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不賣了
王曉萍把杜子美寫的那幾首詩,全部拿出來,“教授,請看!”
土黃色宣紙上,寫著幾首詩詞。
字體端莊秀雅,略帶飄逸之感。
都說字如其人,通過這些字,可以得知寫字之人是個儒雅之人。
孫振東掃了一眼王曉萍手中的字畫,原本笑呵呵的表情,頓時變得嚴肅。
他讓王曉萍把字畫放在桌子上,他拿起放大鏡,將放大鏡對著字畫,仔細鑒定。
王曉萍靜靜站在一旁,沒有打擾孫振東。
孫振東盯著這幅字,看了二十來分鐘。
“這幅字上沒有任何印章,無法斷定它是何年何人的作品,但是,從紙張的年代以及字跡上看,確實是古人寫的字,有一定的收藏價值?!?p> 王曉萍強調道,“這不是一般古人寫的字,賣給我這幅畫的人,百分百確定這是杜甫的真跡?!?p> 孫振東擺出教授的姿態(tài),給王曉萍上課。
“小王,在我們史學界有一個不成文的規(guī)矩,如果說一件事百分百確定,那就需要有鐵一般的證據(jù)?!?p> “你說它是杜甫的真跡,那就拿出鐵一般的證據(jù),比如杜甫的印章,或者歷代文人學者鑒賞的印章?!?p> “可是,這幅字上沒有一個印章,它缺少鐵一樣的證據(jù),根本無從證明它是杜甫的作品?!?p> 今人鑒定古字畫,最重要也最直接的證據(jù),就是字畫上的文人印章。
那些從歷史上流傳下來的書畫作品,幾易主人,每一任主人都會做一件事,欣賞這些作品,并且順手蓋上自己的印章。
有一個印章狂魔,遇到喜歡的字畫作品,哐哐蓋多個印章,寫多首鑒賞詩文,此人就是乾隆。
到了現(xiàn)代,但凡國寶類的書畫作品,每個書畫作品上面,都有很多紅艷艷的印章。
這些印章嚴重破壞作品的美觀,但是,這些印章恰恰證明這個作品是真實的古籍。
如果一個字畫作品上,沒有古人的印章,十有八九是贗品。
杜子美送給王曉萍的真跡,沒有任何印章。
即便王曉萍說破嗓子,也沒人覺得它是杜子美的作品。
王曉萍問一個問題,“教授,假如不考慮這幾幅字畫的作者是誰,能賣多少錢?”
俗話說,經(jīng)濟收入決定思維。
王曉萍現(xiàn)在最缺錢,她目前最大的想法是,把杜子美寫的這幾首詩,全部賣掉換錢。
她想買房,想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她想買車,每天看著大馬路上車流滾滾,可是,自己連個四輪都沒有,心里挺失落的。
孫振東報出價格,“一首詩100塊?!?p> 名人字畫之所以價值連城,重點不是字跡多飄逸多好看,重點是它是名人的作品。
如果無法確定作者是誰,僅僅因為毛筆字寫的漂移,寫的優(yōu)雅,頂多賣個手工費,賣不出高價。
孫振東說一個最直觀的例子,同樣一件外套,普通人穿舊之后,拿去賣,只能當二手衣服賣,價格很低。
反之,如果明星穿過這件衣服,價格不僅不便宜,反而比原價高好幾倍。
漲價的原因是,明星穿過這件衣服,它上面有了明星的味道。
王曉萍聽到這個價格,把這幾首詩收起來,不賣了。
如果賣100塊一首詩,完全是在糟蹋杜子美。
等他幾年或者幾十年,萬一未來發(fā)現(xiàn)杜子美的真跡,這些字畫的價格可能會暴漲。
王曉萍拿出另一件物品:李太白寫給杜子美的那封信。
信上也沒有任何印章。
孫振東看到信的第一眼,眼前一亮。
與前面那幾幅字相比,這封信的字跡有明顯的變化。
王曉萍打開手機,搜出李太白唯一存世墨寶《上陽臺貼》,并把圖片放大。
“孫教授,你看看手機上這副墨寶,再看看我這幅信?!?p> 孫振東看了手機上的《上陽臺貼》,又看了桌上這封破舊的書信。
他的表情前所未有的凝重。
他拿出放大鏡,觀察每個字的筆鋒走向,越看越心驚,越看頭頂越冒汗。
這兩幅字的字跡走勢,橫豎撇捺的寫法,幾乎完全一樣。
基本可以確定,這是同一個寫的。
然而,眾所周知,李太白存世的真跡只有一副《上陽臺帖》。
這封信不會真是李太白寫的吧?
孫振東不敢確定。
他用辦公桌上的座機,打了幾個電話。
不一會兒,敲門聲響起,進來五個白發(fā)蒼蒼的老者。
他們是專門研究古字畫的教授,其中一人名叫李如山。
他研究李太白的《上陽臺貼》幾十年,臨摹幾十萬遍。
他最了解李太白的字跡。
李如山拿著放大鏡,仔仔細細觀察這張破舊的紙。
“哪里冒出來的毛筆高手,模仿能力這么強,把李太白的字模仿到以假亂真的效果?!?p> 李如山不認為這是李太白的真跡。
畢竟,從大唐到現(xiàn)在總共1300多年,存世的李太白真跡只有一副,就是《上陽臺貼》。
李如山認為這封信是作假,是有人故意模仿李太白的字。
王曉萍道,“教授,這不是別人臨摹的,這就是李太白寫給杜子美的信?!?p> “胡扯!!”
其中一個老者呵斥,“眾所周知,李杜兩人之間,雖有書信往來,但是,沒有任何一副流傳下來。”
王曉萍很想說,我見到了杜子美,這是他親手送給我的。
可是,這話不能說出來。
如果她說出來,別人也不會相信。
她說出一句經(jīng)典的話,“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它真的是李太白寫的?!?p> “既然你們都不敢確定它是李太白的真跡,我去找別的專家,請別人鑒定。”
萬一別的專家看了字跡后,態(tài)度跟他們不一樣,認為這是遺失在民間的李太白墨寶,高價收購,王曉萍一下子就發(fā)財了。
“不要走,不要走……”
老教授們不讓王曉萍帶走這封信。
他們說這幅字有很大的研究價值,他們要研究一段時間。
他們主動表示,給王曉萍1萬塊,就當他們租了這幅字。
王曉萍同意了。
萬一他們研究一段時間,最終確定這是李太白的真跡呢。
王曉萍收了他們的錢,還讓他們寫個收據(jù),以免日后他們不承認,鬧出糾紛。
王曉萍拿著1萬塊,心情美滋滋離開。
手機響起鈴聲。
電話是快遞站點的負責人打來的。
王曉萍道,“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