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宋好時光

第七十一章 玉津園里的女道士

大宋好時光 尹三問 2393 2017-06-04 23:56:47

  入夏之后,楊浩很忙。

  每隔兩三天要出入一趟玉津園,隨時關(guān)注莊稼生長。

  閭家叔侄這邊也沒讓人失望,幾日之后便找到一處好地方。

  地點就在城中汴河附近,周遭有幾條寬闊的街道,距離碼頭也不遠(yuǎn),方便運(yùn)輸便捷,占地面積也不小。

  原本是一個藥材商人的倉庫兼加工作坊,因生意不順,出售院落以抵虧空。

  楊浩來看了一遍,甚是滿意。

  首先是地方足夠大,里面還有只架了橫梁,沒有隔墻的房間,類似于后世的廠房,安置作坊器物甚是方便。

  倉庫、伙計宿舍,一應(yīng)設(shè)施都很齊全,稍微拾掇一下就能立即展開生產(chǎn)。

  周遭地勢相對較高,不擔(dān)心受洪澇侵?jǐn)_。

  附近大都是一些南方來的大商賈置下的宅院,三五個月才來住上幾日,或者完全充作倉庫,也有個別用來養(yǎng)別宅婦。

  總之相對安寧,不似上土橋那般魚龍混雜。

  甚合心意,楊浩沒有任何猶豫,立即簽約交錢。

  這一遭為了防備再有幺蛾子,簽契約之后,楊浩專門與房主一道去了趟開封府。

  確認(rèn)身份,在官府的見證下交割地契、房契,確保萬無一失。

  爾后楊浩立即安排果子張拾掇整理,請工匠打造相應(yīng)的器皿、用具、設(shè)備,并且購置原料。

  經(jīng)此一事,閭家叔侄也得到了楊浩的初步信任,鑒于他們是老東京,亦熟諳市井生意,開始逐步委以重任。

  閭家叔侄本就知曉楊浩身份非同一般,通過找房子也窺得一些端倪,知曉楊浩將會有大手筆。

  多年經(jīng)商經(jīng)驗告訴閭巖,賺錢的機(jī)會來了,哪怕只是跟著楊浩喝湯,也能盆滿缽溢。

  果子張就是個例子,這才不過半年時間,就從一個小水果販子變成東京首屈一指的“奶糖大王”。

  如此良機(jī),豈肯錯過?干起活來也就越發(fā)賣力了。

  冰糖、白糖制法早就試驗過,只要器物、人力妥當(dāng),就能立即投產(chǎn),不過楊浩首先推出的產(chǎn)品卻不是這些。

  盛夏炎熱,走在烈日炎炎的街頭,對冰激凌的懷念根本抑制不住。

  可惜遍尋大宋街頭,能買到的唯有冰飲子,冰窖里儲存的冰塊砸碎了,加上蔗糖、水果汁勾兌而成。

  味道甜膩冰涼,也有解渴消暑功效,頗受歡迎。不過價錢略貴,尋常平民百姓若無必要,不會時常購買。

  價格貴,蓋因成本高。

  冰塊都是去歲冬天所鑿,儲藏于冰窖之中,今夏甚是炎熱,存冰消耗快,融化也快。

  冰價上升,冰引子的價錢豈會低?

  楊浩瞧在眼里,不由眉頭大皺,殘次品還要賣高價錢,這不合適。

  于是便起了在大宋售賣刨冰、冰激凌的念頭。

  楊記食肆的連鎖店已經(jīng)越來越多,正好可以借機(jī)兜售,推廣方便,也能提升自家食肆特色形象。

  奶糖生產(chǎn)已然是輕車熟路,稍作改動,制造刨冰、冰激凌不難。

  但果子張聽聞楊浩的計劃后,皺眉道:“三郎,麻煩在冰。咱們都是小門小戶,哪里存冰?

  要不這樣,秋天的時候我動手建一處冰窖,等到來年……”

  “用不著來年,不就是冰嘛,小意思…”

  “咦,今年天氣熱,冰價可不低?!?p>  “誰說我要買了?”

  “不買?難不成……”

  “沒錯,自己結(jié)就是了?!?p>  盛夏結(jié)冰?

  果子張以為自己聽錯了,楊浩嘴角卻浮現(xiàn)出一縷神秘微笑。

  硝石制冰,由來已久,不是什么難事,重點是需要大量硝石。

  出去好一番打聽,才從藥鋪里買到一味“硭硝”,楊浩才知道這玩意竟有藥用價值。

  當(dāng)果子張看到楊浩在芒硝上澆水,置于其上的銅盤里,清水逐漸凝結(jié)出冰層時,驚得完全合不攏嘴。

  若非親眼所見,絕對難以置信。

  “張叔,瞧見沒,就是這么簡單?!?p>  “想到三郎還有這般神仙手段。”

  果子張驚嘆道:“有了此法,即便不賣刨冰,就是三伏天單賣冰塊都能賺好多。

  你是不知道,每年三伏到立秋之際,天氣格外炎熱,尋常冰窖大都空了,些許碎冰便能賣出好幾倍的高價來?!?p>  楊浩沉吟道:“可是大量生產(chǎn),意味著需要大量芒硝,這個有點難辦……”

  “三郎,你忘了咱這作坊了?”

  “嗯?”

  果子張笑道:“原主是藥材商啊,他肯定有門路,他家現(xiàn)在資不抵債,有生意上門,絕對求之不得?!?p>  楊浩恍然,感情買了院房子還搭上這么一個人脈,妙哉!

  “既如此,就有勞張叔,去找原主商量一下購置芒硝之事,記得暫時…”

  “保密,我省得?!?p>  保密只是暫時的,時間略長難免有人發(fā)現(xiàn),畢竟技術(shù)含量不高,楊浩沒打算一直壟斷。

  一邊忙著生意,一邊還得惦記著玉津園里的莊稼。

  夏天氣溫高,種子發(fā)現(xiàn)、生長很快,綠苗都已經(jīng)冒出頭。

  奈何烈日暴曬,玉米卷著葉子,難免有點蔫,內(nèi)侍們不敢過分澆水,所以用布帛搭了個偌大的涼棚為之遮陰。

  楊浩瞧見之后,頗為佩服內(nèi)侍們的想象力和執(zhí)行力,同時也覺得有點滑稽。

  作為在北方廣泛種植的耐旱作物,豈會如此脆弱?

  不就是曬曬太陽嘛,只要旱不死,就能照常茁壯成長。

  剛剛搭起的涼棚被挪開了,挪到了湖畔的樹蔭下,成為小農(nóng)夫楊三郎的避暑之所。

  內(nèi)侍們對這等侵占勞動成果的做法似有不滿,卻敢怒不敢言,還得好生伺候著。

  沒辦法,王都知叮囑過。

  更何況,還要跟著楊浩學(xué)種植技術(shù),身為弟子,哪敢開罪師父。

  于是,涼棚底下又多了席子、扇子、茶水、瓜果。

  忙活完之后,楊浩便躺在涼棚下的席子上,一邊吃水果,一邊手搖折扇納涼。

  興許是連日忙碌,來回奔波過于勞累,亦可能是夏打盹季節(jié)之故,不知不覺間,楊浩竟躺在席子上睡著了。

  而且一睡就是許久,直至太陽偏西才悠悠醒來。

  行宮湖畔,少年泰然高臥,興許睡相還不怎么好,自然成為一道風(fēng)景。

  不僅一眾內(nèi)侍、禁軍的眼神頗為古怪,甚至是湖對岸,也有人張望著看熱鬧。

  楊浩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定睛細(xì)看,才發(fā)現(xiàn)是個道士。

  雖看不清容貌,但可以確定是個女子,身著杏黃道袍的女道士。

  嘖嘖!

  難怪王守忠特意交代行宮禁忌,想來就是這個緣故。

  皇家行宮見到女道士并不奇怪,自古以來經(jīng)常有妃嬪被廢,被迫出家修道。

  大宋有好幾位皇后,都是這個下場。

  所以,對面是位被廢的后妃?

  不過也有另外一種可能,昔年唐玄宗納楊貴妃,便是讓其先入道觀,道號太真,然后納入宮中。

  莫非趙禎也想依樣畫葫蘆?完全看不出來呀!

  無論怎樣,都是皇帝的女人,看一眼都有僭越之嫌。

  楊浩不想沾染是非,故而堅決秉承“非禮勿視,非禮勿言”的先賢教誨。

  叮囑內(nèi)侍幾句,便匆匆離開,天色不早,該回家了。

  而那一抹杏黃道袍則在湖邊佇立良久,直到夕陽西下,月上柳梢,才默默轉(zhuǎn)身。

  頃刻間,一群內(nèi)侍、宮娥便跟了上來,簇?fù)碇朗孔呦蛑貥堑钣钪g……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