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間,人都去了,乾坤袖里,許只留下一人起舞。腰若楊柳曲折舞翩躚,動如飄雪飛揚目含情,時至云端,天上好時辰,乾坤滾滾浪淘沙;袖舞空中,驚為王母女,芙蓉淚點照玉人;平地而舞,驚鴻好一瞥,萬馬千軍爭紅顏!正如先人一詩許是正寫此舞之壯,詩中云 :
舞勢隨風(fēng)散復(fù)收,歌聲似磬韻還幽。
千回赴節(jié)填詞處,嬌眼如波入鬢流。①
那聲樂漸漸停了,劉娥之舞也隨樂而停,觀此舞雖美,終是流光浮影,因是即興所改,里頭許多細(xì)節(jié)都未曾記住,從此人間再無此舞。
劉娥身量纖弱,哪里禁得住這般力舞,想來此舞本應(yīng)跳與心愛之人,如今卻只有天地可賞,也只好就此算了。
舒緩了氣息,又向湖心亭子而去。因耗了不少氣力,加之酒醉與體內(nèi)的殘毒都未散去,身上有些飄飄然了,剛走那亭道上走了不久,又停下靠在欄桿上歇息,如此停停歇歇,好容易才走上那涼亭。
涼亭檐上是雙鳳和鳴,亭柱上則是松鶴延年,都是吉祥的寓意。進了亭子,卻見亭中央的石桌上擺放著瓜果、雞頭果、香藕、霜菊等祭品八樣。桌中還有香爐對天,爐中尚有一根未燃完的斷香還插在爐內(nèi),也不知何人如此大膽,曾在此對月上香。
劉娥想起在玉香樓的幾年光陰,從未慶賀過中秋節(jié),一來是因鴇兒苛刻;二也因玉香樓中并無幾個真心之人;三又與父母從未相逢,自己孤身漂泊,哪能皆如人愿。
劉娥仰頭望著星空,這一輪明月正出烏云,又是不偏不倚的,正照涼亭。果然是中秋圓月,比往日十五的明月更見白皙,月光中的陰寒卻也極重。又不知是天空低了,還是這座涼亭忒高了,那月亮離亭恍然極近,伸手便可觸之。目光又轉(zhuǎn)向桌上,見那桌上尚有未用的四五柱香,桌子兩邊也有兩支燃著的蠟燭,燭火風(fēng)中不定地?fù)u曳著。
劉娥忖道:這也不知何人在此上香,顯是剛?cè)?,既是那人也在此處祭拜,如今雖已去了,我何不借此祭品也來祭奠菩薩。于是點了三柱香,口中默念道:“月光菩薩,想來信女如今潦倒,不曾有貢品祭你,如今借這他人之物,與你祭奠,聊表信女誠心對天。信女之心,蒼天可見,來日脫得困境,定擺滿祭品與你?!?p> 口中念完,將香一一投在爐內(nèi),風(fēng)飄過處,那香煙裊裊隨風(fēng)而上,直至云霄。劉娥見香已燃了,又屏住呼吸,怕沖撞了菩薩,恭恭敬敬地撩起衣裙跪在桌前,拜了三跪九叩,隨之雙手合十,虔心許愿,默念道:“月光菩薩在上,信女劉娥逢此中秋達(dá)旦,前來祭奠。如今天下盛熙,百姓豐收,家家共飲團圓美酒,唯信女多年卻未如愿,想及信女至今不敢違反為女之德,恪守禮節(jié),只是樁樁事情皆不得圓滿,故而求你?!蹦钔?,又道出心中所愿,原來卻不為別的,那愿如是:
一支清香對明月誠敬上蒼,若生身父母康在人世,只盼早日團圓,從此骨肉重逢,同享天倫,此乃一愿;
二支清香敬諸神誠意相對,奴幼年只因天遭不測,但愿從此天下風(fēng)調(diào)雨順,黎民百姓不受天災(zāi)苦痛,莫像奴今姊妹反目,此為二愿;
三支清香請菩薩誠心一片,望菩薩憐見,從此諸事可順,太平終身,亦能得一如意郎君,如能所愿“相思 *** 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長②”亦是足矣。
三樁心愿許完,那香不覺已燃了一半,香爐中又是滿爐灰燼,香霧朦朧,不覺彌漫了整座亭子。劉娥又拜謝了神靈,才兩手伏地?fù)纹鹆松碜?,微微顫抖地站了起來,撣去了身上的灰塵。轉(zhuǎn)而望著這片湖水,遠(yuǎn)眺過去,那湖東岸卻能隔過松林瞧見菊苑景象。但見那處歌舞絲竹之聲不絕如縷,都在合歡飲宴,同拜月神,卻只有自己這里冷冷清清,無人慰問。頭上那支珠釵微晃著,似通人心,與主人哭泣著。
不知是先前未曾看見,還是忽視了去,只見得那亭口角落處還放著一把古琴,過去細(xì)看時,那琴上似有似無還刻著“湘妃”字樣,那二字卻是古時篆字,不過好在幼時習(xí)過幾個篆字,故而認(rèn)得。
雙手摸著落滿塵土的“湘妃”二字,喃喃語道:“當(dāng)年湘妃如此多情,卻肯為舜帝以死殉節(jié),如此恪守婦道,當(dāng)真為吾輩女子表率?!毕肫鸲≈^去了多日,自己卻茍活于世實難相比湘妃氣節(jié),心里又生了羞愧之心。
那日困在玉香樓,也是因為念及丁謂,作過《更漏子》一曲,其中詞也依稀記得,如今又想起,不知是何作祟,又撥動琴弦,坐那琴邊小石凳上,又奏起原先《更漏子》,雖同是《更漏子》,今日念詞時,語中盡是滄桑,悲音聲發(fā)。
奏著奏著,不知何處又傳來一陣簫聲,同是《更漏子》,其中之聲,竟如此相同。那簫聲出奇地又與當(dāng)日與自己和《更漏子》的簫聲如此相近,不知是真是假,只作巧合或是錯聽來解。
“苦相思,熬日月,久愿相逢有日。
凄切切,薄平生,嘆歡情又停。
唯怨恨,空悲發(fā),轉(zhuǎn)眼怎言無常。
愁深深,奏凄聲,雁留聲帶悲。”
同為一曲,一琴一簫合奏竟如此巧妙應(yīng)和,倒讓劉娥心中有些欣喜,只是料想此人也不過只是與自己無緣,又不識他廬山真面目,也未多想,都作迷茫來解。
一曲作罷,卻也聽不見之前的簫聲,劉娥打心里也有些詫異,驚的是此人似在亭子一周,如在咫尺卻未尋到。
走向欄桿。憑湖望得有些出神,也不知在望著何處,披風(fēng)打的結(jié)原是亭下起舞時就有些松了,一陣風(fēng)吹過,竟將那松結(jié)吹開,連披風(fēng)掉在地上也不自知。
望那處燈火闌珊,自己孤零零一人如紅葉飄零,自己終將魂歸何處,思慮起了這個問題來。
身上有些顫抖,才意識到披風(fēng)已經(jīng)落在了地上,正要彎身去撿,身后卻有人將那披風(fēng)拾起,與她披上,道:“姑娘何事想得如此出神,連披風(fēng)落地也不知道?”
池瞑居士
注釋 : ①舞勢隨風(fēng)……入鬢流 : 語出自唐代李太玄七言詩《玉女舞霓裳》。 ?、谙嗨家灰埂词情L:語出自唐代詩人張仲素《燕子樓》。燕子樓,原為唐朝貞元年間,武寧節(jié)度使張建封為其愛妾、著名女詩人關(guān)盼盼所建的一座小樓。張逝世后,關(guān)矢志不嫁,張仲素和白居易為之題詠,遂使此樓名垂千古。后歷代詩人詠誦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