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兩銀子的項目,乍一聽,誰都要搖頭,可是花上二百兩銀子,起碼可以照明兩個月之久,之后再度使用的成本極低。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二百兩銀子會越來越值。
趙丹已經(jīng)有了主意,這個生意他得接下來。
保定城的那些大戶們,還有京城里的一些人家,每個月蠟燭消耗都不是個小數(shù)字,讓他們更換上這種既不會冒煙又明亮很多的沼氣燈,絕對是一筆搶手的買賣。
丁原其實就等著這句話呢,他要忙的事情還有許多,只打算開發(fā)出沼氣燈來賺錢,并沒有精力去做推銷、安裝、售后服務(wù)這些事,把這個技術(shù)跟趙丹合作,賺的錢分成是更有效率的方式。
“成本呢?丁兄弟有個賬沒有?這些設(shè)備的成本是多少?”趙丹繼續(xù)問道。
“一百兩銀子上下,這是包括了工匠們月錢的?!倍≡f。
“那利潤就是一百兩!”趙丹雙眼放光。
丁原指了指導氣用的皮管子,說道:“主要是這個東西費勁又費錢,如果能找到固定的工匠,再聯(lián)絡(luò)好魚販子穩(wěn)定供應(yīng)魚鰾,我估計成本還可以降低個十兩左右。”
趙丹一拍大腿:“熟悉的魚商我有啊,白洋淀里的魚多的是!工匠我也能給找到!”
“這感情好!”
趙丹掃量著丁原,心中不禁暗嘆。
跟這少年熟識也就半年多的時間,他簡直是插了翅膀一樣躥升啊。
年前搗鼓出蜂窩煤,雖說也整了一筆錢,可那個技術(shù)含量很低,今年冬天估計市面上就有很多家蜂窩煤供貨商了,想再跟去年一樣賺錢就難了。
之后又是養(yǎng)雞又是罐頭還有玻璃,到了現(xiàn)在,竟然設(shè)計出來這么復雜精巧的一個工程。
沼氣池、沼氣燈這個生意,光是在保定就能賺個上萬兩,再想想京城,那里有這么多達官貴人,起碼能賺個十幾萬沒問題。
趙丹現(xiàn)在是心潮澎湃,巴不得現(xiàn)在就出去聯(lián)絡(luò)富戶們,把沼氣燈賣給他們。
不過他畢竟是個老江湖,知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深吸一口氣,趙丹又跟丁原問清楚了一些細枝末節(jié)的事情。之后也把利潤分成方式定了下來,沼氣燈的獲利四六分成,代理商趙丹拿利潤的四成,丁原這個技術(shù)開發(fā)者拿六成。
都辦妥了,趙丹終于心滿意足的走了。
臨走之前也跟丁原說定了,第二天一早先把工匠們都派到他家,給他也整一個再說。
看著趙丹離去的身影,翠兒拍手笑道:“再這么賺下去,少爺就要成直隸第一富戶了!”
丁原捏著她的包子臉,笑道:“直隸第一富戶算什么,我早晚成華夏第一富戶。”
………………
第二天一早,丁原剛剛吃過早飯,正準備去安新縣當差,卻被告知,有宮里的人登門拜訪。
丁原點點頭,讓下人招呼客人進來。
過了片刻,一個熟悉的身影便出現(xiàn)在丁家宅院里了。
高無庸。
“高公公……別來無恙?”丁原對高無庸這個太監(jiān)不算反感。起碼他心里十分拎得清,知道自己沒什么本事,只有抱著丁原這根大粗腿才有機會露一把臉,也因此從來不跟丁原擺架子耍花腔。
光是有自知之明這一點,就勝過不少人了。
“丁公子,不,應(yīng)該叫操守大人了,近來如何?”高無庸一點沒有宮里人的架子和脾氣,笑吟吟的朝丁原走來。
“承蒙公公惦記,我過的還行。”丁原也不跟他虛禮,笑呵呵的回道。
高無庸這時候已經(jīng)走到了丁原跟前,說道:“丁操守是個爽利人,咱家也就不多整虛頭巴腦的了。恭喜丁操守,你要的東西下來了?!?p> “我要的東西?”丁原一愣,隨即恍然,“是說我可以去湯若望的火炮作坊了?”
高無庸點點頭,從拿出一封密封完好的書札,遞給丁原:“高監(jiān)軍可是費了不少勁才讓兵仗局掌印同意的,你可別讓他老人家失望。”
丁原笑了笑沒回答,接過書札打開,里面是兵仗局的公文,內(nèi)容嘛就跟他當時提的要求差不多,允許丁原探訪位于京城郊外的火炮工坊。
說起來,明朝的火炮自研之路走的是異常坎坷。
明朝軍隊自永樂年間起便大量使用火器,這個自不必多言。到了王朝末期,面對滿清鐵騎的時候,明朝上下一致認為‘非火器戰(zhàn)車不可御之’,因此朝廷從澳門購買了許多門紅夷大炮,自制弗朗機炮,后來又組織工匠拆解紅夷大炮,開始了漫漫火炮自研之路。
本來一切都很順利,明朝雇傭了許多葡萄牙工匠跟本地工匠一起,一邊造炮,一邊訓練炮兵。
然而一個不起眼的事情改變了整個明朝火炮自研之路,那就是吳橋兵變。
崇禎五年,原本駐扎在登州的孔有德部因為朝廷欠餉而發(fā)動叛亂。
他們在第二年占領(lǐng)了孫元化擔任巡撫的登州府。
而登州府,正是明軍制造新式火炮和訓練炮兵的基地,上百名葡萄牙炮師和工匠都在此地,另外還有一大批訓練有素的炮兵。
明朝上下震動,自然派兵圍剿,而自知無法抵擋的孔有德裹挾著登州府的火炮工匠和炮兵渡海投奔了黃臺極。史載,黃臺極聽聞此事,大喜過望,出城十里親自迎接。
這個事件徹底改變了明朝對滿清的火力優(yōu)勢,讓黃臺極的軍隊在火力上壓制了明軍。
到了崇禎九年的時候,黃臺極手里已經(jīng)擁有60門自制的紅夷大炮了。
也正因為此,明朝只能求助于湯若望這樣的傳教士,命令他們幫忙再建火炮鑄造和訓練基地。
不過據(jù)史料記載,湯若望雖然認真執(zhí)行著幫助明朝造火炮的命令,但他本人并不想造大炮。
主要是專業(yè)不對口。
湯若望是個牧師,本意也是來中國傳教的,他帶著一些西方的書籍和技術(shù)來,打算是學利瑪竇,沒想到明朝已經(jīng)亂成了一片,被病急亂投醫(yī)的皇帝抓來造火炮了。
也正因為如此,丁原才會想從湯若望這里借一些火炮工匠。
如果湯若望跟他一樣是個工科宅男,癡迷于研究科技和制作器具,那么丁原也不會去他了。
只要能讓湯若望相信自己比他更適合造火炮,那么讓湯若望勻給丁原一些工匠應(yīng)該不難。
智能碼字機
吳橋兵變可以說是滿清入住中原的導火索。根據(jù)記載,當時在登州府有“餉銀十萬兩、紅夷大炮二十余位,西洋炮三百位?!边€有上百個火炮工匠和五百多炮兵,全部被孔有德送給黃臺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