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書房問策
“承蒙大人看得起我,那小子就卻之不恭,說說小子的看法吧。其實大人是當局者迷了,正如大人所說的,令郎如今在吏部當差,一不小心便會卷入天大的麻煩之中,既然已經到了步步為營、時時謹慎的地步,為何不干脆舍了吏部的差事,轉而尋求別的出路呢?”秦向遠沒有故意擺架子,他明亮而幽深的眼睛平靜地看著陳大人,輕輕地說出了這番足以震撼陳大人的話。
陳大人卻是長嘆一聲,說:“其實老夫也想過這個問題,但要是放棄了吏部這個地方,那犬子之前所做的一切都白費了。雖然他如今僅僅是吏部郎中,才正五品的官,可那也是他硬頂住各方勢力的拉攏和欺壓好不容易才保住的,說起來他還是因為老夫的拖累,才在這個五品官位上待了好幾年都沒動過,也正是如此,他才變得越來越急躁,我就怕他哪天撐不住了,會答應哪方的勢力。那些人從我身上得不到他們想要的,就把主意打到犬子身上,老夫心中有愧??!”陳大人手中端著一杯溫茶,端了許久直到茶涼了都沒有喝,可見他是真的擔憂兒子。
“不滿秦公子,老夫家中,除了老夫現(xiàn)在還擔著個只聽從上令的中書令的官職,犬子是個吏部郎中外,家族其他子弟雖然也有當官的,卻都位置不顯,只是些微末小官。當然,這也有老夫家族并沒有站位置的原因,沒有表明態(tài)度跟隨哪位,便注定會被那幾位共同針對、打壓……他們這些年越來越逼得緊了,老夫才不得不尋求新的出路。
老夫族中的子弟也都長大成才了,不能因為這個原因就令他們年紀輕輕就郁郁不得志;但也不能因為他們想要發(fā)展,而把整個家族的安危都寄托在某一位身上……讓秦公子見笑了,咱們這樣的家族,人多了,做的決策便越要慎重,否則一旦做錯了,失去的便是成百上千條族人的命?!?p> 秦向遠點了點頭,明白陳大人是既想要家中子弟們能前途光明、壯大家族,又不想參入到各位皇子的奪位之爭中,雖然陳大人說得很隱晦“那幾位”,但聰明人話不必說得很通透就能懂了,因此秦向遠自然明白陳大人擔憂的是什么,雖然他的這個想法很有難度,但卻不是沒有辦法做到的。
“陳大人擔憂得有道理,當今圣上正值壯年,身康體健,過早站位恐怕得不償失,況且圣上也不會想自己的臣下早早就背著自己找好下家了,所以您與那幾位保持距離,只一心跟隨圣上的做法是明智的。
雖然一天不表態(tài),大人家族子弟便一天被打壓,其實大家都知道,他們之所以打壓您的族中子弟,所圖的也不過是身在高位、有話事權的您的支持罷了,他們是小蝦米,您是那條他們想捕捉的大魚,只要那些小蝦米不在他們眼前晃,或者到他們管不到的地方去慢慢發(fā)展了,等小蝦米長成小魚、大魚……那您這條大魚也就不會被威脅了。
大人您其實真的不必只看著這京城三畝地,外面地方那么廣闊,以大人您的人脈,想要讓令郎去哪個地方任職,運作一番都不難實現(xiàn),何必讓令郎待在壓力巨大的京城里當著永遠不變的五品官?上頭那幾位想要爭那位置,起碼得好幾年甚至十多年后,那時候令郎已經在外地慢慢升起來了,到時候主動權就握在令郎手中了?!?p> 陳大人皺著眉聽著秦向遠的分析,然后仰頭一口喝下手中的涼茶,啪的一聲把茶杯放在桌上,長舒一口氣說道:“賢侄說得有理!果然是一語驚醒夢中人,老夫先前只擔心犬子外放出去后,京中只剩老夫一人會身單力薄,且萬一他在外地有什么事老夫也沒法關照,卻忘了,現(xiàn)在在那幾位眼里,老夫才是那個最重的籌碼,只要犬子他們都外放出去了,那幾位就沒那個閑心會繼續(xù)盯著了,畢竟又不是做到了封疆大吏的位置?!标惔笕俗猿暗匦α诵?。
“多謝小友點醒了老夫!”陳大人抬手朝秦向遠拱了拱手,秦向遠連忙起身避開,說:
“大人言重了,其實小子只是說了些人人都知道的事而已,大人只是身在局中顧慮甚多才一時沒想通,等過些日子,就算小子不說,大人自己也能想明白。小子哪里能占這個功勞?”
秦向遠把自己的位置看得很清楚,自己還是一個小小的秀才,名不見經傳,要是沒有白安林的引薦,這位陳大人肯定連他是誰都不知道,更別說會向他問策了,這會兒他把話說到了陳大人的心坎上,陳大人自然對是欣喜而欣賞的,要不怎么連稱呼都從“秦公子”到“賢侄”再到更親密的“小友”?
不過不管怎么樣,陳大人對秦向遠的態(tài)度更親近了許多,這是好事。秦向遠知道自己是個有野心、有目標的人,也向來不掩飾自己的野心,因此當出身世家、背景深厚的陳欽差找上門來的時候,他自然是把自己的才學見識盡情地展現(xiàn)給陳欽差看,只有他看到了自己的價值,才會有日后互相合作、互相幫助的可能。
“小友不必自謙,今日你能毫不遮掩地跟老夫討論這些算得上機密的要事,已經是到了對老夫推心置腹的程度了,老夫把你牽涉進這些麻煩事來,說到底是老夫的不是,老夫還要跟你說句對不起才是,希望小友不要介意?!标惔笕藵M是歉意地對秦向遠敬了敬茶,秦向遠舉杯相應,借著喝茶的時候,垂下眼,遮住了自己的心思。
陳大人這樣老謀深算的人,明知道秦向遠是個小人物,也把他牽涉進這些麻煩事來,就算最后道了歉,其實潛意識里也是有點不把秦向遠放在眼里的,畢竟這些算得上機密的大事,要是秦向遠真的有實力,日后進了京當上官,他也不可能會泄露今日所談,否則只會引火燒身;而要是他沒本事,那自然上不了京,更不會有接觸大人物的機會,就算他想泄露也找不到人泄露。
而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意識,陳大人才會有恃無恐地對秦向遠這么“交淺言深”,秦向遠對此看得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