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實

實事閑說

宜春生活散記·萬載古城

實事閑說 yhmyzs 1068 2019-10-07 07:18:06

  易中生

  我出生和工作的上高和我現(xiàn)在生活的宜春都是與萬載為鄰。但到最近才聽說有一個萬載古城。

  從宜春出發(fā)到萬載縣城只有36公里。每隔15分鐘有一趟城市公交到萬載,票價是8元。在火車站到汽車北站沿線都可以乘坐。到萬載后,挑離古城最近的石油公司站下車,大概步行一公里可以到達。

  這個萬載古城的景點在縣城中心偏西南的位置。據(jù)介紹,實際上對外宣傳也就是三五個月的事情。我們從東北角進去,有古色古香的民居。最有特色的就是山字屋,這樣的房屋造型在我們這一帶早前極為普遍,在人們看來,這樣的房屋既可以起到一定的防火作用,也顯得房屋有氣勢?,F(xiàn)在這些房屋里大多在搞商業(yè)經(jīng)營。從成色看,建筑年代不是很久遠。

  過一小橋,就到了古城核心區(qū)域了。從介紹看,這里的建筑主要是宗祠和名人祠,比如有郭氏宗祠和易氏大祠等,這易氏大祠就是居住在萬載的十支易姓后代集資建筑。更多的是名人祠,多是該名人后人為了彰顯名績而建筑以資紀(jì)念。比如郭烈公祠周文公祠。這些祠堂很難看出有怎樣的排列順序,向座也不一致,大門各向一方,后背都集中在一起,人們在這里游覽,可以轉(zhuǎn)一個圈把這些祠堂看個遍,這種布局與我們南方很多鄉(xiāng)村建筑很不一樣,一般是坐北向南,而這樣臉對四面八方是不是有講究就只能推測了。像這樣的格局我們可以從這些方面去推測,一是為了防外來攻擊,因每個方向有面對,也就是有防范,任何方向有警覺,一方發(fā)現(xiàn),各方響應(yīng)。二是為了不分伯仲,如果一字排開,就有中間左右之分,而這樣一個圓形就很難說誰為伯誰為仲了。

  初看起來,這些房屋都不怎么舊色,開始時候我還認(rèn)為,這些祠堂是從萬載各地為旅游需要而搬遷到這里,一是成色比較新,在材料使用中新舊夾雜。二是實在不好理解,在宗法觀念極強的明清時代像祠堂這樣威嚴(yán)的建筑會多姓建在一起。但經(jīng)過全面觀賞后覺得是有這樣的可能。

  從萬載縣城古地圖來看,這古城所在的田下村一帶,一直不是縣城中心,按現(xiàn)代地圖制作原則,都處在左下角,也就是在縣城西南角,縣衙盡管與這里離得不遠,但那里是官,而這里是民。官要民來護衛(wèi),而民要官來照看,于是就形成了這種官民相依的情形,而這田下村一帶祠堂只是縣城邊上的一個護衛(wèi)點,估計這古縣城四周有不同性質(zhì)的民間護衛(wèi)。

  現(xiàn)在這里儼然是萬載地方文化的一個載體,傳統(tǒng)工藝地方文化都在這里陳列展出。這些祠堂也在繼續(xù)發(fā)揮著它的作用,接待游客觀賞用餐,還有酒店辦在這里面,顯得古香古色,顯得典雅。四周的現(xiàn)代建筑與它相映成趣。

  但我覺得把它命名為萬載古城有點不相符,因為它只是古城的一點,甚至只是古城邊的一點。以一點代全貌,也太小看萬載古城了。不如說萬載古祠群更實際些。

  2019.10.7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