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月闕仙宮

第三十九章 你走后

月闕仙宮 楊華子 2205 2020-04-08 17:29:32

  天下無不散的筵席,那一年,畢晨曦感到無比的孤獨。

  他曾在書中讀過這樣一句話:“孤獨是水池里只有一條魚,寂寞是水池里什么也沒有;孤獨是在很多人的地方,身邊卻沒有人陪伴,寂寞是在很多人陪伴的時候,也只能沉默?!?p>  那一年春末夏初,葉亦北離開了,接著商李隱帶著梨花離開了,最后葉思源也隨著蘇神醫(yī)離開了。本就有些冷清的梨花峰,就只剩下了他和葉依東兩個人。

  后來,畢晨曦獨處的時候偶爾胡思亂想:孤獨和寂寞,究竟哪個更可怕一點呢?

  他沒有經(jīng)歷過寂寞,只知道,孤獨真的很可怕。

  人與人之間真的很難做到感同身受,當畢晨曦煢煢孑立在西風殘照里的時候,他才終于明白,在他和梨花來到梨花峰之前,葉思源究竟有多么孤獨,以及孤獨到底有多么可怕。

  所以他更加想念那個在他初來乍到之時,將一肚子話全說給他聽,陪他堆雪人、打雪仗的跟屁蟲。

  如今,換他一個人熬過這漫長的孤獨歲月,伴浮云歸晚翠,陪落日泛秋聲。

  葉亦北離開之前,沒有講出師父葉青炎在他留下的靈魂印記里說了些什么,卻把那柄缺月梧桐留給了畢晨曦。

  缺月梧桐是葉亦北給這柄劍起的名字。

  這柄華山每代劍圣的隨身佩劍年代久遠,它曾是嚴厲長輩懲戒弟子的弟子規(guī)劍,曾是華山門派沒落時傳道授劍的教習(xí)劍,在抵御外敵時它是染血的殺劍,甚至當整座山門除思過崖外都被攻陷后,它被年幼徒孫帶走浪跡天涯之時,只是一個睡覺時的枕頭。

  劍是凡鐵,鞘是凡木,本不是一件神兵利器,卻被華山歷代的劍圣溫養(yǎng)了數(shù)萬年,蘊著玄妙的劍道。

  每代持有者都可以給它起一個新的名字。

  畢晨曦想了想,給它起名叫做仲謀。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

  他小的時候,經(jīng)常聽爹爹講起“生子當如孫仲謀”的故事,那時爹爹臉上滿是崇敬,滿含熱切,豪情萬丈:“以神武之姿,誕膺期運,破操烏林,敗備西陵,禽羽荊州,斯三虜者當世雄杰,皆摧其鋒?!?p>  葉亦北離開之后的那天起,畢晨曦再也沒放下過仲謀。他要做一只自由的鳥兒,有一天他要跳出這片樊籠,而這柄仲謀,是他唯一可以倚仗的翅膀。

  真正的告別是不告而別。

  某個夜晚,商李隱回山時將睡夢里的梨花帶走了,只留下了一封手書,之后再也沒有回來過。

  就像是刮了一陣風,下了一場雨,然后梨花就不見了,沒有理由,沒有歸期,沒有漫天風沙的告別場景,兩人的消失令人猝不及防。

  清晨,畢晨曦醒來后望著一無所有的淡藍天空,悵然若失,竟沒機會親口對她說一句再見。

  幸好,在許多年后,他會與梨花再度重逢,幸好那時她仍梨渦淺笑,甜蜜純真,燦若暖陽。

  最后,葉思源的離開,是因為蘇神醫(yī)。

  蘇神醫(yī)醫(yī)者仁心,立志要行走天下懸壺濟世,他已在梨花峰停留了太久,是時候重新出發(fā)了。葉思源想跟隨蘇神醫(yī)行萬里路,識得百草,將來好以醫(yī)技普濟眾生。

  在去寧海城進行出師試煉之前,葉思源與畢晨曦進行臨行前的道別,他取下那把一直掛在脖子上的長命鎖,執(zhí)意要送給畢晨曦。

  暖潤滑澤的雪蓮寶玉做的長命鎖,多年以前由葉怡西差人送至梨花峰,那時葉思源剛出生沒多久,先天缺一魄,即將魂飛魄散,就靠著這把長命鎖才活了下來,可見其并非是凡俗之物。

  此后他再沒摘下過這把長命鎖,直到現(xiàn)在,憑著蘇神醫(yī)的多年醫(yī)治,他已經(jīng)不再需要它了。

  而畢晨曦送給他一枚玉簡作為離別的留念,告訴他危急的時候,拿出來捏碎它。

  離別時葉思源淚如雨下,向畢晨曦訴說著多年的凄苦。

  而直到此時,畢晨曦才知道,原來這位調(diào)皮的師侄,在蘇神醫(yī)來梨花峰之前的那些年里過得有多難熬。

  葉思源說,記憶中第一次見到那東西是在一個黃昏,天色微暗,他從藏書樓里出來,路過演武場,看見有一個孩童在場中央舞劍,和他體型相似,穿著一樣的梨花峰服飾。

  那時他以為是梨花峰新來了一位小師弟,就開口向那孩童打招呼,問他叫什么名字。

  哪知那孩童轉(zhuǎn)過身來,笑道:“我叫葉思源?!?p>  葉思源一看之下大驚失色,原來那孩童長著一張和他一模一樣的臉,穿著相同的衣服,分明就是另一個他自己。

  這個自小先天缺一魄的少年呆立當場,冷汗打濕了衣衫。幸好這時葉依東路過,看到葉思源在那里發(fā)呆,問道:“干什么呢,思源?”

  葉思源下意識地轉(zhuǎn)頭看向師父,沒注意到那孩童亦抬眼看向葉依東。當他再轉(zhuǎn)回身來的時候,那剛才還在演武場上的孩童已經(jīng)不見了身影,只留下滿身大汗的葉思源獨自在原地站了很久。

  那一晚,以為遇見了鬼的葉思源被嚇得丟了魂,入夜之后躲在被子里瑟瑟發(fā)抖,生怕再遇見那鬼物。

  在那次之后,葉思源時常遇見它,那個始終和他一模一樣的,不知道是什么的存在。

  通常是在他獨處的時候,在膳食廳里,在后山,在演武場上,甚至是在房舍里。

  而葉思源漸漸發(fā)現(xiàn),那東西并沒有一絲要傷害自己的意思,可葉思源再也沒有理會過它,從來都是能躲則躲。如今在蘇神醫(yī)的醫(yī)治下,他的病已近痊愈,也已好久沒有遇見過那東西了。

  畢晨曦終于明白,原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也都有深藏心中不為人知的痛苦。現(xiàn)在他終于了解,卻是在哭著說再見的時候。

  葉思源的出師試煉格外順利,可蘇神醫(yī)托人傳信回來,說是路遇一位身患重病之人,暫時不回梨花峰了。

  都說人生何處不相逢,可在這之后,蘇神醫(yī)與葉思源便如雁杳魚沉,信斷音絕。

  恰如詞人所說:“當時只道是尋?!?,人總是一種后知后覺的動物,往往在失去了一樣?xùn)|西,或者錯過了一個人時恍然未覺,某天無端想起時,才忽然感到無比悵然。

  就像他習(xí)劍時曾被葉梨花不小心刺傷了肩頭,當時只覺得疼了一下,便沒放在心上,傍晚時才發(fā)現(xiàn)傷了骨頭,連雙筷子都已拾不起來。

  偶爾,畢晨曦獨坐案前讀《道經(jīng)》的時候,聽到風的聲音,忽然就把書放了下來,透過窗子,望向懸崖邊上那株再沒開出花來的梨樹。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