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廟號試帝心
從孫瓚冰寒的眼眸,冷漠無情的面孔,周身散發(fā)的冰冷氣息來看,他已經(jīng)動了殺機。
應(yīng)該會利用接下來的幾箭射殺自己立威。
方元芷想了想,借著用袖子擦臉的功夫,給自己服了一顆藥丸。
這個藥丸名為“雪菩提”,可以短暫提高人體的力量和敏捷,激發(fā)身體潛能,不過藥效散去后會虛弱好一陣子。
此時方元芷也顧不得副作用了,逃得性命才是第一位的。
孫瓚并不著急,他冷冷盯著方元芷,一動不動,又突然拔箭而射,一箭連著一箭,五箭從五個方向先后射出,把方元芷閃躲的路徑全部封死。
不管往哪個方向躲,方元芷都會中箭,除非她的速度極快,在箭矢到達前急速避開箭矢布局區(qū)域。
可孫瓚射箭的速度極快,力道又大,距離又不算太遠,根本沒有給方元芷反應(yīng)的時間。
方元芷不閃不避,把手指圓環(huán)揮動,同時身形往回閃退,
噔噔噔噔噔!
五箭同時射在了圓環(huán)上!
方元芷居然沒被射中!
只是這五箭力道極大,震得方元芷氣血翻滾,嘴角流下一絲血跡。
圍觀的人群爆發(fā)出一陣驚嘆和歡呼聲!
方元芷卻不敢放松注意力,誰知道那孫瓚會不會發(fā)瘋,再補上一箭?
果然如此,孫瓚見五箭全部落空,惱羞成怒,又拔出一只箭射了出來!
方元芷一個漂亮的鷂子翻身躲個箭矢。
孫瓚兇性大發(fā),極其不甘心地又連射了幾箭。
方元芷此時體內(nèi)的服下的藥物已經(jīng)充分發(fā)揮了藥效,身體感覺充滿了無窮無盡的力量,她輕輕松松避開了箭矢,反而拔下手中圓環(huán)上的一根箭矢,向?qū)O瓚投擲而出!
孫瓚沒想到方元芷會反擊,大驚失色,下意識地往下一蹲避開,卻被投擲過來的箭矢射中了束發(fā)的金冠,發(fā)冠被擊落,頭發(fā)散亂。
方元芷不等孫瓚反應(yīng)過來,又扔出第二箭,孫瓚這回害怕了,扔了弓箭往孫府大門方向跑。箭矢擦著孫贊耳朵而過,“噔”地射在了會昌侯府的紅色布滿銅釘?shù)拇箝T上,箭矢尾巴還在晃動,發(fā)出一陣輕微的嗡鳴聲。
孫瓚嚇得護住了頭蹲在了地上,四周圍觀的會昌侯府家丁也過來把孫瓚團團圍住。
方元芷掂了掂手里拿的第三支箭矢,哈哈大笑道:“孫大人,害怕了?”
應(yīng)是“雪菩提”的作用,方元芷此時自我感覺良好,精神愉快,耐受力明顯增強,也很有表現(xiàn)欲,拿著箭矢像耍扇子一樣上下瀟灑耍動,邊走邊念道:
“大鵬一日同風(fēng)起,
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fēng)歇時下來,
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恒殊調(diào),
聞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后生,
丈夫未可輕年少!”
念罷這首李白的豪言壯志詩,方元芷轉(zhuǎn)過身,一手轉(zhuǎn)著箭矢,一手拿著圓環(huán),似笑非笑地望著會昌侯府門口滿面驚色的眾人,眼神中有一股狂放不羈和睥睨天下的豪情。
縱然是個白衣烏發(fā)的俏女郎,此時此刻卻猶如光芒萬丈的女版詩仙李白,令圍觀群眾嘖嘖稱羨。
“這位女俠功夫真是了得!不僅成功避過了十來支箭,一出手就是絕殺!”
“就是!若不是她手下留情,那個囂張跋扈的孫大人,怕是已經(jīng)去閻王那里報到了!”
“真希望這樣行俠仗義的俠客多一些,世上就能少許多不平事了!”
孫瓚此時慢慢回過神,有了眾家仆的簇擁,又恢復(fù)了些許信心。他站起身,把披散的頭發(fā)稍微理了理,又清了清嗓子,喊道:
“方小姐倒是好身手!孫某履行諾言,過往是非一概不究。明日我就遣媒人上門,把方小姐娶進來,做我的第十二房小妾,哈哈!”
方元芷知道他是想找回面子,反而背手冷笑:“好啊,只要孫大人不怕死在新婚之夜,就請大膽遣媒人過來!”
說罷,她把手里的箭矢突然猛擲,嚇得孫瓚和孫家眾仆人齊齊蹲下了身。
箭矢卻沒飛向眾人,而是飛向了會昌侯府大門上的匾額,直愣愣插在匾額中心,還把匾額震得抖了抖,掉下一大層灰,把匾額正下方的眾人沾了個灰頭灰臉。
青山已經(jīng)牽了馬過來,高聲喊道:“小姐,小姐,我們回吧!”
方元芷擠過圍觀的眾人,翻身上馬,揚長而去。
回到家中,“雪菩提”的藥效剛過去,副作用開始體現(xiàn)。
方元芷全身虛脫無力,回到床上直接躺下休息,昏睡過去之前,只有一個念頭:
“這次出去道歉,沒起到道歉作用,怕是和孫家的梁子徹底結(jié)下了!”
她不知道的是,“方家小姐大鬧會昌侯府”的事,當天就傳遍了京城,許多人這天夜里秘密籌謀。
第二天一大早,奉天門的早朝熱鬧非凡。
一是禮部官員高謠奏請追加景泰帝廟號。
左春坊左庶子黎淳站出來長篇大論,把高謠大罵了一頓,指責(zé)高謠這個建言犯了兩個死罪!
朱見深被黎淳唬得一激靈。
他知道這個黎淳是狀元出身,口才極好,說話頭頭是道,又是北人派領(lǐng)袖之一,與江南派一向不對付。
黎淳時年四十有余,年富力強,儀表堂堂,說話抑揚頓挫,很快就掌控了局面。
黎淳目含殺機地陳述道:“第一死罪為誣先帝為不明,第二死罪為陷陛下于不孝!
古之圣賢經(jīng)史具在魯隱公。
內(nèi)不承國于先君,上不稟命于天子,諸大夫扳己以立,而遂立焉,是與爭亂造端。
故春秋首書,元年春王正月而削公即位正大倫也。
郕王之即位,內(nèi)承國于何君?上稟命于何主?不過群臣扳己以立,而遂立爾!
律之隱公,允合無異為人君父,而不通春秋之義者,必蒙首惡之名!
是故昌邑王既廢,未聞復(fù)為漢某帝!
更始既廢,未聞復(fù)為漢某王!
誠不敢悖逆春秋,移不明之過加于先君,而欲全孝道于子孫也!
陛下昔為皇太子,名正言順,誰得私議郕王,乃敢廢之易以己子?致使先帝久遭幽閉此!
非郕王所自為也,當是館閣大臣陳循等,貪圖富貴,密運奸謀,從吏為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