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大王卻徑直走往桌前,提起一壺茶便“咕嚕咕嚕”喝起來。眾妃及公主等人見狀隨即道:“您悠著點啊,別急??;大王一口氣將壺中之水喝了個底朝天,這才一屁股坐在椅上喘著粗氣說道:“你、你等且慢驚慌,撫順、開原二路兵馬皆大敗,已被我軍盡殺,聽到這話,眾妃及公主等人臉色才有陰轉(zhuǎn)晴,大王繼續(xù)說道:“大明有二路兵馬前來,我軍也立刻就到,我要奉父汗之命,前去迎接他老人家了,說著起身就走。
是夜,大王領隨從出城十五里,行至大屯。默默等候努爾哈赤的到來。界凡:努爾哈赤祭祀完畢,遂匆匆率人馬星夜飛馳往都城趕來,五更時分行至大屯處,遇大王在那里等候,隨后努爾哈赤便領四王及諸將進城歇息。
沒休息幾個小時(看來打仗是個苦差事),待天蒙亮。努爾哈赤便令諸王領兵往寬奠,在那兒堵截大明劉鋌之兵。自個兒留守都城,存兵四千以防清河路李如柏(李成梁之子)、賀世賢之兵。
劉鋌領兵出得寬奠,有滿洲東廓衛(wèi)民一見明兵氣勢,為了幸免遭殃,遂皆避于山林之中。那劉鋌見狀,似乎來了精神,一路下令燒殺擄虐,還將一些身有殘疾,行動不便者一并殺之。此時,有牛祿厄真之主托保、厄里納、厄黑乙三人見明兵如此瘋狂,遂集合人馬率衛(wèi)兵五百迎敵,酣戰(zhàn)一場,怎奈寡不敵眾,五百人死的死,傷的傷,最后竟被劉鋌大兵包圍,厄里納、厄黑乙慘死于陣中,托保率殘兵四百五十人奮力血戰(zhàn),終逃出明兵包圍圈。
就在此時,大兒漢蝦率兵趕來,見托保率殘兵正狼狽不堪向這里奔來。于是他便大喝一聲:“可看清明兵有多少人馬?托保滿臉鮮血在馬上氣喘吁吁說道:“據(jù)末將估計大致有四萬之眾,大兒漢蝦一聽心里不禁暗自一驚,遂率兵潛伏于山谷險峻之處,靜靜注視著明兵一舉一動。
眼看太陽就要西斜,大兒漢蝦額頭直冒大汗,心想這大軍怎么還不到來?又過一陣,這才聽見馬蹄聲徐徐而至,接著就見大王、三王、四王率大兵出穵里胯什,大軍正行進間,忽大明二萬精兵前來,有副將令一萬兵四處野蠻擄掠,見有諸王領大兵而來,見氣勢甚眾,遂登上附近阿布答里山,布陣以待。
這時,大王與其余幾王說道:“我欲領兵自山上向下沖擊,不知你等可有反對意見乎?話還未說完,四王便搶過說道:“兄長可領兵在后收尾,讓我來領兵向山下攻擊。大王道:“既然如此,此言可為善也,那我就領兵行于此山之西,你令右翼兵登山向下沖擊吧;哦,記住你當可在后觀之,切忌不可隨意進入敵營負我之言吶?四王立即回道:“您就放心好了,言畢便匆匆率右翼大兵前去迎敵,行至半路他更領精兵三十出眾軍之先,自上而下迎擊大明兵,此時就聽兵器交錯,鏗鏘有力,有火星不時在兵刃交接處濺起,喊殺聲震徹山谷,正在兩軍酣戰(zhàn)之際,滿洲后兵也尾隨而至,加入戰(zhàn)場一并沖擊前進。
另一邊,大王領左翼兵自山西面而來,遂與四王一道對大明兵形成夾攻之勢,大明兵見勢不能敵,遂散敗而走,四王緊隨其后,一路追殺。此時,便見有劉鋌領二萬人馬前來助戰(zhàn),四王心下一想,何不乘其未曾布陣之時,率先殺之,遂領兵沖入陣中,一陣殘酷殺戮,大明兵全軍覆沒,劉鋌戰(zhàn)死于陣中,滿洲兵遂安營歇息。
監(jiān)軍康應乾不知劉鋌戰(zhàn)死,此刻他正在領步兵與朝鮮兵會和一處,安營于付嗏一片曠野之處。四王短暫休息一時,整肅一番隊伍,遂令隊伍前行往付嗏,這時,其余幾王也率兵皆至。大軍團聚,遂大王下令大兵列陣前行。
見康應乾部下士兵皆手執(zhí)竹竿做的長槍,看起來似乎像一桿掃把,身上披得乃是用藤條編的盔甲,朝鮮兵則皆披紙甲,身穿柳條盔,外圍有槍炮早已層層布滿。當看到滿洲兵列陣前來,康應乾遂一聲令下,便聽見“轟隆”聲響,明兵槍炮齊發(fā),向滿洲兵射了過去。誰知此時,卻有一陣大風驟起,反而沖向明營,明兵被這突如其來的風刮得睜不開眼,有加槍炮濃煙滾滾而來,頓時,大營昏暗一片,竟看不見滿洲兵的舉動。
諸王一見此般情景,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遂率兵沖入明營。滿洲兵弓矢之聲不絕于耳,如同成群蜜蜂般向明兵射去,只聽得大明軍營內(nèi)一聲聲慘叫,諸王率兵奮力廝殺,不時,竟將大明兩萬人馬盡皆殺之,此時大風卻不吹了,監(jiān)軍康應乾僅以身幸免,逃亡而走。
另一邊,努爾哈赤遣二王、大兒漢蝦領兵攻擊大明游擊喬一琦。結(jié)果喬一琦不堪一擊,被滿洲兵攻破大營,隨后喬一琦領殘余士兵匆匆奔往朝鮮國而去。
朝鮮都元帥姜弘立聞得有大明游擊來投奔,知大明兵敗,遂心中一大驚。但此時要想攔都攔不住了,既然人都已經(jīng)來了,那就順其自然吧;
四王率兵緊隨而來,兵至孤拉苦山。見喬一琦奔入朝鮮大營,經(jīng)過一番商議,遂決定整肅隊伍,一舉而入??删驮诖藭r,姜弘立料想自己抵不住,遂先將大旗倒掛,后又遣使執(zhí)旗而來道:“其實,此次我國派兵援助大明,實乃非我國之愿,相當年倭寇大舉入侵我國,占我城郭,奪我土地,殺我百姓。就在這萬分緊急關頭,全杖大明出兵相助,才使得倭寇未能得逞。如此大恩,豈能不報?今掉我國士兵,豈有不來之理?
如今我已知大明兵敗,且我兵在大明營者皆已被你等所殺,今日若能饒恕寛罪,我愿納降?,F(xiàn)我大營內(nèi)的確有大明游擊一員及相從兵丁,其余皆是我國之兵也;若你等答應不加罪與我,我立刻當眾獻出。
諸王聽遣使一說,遂即召開了一次軍事會議,最終討論出結(jié)果。隨后大王對遣使說道:“你等若真是投降,那就該當表現(xiàn)誠意,可讓主將先來也?否則,我等必然一戰(zhàn)。
朝鮮遣使遂回營說與姜弘立,姜弘立思略一番后又遣他將話傳與諸王道:“如今我領兵駐扎在此,日日夜夜不曾離開,倘若我只身前來,恐軍中士兵會一片嘩然,乘此混亂而逃走,但我會以誠相待,今我可令副元帥先見諸王,留宿你營,明日我定會率兵來降也;
待遣使走后,姜弘立遂捉游擊喬一琦及隨從士兵,將他們統(tǒng)統(tǒng)趕下山來。喬一琦見朝鮮兵忘恩負義,遂大罵一通,飲劍自刎,姜弘立又令副元帥先見諸王。次日,親率五千兵下山來降,諸王心情極是愉悅,就連平日里脾氣最為火爆的四王,這時也笑若桃花,滿面春風。高興之余,更是免不了設宴款待一番。酒足飯飽之后,諸王經(jīng)過商議,遂令朝鮮兵可先往都城黑土啊喇。過幾日,努爾哈赤升殿,便有姜弘立率副元帥等官員叩見,努爾哈赤遂以禮相待,五日設一小宴,十日設一大宴。
諸王在戰(zhàn)場殺盡劉鋌之兵,大軍駐扎三日,收獲人畜、盔甲、器械無數(shù),于初七日凱旋歸來?;貋砗?,清算一下人數(shù),此次與明兵三路交鋒,自身傷亡僅二百余人(肯定比這多,據(jù)我推測至少一千人)。于是乎,滿洲舉國上下皆興奮不已,歡呼不斷,努爾哈赤更是喜上眉梢,大喜之下,便也一一給于諸王大臣等晉官行賞。
另一邊,遼東經(jīng)略楊鎬在遼陽聞得三路兵馬皆敗,頓時花容失色,隨即又心下一想,若是此次全軍覆沒,自己掉了腦袋不說,還會殃及九族,懼驚之下,便下令立刻撤回李如柏、賀世賢之兵,如此也好有個交代。
李如柏、賀世賢二將奉命,遂掉轉(zhuǎn)而回。就在李如柏自胡攔處回兵時,卻被滿洲哨探二十來人見之,遂立于山上吹螺,故作身后有大兵氣勢,將帽子系于弓梢展臂揮呼,而后大聲嘶吼沖入,明兵竟然不假思索,更加萎靡不振,只顧四散逃命,又自相擁擠蹂踏一遭,為此死者竟一千有余(烏龍球,自個殺了自個),滿洲兵殺四十人,收獲馬匹五十只得勝而歸。
提起李如柏,忽就想起了他爹(李成梁)。不過此時他老人家已經(jīng)駕鶴西游了(1525—1615)要說這位老人家,想當年殺人無數(shù),按老百姓的話來說,不是要被雷劈,就得要讓天滅,但他老人家不僅身骨硬朗,吃得多,睡的香,居然還活到了九十歲,可謂大明第一長壽人,要是萬歷皇帝能活個他這把歲數(shù),這后來之事還真是不好說。李如柏雖是李成梁的兒子,但他卻沒學到他爹的打仗心得,總是敗仗多于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