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方人傳:江湖路

第二十三章 海陸兩尋

方人傳:江湖路 天作崖 3159 2017-02-15 10:20:12

  永樂元年十一月初一,南京城內(nèi)天氣轉(zhuǎn)涼。

  有心人若是記數(shù),便會發(fā)現(xiàn)今日距離城破之日,已經(jīng)過去了一個月。

  早晨,城內(nèi)的百姓已然換上了冬衣。

  西街上的小茶館中,說書先生正聲情并茂地講述著劉關(guān)張?zhí)覉@三結(jié)義的故事,底下聽書喝茶的客人們之中也時不時的傳來鼓掌叫好之聲。

  北街的米鋪之中,錢掌柜又為自己今日從買米之人手中扣下了一斗米而自豪地壞笑著。

  東城邊上的包子鋪中,滿臉麻子的張大嬸還是一如既往地叫賣著“又香又大,皮薄餡厚的肉包子誒,新鮮出爐的肉包子誒”。

  南城的打鐵鋪中,每日必響的“鏗鏘”之聲也于吳鐵柱手中傳出。

  城中之人早已忘卻了月前之事,忘卻了這座歷經(jīng)滄桑的皇城已經(jīng)換了主人。

  而成王敗寇,江山易主,也本就與這些尋常老百姓無關(guān)。百姓們也還是始終如一地扮演著各自的角色。只要柴米油鹽不變,那誰人當政,又有何妨。

  只不過,這江山易主之事,卻令前朝兵科都給事中'胡濙'丟了飯碗。

  他本是建文二年中得的進士,隨后便被任命為兵科都給事中,負責輔助皇上處理軍機奏章。

  但是燕王登基后,對他并不信任,便將胡濙撤了職。

  此事若放在任何一人身上,想必都會郁郁寡歡,整日憂愁。

  但時胡濙卻沒有,他并沒有因為撤職之事而心生沮喪,而城中之人每日都會見他于街道上閑逛。

  時而坐下吃碗面,時而喝茶聽著書,十分的悠閑。

  今日,胡濙正逛至西城的一處衣鋪。只因天氣轉(zhuǎn)涼,想為家中老父老母添置些衣物。

  “胡給事,這匹棉布昨日才到。顏色尚佳,布料又好,很適合家中老者所用”。只見衣鋪掌柜正繪聲繪色的向其推薦著布料。

  “我現(xiàn)已不是給事了。掌柜的就給我來一匹你說的那新到的布料吧”。胡濙面無表情地說道

  “好嘞,共折銀三分”。

  胡濙付完錢后便提著棉布,往家中走去。

  一路之上還不時的看看新鮮蔬菜,問問價錢。

  然而,正當他行至一處拐角處時,前方卻突然迎面走來一位身穿藍衣,面色若白的太監(jiān)。

  當藍衣太監(jiān)行至胡濙身旁時,才輕聲說道。

  “可是前兵科都給事中胡濙,洪武三十三年之進士?”

  胡濙想了一想后,才面無表情的說道。

  “正是“。

  太監(jiān)見狀,便繼續(xù)道。

  “陛下命你申時入宮。奴才叫李興,胡給事入宮之后便可來尋奴才,屆時奴才將帶你入宮面圣”。

  緊接著,在胡濙略有所思般的道謝后,二人便有默契般的分開,行走。

  胡濙本是建文二年中的進士,可燕王登基后便讓史官不得再用建文年號,而是延用太祖之洪武年號。

  所以,太監(jiān)才會稱他為洪武三十三年之進士。

  ......

  今日退朝之后,皇帝并未向往常一樣入宮批示奏章。而是命人于皇宮內(nèi)花園處備好了一桌飯菜,等待著所來人。

  未過片刻,只見一位太監(jiān)帶著一位身材壯實,氣宇軒昂之人來到了花園內(nèi)。

  來人見圣上坐于花園處,便下跪說道。

  “微臣馬和,叩見陛下”。

  皇帝將所等之人已到,便將花園里的人盡數(shù)撤去,并微笑著,看向了下跪之人,開口道。

  “三寶不必多禮,入座吧”。

  “謝陛下”。那名身材壯實的男子也不多做言語,而是應(yīng)聲入座。

  “三寶,當年你我二人便常這般進食”?;实劢袢諈s突然有閑心回憶起往事。

  魁梧男子見陛下發(fā)話,便放下了手中的碗筷,誠聲道。

  “三寶始終謝陛下知遇之恩,無以為報,微臣慚愧”。

  皇帝臉上的笑意并未收回,而是繼續(xù)道“你我相識多年,無需多禮!”。

  事實上,這天底下,能與皇帝如此說話之人,還真不多見。

  而這位名叫馬和,字三寶的魁梧男子,便是其中之一。

  在接下來的半個時辰里,這君臣二人便像老友一般,聊述著昔日之事。

  直到許久之后,皇帝才收回了笑意,突然問道。

  “可有消息?”。

  馬和見皇帝已然問出其心所慮,便回聲道“臣曾暗中調(diào)查。當日破城之時,于南京龍江港處,有數(shù)十漁民被殺身亡。又有十數(shù)條船不見所蹤。所以微臣想,建文帝便是攜前朝眾臣從龍江港出發(fā)。臣又經(jīng)一月調(diào)查,并未發(fā)現(xiàn)各地口岸有為數(shù)眾多之人入岸。便猜想,建文及其眾人定是從太倉入海,遠去南洋”。

  此言一出,就見皇帝眉頭微皺,略有所思地看著眼前的菜肴。

  過了許久之后,才慢聲道“建船之事,現(xiàn)是如何?”。

  “臣已令福建各處加緊備船??墒谴舜谓ù瑪?shù)目眾多,其原有材料又不足已建造如此龐大的船隊。所以,此次船隊還需一二載方能建成出海”。

  沒有人知道此時的皇帝心中在想些什么,他的眼神是那么深邃,如深海一般,能藏下這天下所有的秘密。

  “朕兩月后便會賜你“鄭”姓,日后你便可入朝議政”。

  馬和見皇帝要賜其國姓。突覺受寵若驚,此事乃是無上的榮耀。

  于是,就見他連忙起身下跪道“謝陛下恩賜”。

  .......

  ...

  天色日漸黃昏,正午的高陽已然漸漸落下。而此時夕陽的霞光一片金紅,將整座皇宮映照的莊嚴,肅穆。

  皇宮內(nèi)院書房之中,皇帝正坐于中央。其正在批示著早朝時文武百官所進諫的奏章。

  突然間,只聽門外傳來太監(jiān)那恭敬地問話之聲。

  “皇上,奴才已將胡給事帶到”。

  “進”。

  隨后,太監(jiān)就將身穿布衣的胡濙帶至書房之中后,便躬身告退了。

  而此刻的書房之中,便只留下胡濙與皇上二人。

  雖是前朝臣子,但胡濙卻未像方孝孺那般忠于建文帝,而是跪地叩首道。

  “微臣胡濙,叩見陛下”。

  皇帝并未言語,只是將手中之筆放下。

  然后才慢悠悠的打量著眼前之人。

  胡濙此時卻身心緊張,因為乃是前朝之臣,又有方孝孺等滅族先例,所以,他怕自己若是言語不當,也會招滅族之禍。

  但即便是他在如何緊張,常人始終是不能從其臉龐之上發(fā)現(xiàn)絲毫不適之處。

  “洪武三十三年,胡給事曾進諫出兵五十萬討伐于朕??捎写耸??”?;实蹎柕暮芷届o,平靜的似乎沒有任何情緒。

  但是胡濙知道,在這份平靜之下,隱藏著的將會是怎樣的兇險。

  他略微垂頭,又不卑不亢地說道。

  “確有其事”。

  緊接著,皇帝突然轉(zhuǎn)了性情,寒聲道。

  “難道你就不怕朕,祝你九族?”。

  胡濙的額頭,與地面貼的更緊了些,身子也壓的格外的低。

  “微臣惶恐”。

  雖然口言惶恐,但卻始終不見其表露出驚慌,害怕之意。

  而在他說完此話之后,皇帝便不在言語,而是用他那雙深邃的眼神凝視著對方。

  書房內(nèi)的氣氛有些壓抑,以至讓胡濙險些就要透不過氣了。

  直到過了許久后,皇帝才幽幽的開了口。

  “都說胡給事,喜怒不形于色。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事實上,胡濙很是害怕,他已經(jīng)入了書房很長時間了,但卻還是沒能察覺到皇上到底想要做什么。

  所以,他只能繼續(xù)面不改色地道,“皇上過獎了”。

  皇帝見對方如此鎮(zhèn)定,便沉聲道。

  “問你一事”。

  “陛下,請問”。

  只見皇帝又深深的看了一眼對方,寒聲道“月前破城之時,宮中傳來我那侄兒自焚的消息。你對此事有何看法?”

  胡濙知道,皇上已經(jīng)問出心中所想。他知道自己若是沒能給皇上一個滿意的答案,那他今日,恐怕難以善終了。所以,他便道“建文已死,陛下理應(yīng)登基,為大明創(chuàng)萬世基業(yè)”。

  “如果,他還沒死呢?”?;实鄣难凵裰袔е还赏赖臍鈩荩坪跏窍胍玫绞裁?,想要看穿什么。

  胡濙幾乎是將身子整個貼在了地面上,認真地答道。

  “已“死”之人,怎會復生。陛下說笑了”。

  他當然知道建文自焚一事事有蹊蹺,只因數(shù)位前朝重臣和皇宮近衛(wèi)都于那日不見所蹤。

  但他深知自己若是一言不對,便會招來殺身之禍。

  所以,他只能這般說話。

  然而,座位上的這位天底下權(quán)利最大的男人,又怎會看不出他的虛言,只見皇帝再次幽幽地開口道。

  “胡給事曾輔佐我那侄兒處理軍機要事。想來,若是允炆在世,你理應(yīng)能認出其人吧”。

  低著頭的胡濙,眼神一轉(zhuǎn),似乎從皇帝的這句話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于是乎,他便恭敬道。

  “回稟圣上,微臣曾數(shù)日與建文帝商討軍事。若建文帝未死,臣自當認出”。

  此言一出,就見皇帝抬起了眼,開口道。

  “那朕便封你為戶科都給事中。你日后無需上朝,而需出巡全國各處,尋找我那侄兒”。

  胡濙見皇上到此時才說出今日要事,才知道方才乃是試探之意。

  隨后,便見其他又叩首道“謝陛下封賞,微臣自當鞠躬盡瘁,為陛下解除煩憂。只是,微臣尚有一疑問?!?p>  “說”

  “朝中文武官員眾多。臣自知文不及內(nèi)閣中人,更未曾習武。為何陛下命微臣擔此重任?”

  只聽皇帝幽幽地說到“朕需要一名能藏的住秘密之人”

  “臣,自當不負所托,于暗之中尋覓建文所蹤”。

  ……

天作崖

*胡濙:歷史真實人物。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