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第六天魔王誕生
這第三章最后一節(jié),同之前兩章最后一節(jié)一樣,主角是其他人,秀吉沒什么出場的份。留守在橫山城的秀吉,在每日打打四周的村落,擴大一下領地,鞏固一下城池之外,沒什么事情。倒是織田信長。。。
1570年7月8日,織田信長回到岐阜。
之前被織田信長降服的三好一族的余黨--三人眾(三好長逸、三好政康與巖成友通),這時候在攝津國起兵復國了。
于是,織田信長在8月出兵討伐三好三人眾,但因為三好三人眾有石山本愿寺顯如(這個家伙是和尚的領袖)的支持,織田信長陷入了苦戰(zhàn)。
這個時候,‘信長包圍網(wǎng)’越來越窄了。另一頭淺井長政與朝倉義景伙同延歷寺,共3萬兵進攻近江國的坂本城。在一番激烈后,織田信長名將森可成與織田信長之弟織田信治戰(zhàn)死。
織田信長唯有舍棄三好三人眾,率軍神速從攝津國趕到近江國,與布陣在比叡山的淺井長政、朝倉義景等人開戰(zhàn)。這場戰(zhàn)斗中,在攻擊淺井家佐和山城時,蜂須賀小六成功勸降了守將磯野員昌。
此時伊勢長島的一向一揆眾,在本愿寺顯如的指令下,造反了。織田信長之弟織田信興、重臣坂井政尚皆戰(zhàn)死。
來到這個關頭,織田信長也沒有辦法,最后織田信長唯有抬出那個花瓶的天皇出面和解。
總算暫時緩解了一下危機。
1571年9月,織田信長不顧眾人的反對,孤意放火燒掉仍在抵抗的、包圍網(wǎng)中心的比叡山延歷寺。因為延歷寺是日本佛教天臺宗的總本山,因此織田信長這一行為被眾多佛教人士怨恨,被送予他“第六天魔王“的稱號。據(jù)傳此行動是為了對延歷寺協(xié)助淺井、朝倉軍的報復??椞镄砰L也很大方,干脆接受,在后來與信佛的武田信玄較量通書信時候,也大大方方簽署上這個稱號。
1572年7月開始,戰(zhàn)斗形勢開始向織田方有利的方向發(fā)展,
10月朝倉軍的武將前波吉繼、富田長繁、戶田與次等人投降織田信長。
可是,這時候,有相模雄獅之稱的北條氏康死,其子北條氏政與武田信玄聯(lián)盟,并牽制了上杉勢力。
于是,這只甲斐的老虎,終于有空與織田信長玩了。魔王vs老虎,一爭雌雄了。大戰(zhàn)即將上演,好戲登場了。
武田信玄呼應足利義昭的出兵邀請,起兵三萬五千余大軍,浩浩蕩蕩上京,直指京都。
武田首先跨入織田德川領地,大舉侵攻東美濃與遠江、三河。轉眼間,武田攻陷大半個遠江國,又繼而攻占三河國,
于是兩方戰(zhàn)役開始了,三方原合戰(zhàn)
時間:12月12日
地點:濱松城西北方的三方原
武田信玄:兵力三萬五
織田德川聯(lián)軍:1萬1千【德川家康8000人,織田信長派來的佐久間信盛和平手凡秀的3000援軍?!?p> 戰(zhàn)況:
在武田家天下聞名的騎兵隊的突襲下??椞锏麓?lián)軍大敗。平手泛秀等人戰(zhàn)死。德川家康逃回濱松城,閉門不出。家康雖逃得性命,已無力阻擋武田軍。
哪里見過這么狠勁的鐵騎,德川家康在逃命時嚇得拉了一褲子屎尿,才逃回濱松城。估計這是德川家康最狼狽,最沒面子的戰(zhàn)役。
第二年,武田信玄乘勝進軍,陸續(xù)攻破遠江、三河等城。武田軍直指德川家康的居城濱松城。或許,這時在城中的德川家康連切腹凡人身后事也準備好了。
1573年,將軍足利義昭在三好義繼、松永久秀等人協(xié)助下舉兵呼應織田信玄的上洛行動。東西面受敵的織田信長再次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
可是武田的軍隊并沒碰到濱松城一下,就急急忙回去。原來那只老虎在4月12日發(fā)急病死了。
這樣,織田信長的包圍破裂了,德川家康也幸運的免于滅亡。
由于武田信玄死去,織田信長就像卸下了一個千斤重的包袱,得以趁勢重整軍備。先后打倒反抗者。
1573年7月,織田信長打到二條城、槙島城的足利義昭??椞镄砰L滅了足利幕府。至此室町時代終結。
織田信長隨后派出細川藤孝,擊敗了淀城的三好三人眾。
而織田信長本人則親率兵3萬,在刀根坂之戰(zhàn),擊敗越前朝倉軍,隨后滅了朝倉氏。
織田信長繼而轉攻于小谷城,滅了淺井長政。帶回了嫁給長政的老妹阿市。
9月24日,織田信長率兵3萬攻打伊勢長島。在瀧川一益等人的應用作戰(zhàn)下,快速攻陷敵人許多城池,但由于長島的一向一揆強烈抵抗??椞镄砰L于撤退中,受到一揆軍的追擊,織田軍死傷無數(shù)。
11月,河內(nèi)國的三好義繼又響應足利義昭,開始叛亂??椞镄砰L派出大將佐久間信盛,進攻河內(nèi)國,三好義繼的家老因畏懼于織田信長的實力,背叛了三好義繼。三好義繼于自殺,至此三好氏滅亡。
12月26日,在大和國的松永久秀獻出多聞山城,投降了信長。
結果,武田信玄病死僅不到一年,加入織田信長包圍網(wǎng)的大名,大部分皆為織田信長所擊敗。
第六天魔王:
即欲界最高的他化自在天,此神就是不須自己行樂,而天下天化作,以他人之樂事而自在游戲,故曰“他化自在天”。摩羅總是以誘惑、脅迫等方法企圖阻礙行者修道,佛經(jīng)故事中,釋迦牟尼佛在修行過程中,即曾多次拒絕摩羅之誘惑,“摩羅”二字也有“樣具”的意思,代表了“妨礙修行的煩--惱或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