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五百六十二年

第十九章:出擊

五百六十二年 黃巢0238 9211 2019-07-28 13:17:44

  齊國在管仲的治理之下蒸蒸日上,小白把這幾年發(fā)生的一切也都看在了眼里并且記在了心里。

  于是,當切身體會的感覺到變化時,在小白體內沉寂了多年的野心也就慢慢的再次浮上心頭。雖然他本來就一刻都不曾忘記,但是等待的過程太漫長了,并且,這個過程太痛苦了,好在等待過后便是輝煌。

  看著管仲的日夜操勞,看著時間的流逝,齊桓公明白他等的那個時刻終于來了。他沒有忘記幾年前在魯國身上栽的跟頭,這也是他一直前進的動力。

  齊桓公不再是那個盲目自信的小白了,現(xiàn)在,他很清楚齊國擁有怎樣的實力,一個威震天下的霸主呼之欲出。

  從哪里摔倒的就要從哪里爬起來,小白一定是這句話忠實粉絲。

  于是。

  齊桓公五年(公元前681年),齊國拔劍出鞘劍鋒直指魯國。

  這一次齊桓公不再是一個狂妄自大的人,他已經知道怎么去成為一個讓對手害怕的敵人。

  當齊桓公再一次出現(xiàn)在魯國面前的時候,魯國已經不可能再是一個曹劌或公子偃就能救得了的,因為他們現(xiàn)在面對的是一個已經蛻變成了霸主的齊桓公。

  事實也證明了魯國已經在齊國面前毫無還手之力了,兵敗的魯國只好向齊國獻上一個城邑請求講和,小白也欣然接受了魯國的土地和請降。

  既然達成了和解,那么以后齊國就是大哥魯國就是小弟的基本關系也就確立了。

  于是就在在魯國兵敗的同一年齊桓公與魯莊公在柯地舉行會盟,這次會盟對小白來講是勝利者的狂歡,對魯莊公來講卻是失敗者的葬禮。

  不過,這次會盟本是確立齊國對魯國霸主地位的一次會盟,但是,在會盟的過程中卻出現(xiàn)了一個小小的插曲。

  魯國還有人不甘心就此臣服于齊國之下,所以,就在剛準備結盟時,一把匕首偷偷靠近了小白并劫持了他。

  手拿匕首的是一個名叫曹沫的魯國人,他只對小白說了一句話:“把侵略魯國的土地還回來(反魯之侵地《史記.卷三十二.齊太公世家第二》)?!?p>  被匕首架在脖子上的小白是沒有時間去思考的,他知道只要一反抗馬上就是白刀子進紅刀子出,那時任憑自己有再大的雄心也都將會灰飛煙滅,之前的努力都將白費。所以,這個時候齊桓公還是比較清晰的,第一反應就是趕緊答應曹沫返還魯國的土地,得到了小白的承若后曹沫也退下了匕首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一場虛驚嚇破了小白的膽,也嚇傻了管仲,更嚇到了強大的齊國。作為齊國的未來,齊桓公不可以遭到任何的傷害,否則未來的齊國將一片渺茫。

  被曹沫鬧了這么一出,這次會盟只能草草收場。

  結束會盟后的小白遠離了危險,心里馬上就后悔了,心里想著不僅不返還魯國的地,而且還要殺了曹沫這家伙。

  憤怒充斥著小白的腦袋,但是他卻沒有被憤怒控制,他并沒有貿然行動,而是先去征求管仲的意見。

  而管仲的回答干脆明了:“不可。”

  說服小白的理由則是:“你既然已經允諾了他,如果現(xiàn)在反悔那將讓天下的諸侯看到你的背信棄義,以后怕是不會再有人來歸附你了?!?p>  歸附?

  這樣的話是直接可以說到小白的心坎里去的,經過管仲的一番說教,齊桓公二話不說就履行了對曹沫的若言,把所有侵占魯國的土地全部返還回去。

  反還魯國土地是為了讓天下的諸侯看到齊國的仁義,而讓天下的諸侯看到齊國的仁義是為了讓他們心甘情愿的尊齊國為霸主,而這沒有讓小白等太久,就在兩年后。

  齊桓公七年(公元前679年),宋桓公、陳宣公、衛(wèi)惠公、鄭厲公和齊桓公在甄地舉行了一個會盟,這個會盟正式開始了齊桓公的霸主地位。

  霸主的位置很好坐,但小白卻沒有太多的時間去威震天下,中原各國之間依舊是亂成一鍋粥的,“王子頹之亂”也就發(fā)生在這幾年。

  當時的天下,不僅諸侯亂,王室也亂,這些事情齊桓公都看在了眼里,但他似乎也不是很著急去讓中原那些諸侯臣服于自己的霸權主義之下。因為他明白僅僅使用武力是不可能讓人屈服的,他想要的是以另外一種方式讓中原諸侯把自己當做真正的盟主,而這種方式絕非武力。

  當齊桓公按著自己的理想堅定地往前走的時候,卻有一個人來到了齊國。

  這個人在當時是一個無名之卒,但是在將來的數(shù)百年后,這個人的后代將徹底顛覆整個齊國,也將徹底改變整個春秋大勢,甚至可以說改變的是整個中國歷史。

  這雖然都是后話。

  這個來到齊國的人名完,陳國人,陳厲公之子,也叫敬仲,我們暫時稱呼他為公子完。

  一個陳國公子為什么會來到齊國呢?

  我們先從陳國的歷史開始講。

  陳國第一代國君陳胡公名滿,帝舜之后。

  周武王攻克商殷后尋求帝舜的后人分封土地給他以延續(xù)帝舜的祭祀,陳國就是被這么建國的。

  陳胡公沒有多少故事,所以我們直接從陳國的第十三任國君陳厲公開始講。

  陳厲公名佗,老爸是陳國的第十一任國君陳文公,老媽是蔡國人。

  老爸是第十一任,自己是第十三任,那么中間肯定還有個第十二任,沒錯,陳國的第十二任國君就是陳厲公的老兄陳桓公。

  陳桓公三十八年(公元前707年),蔡國人趁著陳桓公臥病在床的機會殺死了陳國太子免,隨后,陳桓公去世,于是陳桓公的弟弟公子佗在蔡國人的簇擁下繼位為君,也就是陳厲公。

  陳厲公繼位的第二年他的老婆就給他生了個兒子,這個兒子就是公子完。

  這是一個簡單的故事,簡單的故事講完了,那么接下來就是復雜的了。

  這個公子完似乎從娘胎里就注定了不平凡,他剛出生的時候恰逢周王室的太史出差路過陳國,他老爸陳厲公就請周王室太史給自己的兒子算了一卦,卦象顯示:此人將取代陳國自己擁有一個國家,但是這個國家并不是陳國,也不是他本人,這個國家是個姜姓的。并且陳國不能和這個國家同時存在,所以一定是等到陳國滅亡了,他的子孫后代才昌盛。

  這是什么鬼卦象,陳厲公聽不懂,不過他聽得很安心,因為既不是在陳國,也不是他本人,這就說明了陳國暫時是沒有禍亂的,至于身后事,那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陳厲公是安心了,但公子完就有苦吃了,不是在陳國,這難道說明他要去流浪嗎?話是這么說的,事也就這么來了。

  因為陳厲公的國君之位來的名不正言不順,所以,他是不得人心的,再加上他荒淫無道喜歡亂搞女人,所以在黑暗處一直有幾顆跳動的心臟在等待著復仇,有幾雙明亮的眼睛在等待著他犯錯。

  被蔡國人殺死的太子免有三個弟弟,老大公子躍,老二公子林,老三公子杵臼,幾顆等待著復仇的心和幾雙等待著陳厲公犯錯的眼睛正是太子免這三個弟弟的。

  上天沒有讓他們等待得太久,陳厲公是一個好色的人,而讓一個好色的人犯錯誤那是一件很簡單的事。

  兄弟三人也注意到了這一點,于是,他們就派出了一個女人去引誘陳厲公然后趁機殺他,很容易就得手了。

  陳厲公一死,陳國就需要找一個新的國君了,而這兄弟三人就成了主要人選。他們三人都是陳桓公的兒子,誰都有陳國公室的血統(tǒng),也就是說誰都有做國君的資格。于是公子林和公子杵臼就推舉了老大公子躍做國君,然而不幸的是,公子躍是一個有命吃苦無命享福的人,剛剛坐上君位沒幾個月就死翹翹了。

  這下就輪到了公子林,公子林的命雖然比公子躍好那么一點,但那也就是好一點,坐上君位沒幾年也就下去和哥哥團圓了。

  這回就輪到了老三,公子杵臼也就是陳宣公。

  老三的命可要比幾個哥哥的命好得多,在這個君位上他將要坐很久很久。

  酒足飯飽思淫欲,人一旦安逸了就會想整點事。

  當了幾十年國君的陳宣公娶了個小老婆,小老婆又給他生了個小兒子。自古以來小老婆和小兒子都是每個國家禍亂的開始,所以,陳國又有好戲看了。

  陳宣公很喜歡這個小兒子(我覺得多半是枕頭風吹的),所以,他就想到要立這個小兒子為太子將來做陳國的國君,但是,陳宣公在這個小兒子出生之前就已經有了兒子并且早早就已經立為太子了,他就是太子御寇。

  在這個忌諱廢長立幼的年代里,這成為了阻攔陳宣公立小兒子為太子的唯一障礙。

  不過這對于陳宣公來講好像并不是什么太大的問題,有了就殺掉嘛,很簡單的事,又不是很復雜。

  陳宣公是這么想的,所以他就要這么做的,太子御寇就這樣無緣無故的被自己的生父陳宣公殺死。

  被殺的太子御寇本來是沒什么名氣的,之所以在史書上留下了一筆,那是因為他有一個好朋友,他的這個好朋友就是陳厲公的兒子公子完。

  公子完沒有因為是陳厲公的兒子而在公子躍的政變中被牽連,反而是因為跟太子御寇的關系太好了而讓他不得不做出逃離陳國的選擇。

  這好像就是命運的安排,冥冥之中好像真的就有一股力量在牽引著他前進,在陳國已無容身之處的公子完就在命運的安排下來到了齊國。

  而齊國正是姜姓之國。

  來到齊國的公子完很受齊桓公的待見,初次見面就許諾讓公子完做齊國的卿士,這讓初到齊國的公子完被這突如其來的許諾完全搞蒙了。

  但是,他并沒有因此失去理智而沉浸于喜悅之中,而是很禮貌的拒絕了齊桓公所給的官位。

  公子完拒絕了齊桓公,但是,畢竟是在人家的地盤,總不能老是白吃白喝吧。

  咱公子完打小可就不是這樣的人,不信你到咱村里去問一下。

  齊桓公似乎也看出了公子完這尷尬的處境,于是大手一揮就讓他在齊國做了一個管理工匠的官職,也就不算白吃白喝了。

  公子完在齊國為人還算中規(guī)中矩的,估計人長得也挺帥的,并且看上去也很有前途的樣子。

  一般這樣的人肯定是會被不少媒婆盯著的,不過好像還沒有等到媒婆出手,齊國就有人著急要把女兒嫁給公子完了。

  公子完是幸運的,剛來到齊國就有了老婆,而按照習俗嫁女兒之前肯定是要例行公事地卜一卦的。結果卦象顯示非常吉利,他們的子孫五代之后將要繁榮昌盛,與齊國與正卿并列朝班,八代之后,齊國就將沒有人的地位比他高了。

  又是這個卦象,難道冥冥之中真的自有定數(shù)嗎,遙相呼應的卦象預示著公子完的后代,不過我們現(xiàn)在還不著急去探個究竟。

  不管命運是怎樣安排的,我們現(xiàn)在還沒有時間去看他的五代或八代之后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因為這個時候有一個人比他更閃耀,堅持著一個更偉大的理想。

  這個人就是齊桓公,他將要用他的方式來征服整個天下。

  齊桓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63年),北方的燕國(戰(zhàn)國七雄之一,今河北、北京一帶)派出使者十萬火急向齊過求援,緊張的氣憤打破了臨淄城數(shù)年來的安寧。

  當燕國使者趕到齊國臨淄時,燕國早已經是大片的國土淪陷,百姓流離失所,大量的財物被洗劫一空。

  因為,曾經侵略過齊國的山戎此時正在侵略燕國。

  面對燕國的求救,想起曾經的舊恨,于是齊桓公二話不說決定親率大軍揮師北上馳援燕國。

  小白之所以如此堅決的做出這樣的決定,不僅僅是因為山戎曾經侵略過齊國,也不僅僅是因為燕國的十萬火急求援,而是因為山戎是外族,而驅除外族是稱霸道路上最核心的戰(zhàn)略之一。

  這些年來小白看盡了中原各國之間的相互征戰(zhàn),他知道輸贏與成敗從來都決定不了一個國家屈服于另一個國家。所以他知道即便齊國再強大,戰(zhàn)斗力再強,哪怕是把中原的各個諸侯國全都打一遍,哪怕是把他們全部打得毫無還收之力,那樣也是不能真正征服他們的,因為在這些中原諸侯的血液里流淌的是華夏族的骨氣。

  小白深知這一點,所以他知道如果是單單靠武力來維持這樣的霸主地位,那樣是不長久的,也將是毫無意義的。

  當小白真正清楚了這個問題之后,他要考慮的就是如何讓自己成為中原諸侯心中的霸主,永遠崇敬的霸主。

  這是一個復雜的問題,不過幸運的是有一個人在尋找著和他同樣的一個答案,這個人就正在自己的身后,他就是管仲。

  當齊桓公提出自己心中的霸主藍圖時,管仲給齊桓公提出了一個極好的方案,那就是以齊國為中心在諸侯之間豎起一桿大旗,這桿大旗的名字就叫“尊王攘夷”。

  在那個禮崩樂壞的年代,誰都沒有把天子放在眼里,但是誰又都不敢公開把天子不放在眼里。

  中原各國平時雖然都是各自為政,之間也不乏殺伐兼并。但是,他們并沒有忘記,各國起初都是周武王分封的,沒有當初的分封,就沒有現(xiàn)在的諸侯,更重要的是:他們是同一個民族的。

  他們有一個共同厭惡的人,那就是外族人,戎人經常騎著馬拿著刀來中原搶東西,搶完就跑,也不知道什么時候來。各國可沒少挨他們的苦頭,想打又沒地方打,又不能提著刀跑到深山野林或者沙漠戈壁里去找他們。所以,對于這些想打又打不到沒事還老是來侵犯自己的外族人,各諸侯國內心的痛恨和厭惡一致的。

  于是,當齊桓公打出這個“尊王攘夷”的大旗時,各諸侯內心都是非常贊同的。只不過口號也誰都會喊,我宋國、陳國、衛(wèi)國也都會喊,但是真正扛起這大旗卻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

  所以,當燕國的使者來到齊國的臨淄時,小白知道自己揚名立萬的機會來了。

  可是,當小白親率大軍趕到燕國時,山戎人卻早已經逃之夭夭。

  大家都知道,山戎入侵燕國不是為了侵占燕國的領土,他們可能就是家里東西吃完了,生產工具也沒有,大批的壯年無所事事,所以酋長就召集大家出去搶搶東西。

  聽說中原物產特別豐富,剛好燕國離得近所以就跑來打家劫舍了。

  山戎這些人書沒讀多少,打架個個都是好手。而燕國人正好相反,書讀了不少,禮義廉恥都知道,唯獨打架不行,這也是為什么山戎人一來整個燕國就毫無招架之力了的原因。

  燕國向齊國派出使者,雖然兩國相鄰路途不是很遙遠,但是,當時的高鐵還沒有修到臨淄城來,使者只能馬不停蹄趕到齊國,雖然在齊國沒有耽誤多少時間,但是一去一回也已經是三個月過去了。

  山戎人該搶的搶完了,聽說齊桓公正帶著大軍趕過來,心想犯不著出來溜達一圈把命丟了,所以就在齊桓公趕到燕國之前山戎人就溜了。

  撲了個空的齊桓公很是郁悶,只能心有不甘的去找管仲談話。

  其實不需要齊桓公開口,管仲也知道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他知道要想成為中原真正的霸主,與戎狄的大戰(zhàn)是不可避免的,于是,管仲強烈建議齊桓公全力追擊山戎以絕后患。

  得到了管仲支持的小白又去找到燕國國君商議。

  燕國已經被搶得七零八落了,燕國國君心里哪咽得下這口氣,這回正好有齊國撐腰,燕君下定決心要好好的教訓一下山戎人。

  兩人一拍即合,于是,由齊桓公率領的齊燕聯(lián)軍一路向北追擊山戎軍隊。

  背滿了戰(zhàn)利品的山戎人正沉浸在喜悅之中,哪里會想到燕國人還敢出來追擊自己。然而,事實證明人最得意的時候也就是離失敗最近的時候,士氣高漲的齊燕聯(lián)軍一路急行軍追上了拖拖拉拉放松警惕的山戎軍。

  當敵人出現(xiàn)在他們面前的時候,山戎人是不敢相信眼睛的,這竟然是當初毫無戰(zhàn)斗力的燕軍?這完全跟三個月前不一樣了。

  倉促應戰(zhàn)的山戎人哪會是齊燕聯(lián)軍的對手,齊國的精銳之師三下五除二就把山戎軍隊給收拾了。山戎人只好把之前搶到手的物資給丟了,還把一路跟隨著的山戎百姓也丟給了齊燕聯(lián)軍。

  這一戰(zhàn)山戎人損失慘重,恐怕他們以后會學聰明的,出來打仗老婆孩子、老爸老媽還是不要帶了。

  累贅先不說,誰知道一旦把他們弄丟了敵人會怎么對待他們。

  當然,齊桓公不是個窮兇極惡的人,他并沒有把山戎的百姓殺光屠盡,而是好好的善待他們。這對于被俘的山戎百姓來講,是他們理解不了的,原來做齊國的俘虜也可以享受這么好的待遇,因為在他們的印象中俘虜就是一群沒有尊嚴隨時都會被屠殺的人。

  心理預期的反差讓山戎的百姓重新認識了這位齊國的君主,他們是感恩戴德的,所以,當齊桓公向他們打聽山戎軍隊逃跑的方向時,他們全盤托出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