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世上無難事
慕漁手托詩稿,抿了抿唇,認真講道:“前四句描繪了秋日之景,其中意境蕭瑟凄涼,頗有幾分悲意。
接下來的四句則述說了因雨水成災,農(nóng)田淹沒,農(nóng)人秋季收成無望的情景。”
“對,就是這樣?!?p> 或許是因為金先生對慕漁并沒有過高期待,她能理解這幾行寫景紀實的詩句,已讓他頗感欣慰。
僅一年未見,沒想到這漁小姐似乎開了竅!
此時,旁邊的章悅兒卻不屑地翻了個大白眼,“原本這幾句話本來就簡單,認字的都能明白,也沒什么大不了的嘛!”
周圍的其他女學生們也隨聲附和。
盡管章悅兒的言語尖銳了些,卻也是事實。
金先生展示的這首短詩,開篇確實不難懂。
“我平日里的教誨,你們都忘了嗎?”
金先生聽見她們的竊竊私語,眉頭緊鎖,嚴厲說道:“漁小姐正在發(fā)表她的見解,可你們?nèi)绱舜驍啵蝸碜鹬刂f?”
言罷,金先生內(nèi)心不禁嘆息。
這些侯門千金啊……
或許她們在詩詞歌賦上確有幾分才華,但對于基本的同情與尊重之心,可卻顯得匱乏。
這也是他今天選擇這首詩文的緣由之一。
想到此,金先生和顏悅色地望向慕漁,示意她繼續(xù)說下去。
慕漁沒有被周圍的議論影響,既不害怕也不生氣。
她緊緊抱著手稿,背脊挺得筆直。
鄭夫子在一旁默默觀察,心里涌起一絲莫名的感動。
她暗下決心,不論漁小姐接下來表現(xiàn)如何,僅憑她此刻這份堅定,往后她都要盡力給予更多的指導與幫助。
然而,隨著女孩清脆悅耳的聲音繼續(xù)回蕩,鄭夫子的眼睛越瞪越大。
“‘位高者忘貧賤,施恩何其寡?’詩人或許在感嘆,災難面前,百姓困苦不堪,而那些高高在上的貴族,卻往往無法感同身受。正如接下來的詩句所述,‘狐裘暖冬日,寒士衣衫薄’,權(quán)貴有狐裘過冬,哪會想起那些連件像樣衣服都沒有的貧民呢?”
“你,你……”
鄭夫子激動萬分,她沒有想到,漁小姐是真的讀懂了這首詩!
確實,她希望通過這首詩讓這些貴族千金明白,在她們衣食無憂同時,世界上還有許多人在苦難中掙扎。
她們自幼深居簡出,偶爾乘車外出,不是赴宴就是參加聚會。
哪里能有機會親眼見到那些不幸者的艱辛。
更不用提在遇見比自己弱勢的人時,能否升起最基本的同情與尊重。
“可這又是為什么呢?”
一位胡姓小姐困惑不解,“我們?yōu)槭裁匆獟炷钅切┤???p> 他們貧窮,只因天生命運不濟。
就算命運不公,他們也可以通過辛勤勞動,養(yǎng)家糊口吧?
書里常說,世上其實無難事只怕有心的人。
若是他們真的那么困難,定是自己不夠努力的結(jié)果。
再說,她們并非全無同情心,那不就是看見別人可憐就心生憐憫嗎?
平時乘車外出行走,見到街邊乞丐,也會偶爾扔下一兩個銅板,表示一下憐憫之情吧?
況且,天下窮人那么多,數(shù)都數(shù)不清,她們何必自尋煩惱去記掛著他們?
壓根記不過來。
再者說,關(guān)心天下的窮人的事,那是帝王將相的責任,和她們這些深閨中的千金哪有什么直接關(guān)聯(lián)。
鄭夫子今天選擇的這首詩,終究還是淺了些。
遠不如上次那首“人間四月花已盡,山中桃花才盛開。常恨春歸無處尋,不料轉(zhuǎn)至此中來”意境深遠。
胡小姐認真地說著,周圍不少女生也點頭附和。
或許胡小姐的話顯得無情,但她們生活在深閨,又能有何作為?
無非是偶遇乞丐施舍一二,遭遇災禍時,到廟里祈福念經(jīng)罷了。
別的,她們也無力去做。
實在不必時時刻刻放在心上。
“夫子何時說過要你們時時刻刻掛念著?”
少女微笑著搖頭,“說來說去,你們還是沒理解鄭夫子的本意?!?p> 章悅兒看不慣慕漁這副自以為是的模樣,忍不住反駁:“那你知道鄭夫子的用意是什么?”
她不過是把詩句的字面意思照搬出來,有什么不一樣的!
真搞不懂鄭夫子為何會如此高興……
慕漁輕輕搖了搖腦袋。
鄭夫子的心思哪是讓這些姑娘們掛念著窮人的辛酸,無非是想借著那首詩,讓她們往后聽見類似的苦難,或是親眼目睹時,心中能多一份體諒和尊重。
而非像現(xiàn)在這般,作為深居簡出的千金小姐,自視甚高,輕易斷定那些生活困頓的人全是咎由自取。
“記得在怡州的日子,村里面有個貧寒的書生。他勤奮苦讀,連教書的老先生都說他有出息,也許能考中舉人??善幸荒甓?,雪異常大,壓塌了書生家的房梁,還砸斷了他母親的腿。家中只有母子二人相依為命,若他進京趕考,來回至少需一兩年,留下老母親獨守,哪里撐得下去?于是,書生為了母親,舍棄了學業(yè),放棄科舉之路,至今只是個靠天吃飯的平凡農(nóng)民。”
突如其來的災禍,改寫了書生本可逆襲的命運。
他因孝順未能赴考,一世清貧,這真是他本身的過錯嗎?
“還有,五歲的那年,鄰縣遭遇了一場劇烈的地震。一夜之間,全縣近乎廢墟,有幸存者,面對滿目瘡痍的家鄉(xiāng),重建談何容易?直至我離開了怡州,那里仍有許多人食不果腹?!?p> 那些人,又有什么過錯?
至于她自己……
慕漁不由得低下頭,注視著自己的雙手。
雖在京中嬌慣了一載,但手上的疤痕依舊清晰可見——那是她曾經(jīng)在怡州務農(nóng)時,留下的割、刺、燙傷……
她也曾如她們一般,自出生便含著金湯匙。
命運卻與她開了個大玩笑,叫她前十三年飽受磨難,成為了胡小姐口中那個似乎總做得不夠好的貧苦人。
可這真的是她的錯嗎?
十四年之前,她不過是個還只能啼哭的嬰兒,又能有何作為?
正是那段經(jīng)歷,讓她懂得了世態(tài)炎涼,許多人的遭遇超乎想象。
你不了解他們的過去,不了解他們背后付出的汗水與努力,就不要輕易站在高處,以施恩者的姿態(tài)去同情他們,如同憐憫一條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