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大豐收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jié)。一入秋天,各種各樣地作物都紛紛成熟,田野里,放眼望去皆是一片金黃的景色。
秋天是屬于農(nóng)民的季節(jié)。從立春就開始忙碌,大半年都在這地里揮灑著汗水。
一年到頭,就盼著秋天能迎來一個大豐收。再多的辛苦,再多的勞累,當看到這派金黃色的景色后,頃刻之間都煙消云散。
得了大豐收,心里自然是美滋滋地,這干起活來也更加有勁。
都想著早日把這些糧食都收到家里去。只有等它們?nèi)慷嫉阶约业膫}庫里去后,這才算是真正的豐收。
經(jīng)過了大半年的忙碌,得了大豐收,然后開開心心地過個新年,歇一陣,又繼續(xù)開始新創(chuàng)造的一年的豐收。
他們的生活就是這樣簡單樸素,隨應自然。
而張楓即是其中的一份子,又不是他們其中的一份子。
他也同樣迎來了一場大豐收,走在地里,隨處可見的都是他種的玉米。
玉米也是粒粒飽滿,金燦燦地,看著就讓人想要把它們吃進肚子里的欲望。
但另一個方面,看著這么多玉米,可是讓他犯了愁。
且不說這些地里的玉米全部收回去,他家里根本就不夠放,但是想要把這些玉米全部收回家就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
試想一下,整整五十畝玉米,這要是單靠他家里的那幾個人,就是收到猴年馬月怕也是收不回去的。
為此張楓請了七個工人,花了整整五天,一共開出了三千五百塊的工資才把這些玉米全部收回了家。
張楓是沒有讓王慧婷去地里幫忙收玉米。這是一項體力活,張楓可是十分心痛王慧婷。
竟然如此,王慧婷差不多終日都是和那些雞相伴。
現(xiàn)在的這些雞已經(jīng)不能再稱為小雞了。
經(jīng)過了將近五個月的飼養(yǎng),第一批小雞個個都已經(jīng)是膘肥體壯,平均每只都有兩斤左右。
而公雞和母雞也漸漸能區(qū)分出來了。
張楓沒事的時候數(shù)了一下,大概有一百二十只母雞。
這可是一個很大的數(shù)字。
再過一個多月,這些母雞就會開始下蛋。到那時候,每天就能撿一百多個雞蛋,按照市場價,每個土雞蛋能賣一元錢。
也就是說每天都將會有一百多塊錢的收入,單是靠這些母雞,一年能賺將近四千塊錢。
而等第二批,第三批母雞開始下蛋后,那更是一個不得了的數(shù)字。
當然目前的首要任務是要把那些玉米全部收回來,這些事情則需要耐心等待。
為了存放那些玉米,張楓特意在家旁邊又搭起了一個棚子,很簡陋,但遮風擋雨問題不大。
忙活了五六天后,張楓和王慧婷都被現(xiàn)在家里的這幅景象所驚愕到了。
家里各個空閑的角落里,那個臨時搭建的棚子里,以及木房二樓上都堆滿了金燦燦地玉米。
無論是張楓和王慧婷,還是在農(nóng)村種了一輩子地的父母都從未見到過這幅景象。
以前家家戶戶都得種地,一年到頭都是在各家的七八畝田里刨食,碰到欠收的年成連溫飽都成問題,更不要想這樣的大豐收。
而近些年來,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農(nóng)村交通逐漸方便,大量的莊稼人便進城務工,大片土地被閑置,這樣的豐收也自然是天方夜潭。
張楓在鎮(zhèn)上開了這個先例,這要是放在幾十年前,他就是典型的地主。
不過時過境遷,現(xiàn)在已經(jīng)和當時的那個年代有所不同。
那個時候手里有地,家里有糧就是王道。
但放到如今這個時代,要是說誰家窮得揭不開鍋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糧食產(chǎn)量的大幅度提升,溫飽問題已經(jīng)解決?,F(xiàn)在是手里有錢才是王道。
糧食再多,也是值不了多少錢的。
就拿著玉米來說,收購價是一斤一塊錢。價格很低,但是想要賺得這一塊錢不知道這背后要付出多少汗水。
而像西部山區(qū)這些難以使用大型機器進行規(guī)?;a(chǎn)的更是堅難的。
在全家人辛苦勞作一年卻見不到幾分錢和一個人在外打工,一年掙個十幾萬讓全家人衣食無憂這兩者間,所有的人幾乎都選擇了后者。
但也正因為如此,才讓張楓有了創(chuàng)造這個大豐收的基礎。
就像是一開始說的那樣,當所有人都隨大流進城務工的時候,張楓卻選擇了回來。
他是被這片土地上哺育長大的,現(xiàn)在是要給予它回報的時候。
放在整個時空下看,張楓無疑是先驅(qū)者。
沒有經(jīng)驗可尋,一切都要靠他自己慢慢摸索。
這三年來,經(jīng)歷了太多的變故和意外,讓張楓深受打擊。
但就是在這無情的打擊之中,張楓慢慢成長了起來,逐漸摸索出了一條路。
雖然說現(xiàn)在才剛剛開始,但是黎明的曙光已經(jīng)在黑暗中搏出了一個縫隙,向人間帶來光明。
這場大豐收就是那從云層間投射下來的一點光亮,讓張楓看到了希望。
看著滿屋子的玉米,張楓已經(jīng)把這批玉米的用途給計劃好了。
這些玉米預估有十萬斤??梢猿鍪垡话?,賺個五六萬塊錢。剩下的一半則用做雞的飼料,這樣一來又可以省下一大批成本費。
這筆買賣無疑是劃算的,那大半年的汗水總算是沒有白流。
另一邊第一批雞也快到了可以出售的時候。
父母提議可以用一些飼料來對這些雞進行增肥,這樣不僅可以縮短養(yǎng)殖時間,減小成本,而且還可以讓這些雞多賣一些錢。
但這個建議被張楓所否決,竟然自己打的是原生態(tài),純自然的招牌,就不能用這些飼料。
如果用了,這樣的行為就是在欺騙消費者,雖然他們可能不知道,但是自己的良心過不去。自己不能昧著良心做生意。
這么久以來他一直都堅持用玉米粒來做飼料,雖然說這些雞沒有那些催肥的雞長的快,但是自己心安。
秉承著這樣的信念,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張楓相信自己的這些雞銷路一定很好,所以他之前也就沒有過多地考慮銷路問題。
在他眼中,他的這些雞根本不愁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