的平房也住著一些外鄉(xiāng)各地各種姓氏的平民百姓。較大有點名聲的幫會較多地集中在寧紹巷、皂木巷和縣西沿街各處。

  進士門自建城以來就是內城六門之首,信安六門之冠。長期以來貨物的運輸有兩種,一條是水路,一條是官道,而水路的運輸要比官道繁榮了許多。信安商道一直以水路為主,最靠近貨物集散地進士門外碼頭的進士街自然成了信安的商業(yè)集散地,各地的客商云集于此。糧食,竹木,山貨桔子水果,油行,茶筍業(yè),南貨業(yè)牛皮等行業(yè)的牙行以及錢莊、參藥、運輸、布、衣、銀樓,肉、柴炭、麥粉面餅、酒、旅館、理發(fā)、茶館、銅錫、鞋作皮件、菜館、油漆、紙箔、打鐵等因有盡有。連周邊的大巷都開著店鋪和客房。

  然而,信安周邊的一些山匪經常騷擾城內的百姓,官府衙門經常派兵剿匪卻屢剿不止。時間長了,城里的百姓也習慣了,山匪進城也都是針對有錢的人家,而有錢的人家也通過關系,花點錢財,保得一家的平安。

  吳家祖上由于早年在城中上營口和新河沿購置的大量的房屋被幾場大火燒的一干二凈,自那以后,除了保留著這一座古宅,就沒有再購置房屋了,就所有的錢都在郊外置了田地,反正田地是燒不了,淹不了的東西,圖個安心,并且把這些田地租給農戶,收些田租,過過日子還舒坦的。

  吳家宅院就在城東的鑫橋街鬧市巷,三進大院,四面一人多高的圍墻,內院開闊,地面輔著青石板,墻上青灰墻磚,墻面上有很多雕刻的文字和浮雕。整個院子處在蒼松翠柏之中,密疏和協,不影響采光,往右邊一條長滿青草的小徑,通向里面的程寶珠住的房間。

  自吳東升離開了之后,程寶珠主持著吳家,城里的同宗和孔家、葉家的前輩們經常照應著,況且吳存義宅心仁厚,在城里有些聲譽,長期以來做事情方方面面都還順風順水的。

  札記:宣德元年。

  南方的夏天,雖然還是早晨,就已經很熱了,程寶珠與兒子吳存義在內園的樹底下納涼,閑聊著家里和關溪村吳宗祠堂修建的事,關溪吳宗祠堂建起來已有一百多年了,經年失修,需要修建或擴建甚至重建,族里幾個老人、前輩定了下來,就是改造的資金需要大家分擔了些,程寶珠想在修建期間在祠堂旁邊造一座住宅,正盤算著這事,聽見大門前大孫子回家的腳步聲,隨即喊了一聲“樂樂,今天上午有人來找你,我說你出去,他說讓你回來時就到相思閣去一趟,說有要緊的事,我問他有什么事,他說讓你到相思閣旁邊的古玩店問一下小李就知道了??此裆衩孛氐?,他說完急忙就走了,這個人以前沒有看見過,你盡快去一下吧?!?p>  程寶珠說完話,依然繼續(xù)和兒子吳存義聊天。

  吳方樂應了一聲“好的,我知道了,我這就去?!?p>  吳方樂一邊說,一邊走進自己房間里,換了一件衣服就從后門出去了。小君山腳下的相思閣離家很近,就在同一條街上,幾百米的距離,走路幾分鐘就到了。

  大公子吳方樂,好一個風流倜儻的人物!月白風帽,月白長衫,一領湖色披風飄在身后,細眉長目,隆鼻朱唇,皎如玉樹臨風,有飄飄欲仙之概。他今年二十三歲,身高一米七五。自少喜歡書文字畫,熟知社會上的一些事和衢州城的典故,就是不喜習武,略知一些修生養(yǎng)性之道。

  吳方樂,家中長輩稱“樂樂”,外面的人叫“樂子”。吳方樂從化龍巷出來,往忠烈廟前,鐘樓底,在大馬坊饒了一圈來到相思閣側門邊一家古玩店。原本只要幾分鐘時間的路程,花了半個小時,有意饒了一圈。

  “小李子,在嗎?”吳方樂在進店的同時叫了一聲,就進去了,聽見里面有動靜,沒有坐下,等著回話。

  隨著吳方樂的聲音,從內室走出一個約模十五歲的小伙計,穿著小馬褂,帶著青皮西瓜小帽,看見吳方樂就答應道“樂爺,過來了!今天需要點什么東西?新貨還沒有到?!薄?p>  “小李,上個月訂的徽州貨到了嗎?想帶點回去,家里的東西已經用完了,急用”。

  “樂爺,是這樣的,徽州來的路上不通,我已經讓人去趕貨了,那邊也來信了,說明天到貨”。

  “貨到時,四尺熟礬宣五刀,金星籽料,香山九老各三方,另外上等青花筆洗三只,給我留著”。吳方樂從袋子里拿出一張清單,遞給了那伙計。

  “好來!”小伙計從吳方樂手上接過清單,說話間又走上一步,在吳方樂身邊,低聲地對吳方樂說道:“北方來人了,在二樓西南角落座,現在就去,等你有一會兒了”。古玩店的小伙計小李子是吳方樂近期引進幫里的。

  吳方樂聽小李子的話后,就大聲地說:“那,明天見”說著即離開古玩店,走到路對面,從西門進入相思閣。

  上了二樓,見西南角落依窗茶桌,左邊椅子上有一中年男子,腰板挺直,背朝樓梯,目向窗外。窗外楊柳細條隨風飄蕩,寧靜悠悠,窗外春光明媚,視線非常好,過往人員一目了然。

  因為上午,茶樓空閑無幾。

  吳方樂眼光略過四周,慢慢走到茶桌前,拉過一張椅子,在右邊坐下,彈彈袖上的浮灰,沒有與那中年男子對視,口中低聲默默念道:“進士門外來客船”。

  對面那中年男子目光從窗外收了回來,若無其事,自言自語:“小君山內到梧亭”。隨即拿出一本書看了起來。

  吳方樂把眼光飄向窗外的楊柳細條,虛抓了一下,又說:“走過三十六條街”。

  中年男子緩緩站了起來,背窗,走到了屏風邊看了起來,念道:“還有七十二條巷”。

  吳方樂:“酸甜苦辣”。

  中年男子:“軟硬闊狹”。

吳作人

這是吳家祖上的家境。   望讀者多加指點,給予關注,投上一票。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