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娘重男輕女已經(jīng)到了骨子里。尤其在孫子輩這里。
李大娘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有兩個女兒,沒有兒子,小兒子家兩個都是兒子。一切就從這里開始。
李大娘事事都向著小兒子家。連帶著讓3個女兒都偏袒著弟弟。但凡得了什么好東西,一定趕緊往小兒子家送。對大兒媳婦,白眼都快翻到天上去了。教孫子,不用喊大娘,對孫女,就當不存在。中間橫了這么個婆婆,大兒媳婦的日子自然不好過,丈夫又向著自家人,不好說什么,媳婦又不是忍氣吞聲的主,自然少不了雞飛狗跳。最后,實在鬧不過去,就早早分了家。明里老人暫且誰也不跟,暗里,李大娘吃喝全問大兒子要,糧食錢全給小兒子。大兒子雖說沒有老人這么重的思想,到底也受了影響,認為自己沒有兒子,只好一切都向著侄子些,以便日后老有所依。這么里外縱得小兒媳婦快翹到天上去了。自認是他們李家的大功臣,自然一切都要給自己。本來一切就這么照著李大娘的打算順順當當?shù)倪^下去。大兒子家忍氣過自己的日子,小兒子家有各家的寵著。
可惜,好景不長,李大娘的老伴生病了。這是個慢性病,長久吃藥就醫(yī)是跑不掉了。這么一來,養(yǎng)老就成了問題了。李大娘找來大兒子,瞞著大兒媳婦,和小兒子達成協(xié)議,老伴歸大兒子養(yǎng),自己以后歸小兒子養(yǎng)。大兒媳婦知道后,大吵大鬧,無奈拗不過丈夫,也只好這樣了。這一養(yǎng)就是六年,小兒子家連面都沒怎么露過,大兒媳婦心里雖有氣,卻還是吃喝不缺的養(yǎng)著。老伴臨走的時候,不忘囑咐李大娘,好好跟著大兒子才是。李大娘的思想幾十年了,哪有這么好改變。老伴走后,李大娘名義上已經(jīng)歸小兒子管了,更是明目張膽地對小兒子家好。不過,到底是老人了,又能一直往外拿什么呢。近些年,農(nóng)村也在悄悄變化著。有兒子的人家負擔越來越重,對于普通人家,娶個媳婦都難上天了。李大娘沒有意識到這種變化。她年紀越大,腿腳也開始不利索了,身體也開始各種疼痛。李大娘開始發(fā)現(xiàn),自己被嫌棄了。先是吃飯,自己病了幾天,沒法做飯,小兒媳婦鎖著門不讓進。再是三天兩頭的不舒服,小兒子開始還帶著去看醫(yī)生,后來,小兒媳婦不樂意了,說老人作,誰家老人沒有個病痛的,也沒見成天往醫(yī)院跑的。李大娘氣得暗自掉眼淚。沒辦法,硬著頭皮去找大兒子。長久下去,大兒媳婦不樂意了,開始陳述往事,于情于理都不該管李大娘。李大娘里外不是,只好返身再去找小兒子。
有一天,村里到處都在傳,李大娘被打了,小兒媳婦把李大娘按到地上狠狠揍了一頓。那幾天,李大娘都沒有出門。后來,3個女兒也都在弟弟那里受了氣,再也不來往了。不過,李大娘的日子還長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