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臨行 下
陳祎剛行至村口,便見到一個青年和尚。一身素僧衣,一手撥動著念珠,一手做誦經(jīng)狀,低聲誦念著經(jīng)已不知在這村口等了陳祎多久。
陳祎看著這個和尚,輕聲嘆道:“二哥,你又何必在這里等我呢,父親其實并沒有怪過你什么,也不曾有人怪過你,其實,他剛剛一直在家門前等你?!?p> 沒錯,這個等著陳祎的和尚,就是陳素,或者說是長捷。如今的長捷已經(jīng)在法明座下,正式出家,與四年前的在家修行并不相同。
長捷早已離開家中,去了法明老和尚的廟中修行,家中也再沒了那個供他念佛禱告的偏房。
“阿彌陀佛,小僧早已出家,如今就已不便再回去了,免得小僧修行不夠,壞了修行?!遍L捷低聲說著,“此次前來,也只是奉了師命,前來給你送行而已。”
“便只是奉了師命嗎?二哥,你就不想親自給我送行嗎?”陳祎看著長捷,說著,“二哥,修行不是絕情斷欲,父親雖不支持你入佛門,卻也從來都沒反對過?!?p> 長捷閉眼,低頭道:“此事,小僧自然知道,小時在家,多虧父親教導(dǎo)識字習(xí)文,誦讀經(jīng)史典籍。后來長大,愛上修佛,也未曾阻止,還在家中安置了一個偏房供我修行。”
“是啊,你也知道,他其實從不曾責(zé)怪過你什么?!标惖t看著長捷說道,“你愛佛學(xué),他便任你修持,任你出家,如今,你出家了,卻連到了家門口,見他一面都不愿嗎?”
“阿彌陀佛!”長捷閉眼,撥動念珠的速度愈發(fā)迅速,卻始終找不到寧靜,心中念誦的經(jīng)文也亂做一團(tuán)。
陳祎看著閉眼誦經(jīng)的長捷,眼中流露出失望的神色。
“罷了?!标惖t嘆氣,只得轉(zhuǎn)移話題,“法明那老和尚為何會讓你來給我送行,他可是有什么吩咐?”
“師傅讓我傳幾句話,讓你幫兩個忙?!遍L捷睜開了眼,看著陳祎說道。
“有什么便說吧。”
長捷從懷中拿出了三樣?xùn)|西,一個是土黃色的油紙信封,約五指寬,三寸長,以及兩本鵝黃色封面的書。
“第一件事,便是師傅想請你幫忙送一封信?!遍L捷拿著信,遞給了陳祎。
陳祎詫異問道:“他都不知道我去哪里,就讓我?guī)兔λ托???p> “你此行往南?!遍L捷露出了微笑。
“……”不知道為何,陳祎看著長捷的微笑,感覺自己似乎看到了一個讓人討厭的老和尚的影子,這是……近墨者黑?
“還有,師傅說過,你不要想著偷偷打開信封看其中內(nèi)容?!遍L捷繼續(xù)說著,“師傅讓我告訴你,這封信你打開后,沒有專門的手法,只能看到一張白紙?!?p> “……”
這老和尚居然連這個也算進(jìn)去了,陳祎翻了個白眼,說道:“這老和尚這么大能耐,為什么不千里傳音?或者飛鶴傳信,或者直接飛過去,有什么直說不就得了,還用得著我來傳信嗎?”
“師傅已經(jīng)料到你會這么說了?!遍L捷繼續(xù)笑道,“他說,等你把信送到了,就自然會知道了?!?p> “……”所以,他討厭那個老和尚,陳祎腹誹道。
“送給誰?”
“鎮(zhèn)江金山寺主持,等你到了,自然就知道是誰了?!?p> 陳祎撇了撇嘴,心中暗道,還金山寺主持呢,就不信他能叫法海。
雖然法明和法??瓷先ズ孟袷且惠?,但他清楚地記得,法海應(yīng)該是唐朝中后期一個宰相的兒子出家,而法明應(yīng)該是西游記開篇,抱養(yǎng)江流兒那個。
至于陳祎這么多年了,為何還記得這么清楚。
是不是修為高深的原因?
當(dāng)然不是!他練武還沒練到那種境界,或許修仙可以?要找原因的話,或許是因為孟婆湯過期了?
好吧,陳祎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就只知道,前世記憶蘇醒后,關(guān)于前世的一點一滴,他隨時都能清晰地回想出來。
“那另一件事呢?”陳祎問道,至于那個和尚叫什么,抱歉,不感興趣。
“這第二件事,便是希望,你能在這兩本書中選擇一本帶在身上,直到給它找到一個主人?!遍L捷繼續(xù)說道。
陳祎看向那兩本鵝黃色的書,上面一本,只見封面上有著幾個大字,《金剛經(jīng)》。
還好,還以為是《兒歌三百首》呢。
心中暗自吐了個槽,隨即陳祎將手伸向那本《金剛經(jīng)》,準(zhǔn)備看看下面那本是什么,想讓他帶本佛經(jīng)在身上,不存在的。
只見陳祎將手覆在《金剛經(jīng)》上,準(zhǔn)備拿著把玩一下,卻在剛剛拿起時,看到了下面那本書的名字,手一抖,《金剛經(jīng)》便掉在了地上。
只見那本書的封面上,赫然寫著五個大字:兒歌三百首。
……
伽藍(lán)寺,這是十幾年前在陳家村附近修筑的寺廟,主持便是法明,由于地處偏僻,所以并沒有多少香火。
然而,身為主持的法明,卻從未因此事發(fā)過愁,每日雷打不動地前往陳家村的陳惠陳大人家說法。這在當(dāng)?shù)?,早已成為了奇聞。而主持法明,卻仿佛未曾聽聞過一般,仍舊我行我素。
此時,伽藍(lán)寺中,法明禪房,法明正在對著一尊觀世音菩薩像禱告,隨著法明的禱告,那尊菩薩像散發(fā)著淡淡的七彩光蘊(yùn)。
隨后,房內(nèi)出現(xiàn)了一道虛影,卻見一手持凈瓶,其中斜插垂楊,玉面朱唇,身著錦絨裙,繡帶輕飄的身影出現(xiàn)。細(xì)看去,不是那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又是何人?
“菩薩?!狈髌鹕砉Ь凑玖?,行了一禮。
“法明,你這般喚我前來,可有何事。”觀音朱唇輕起,似笑非笑。
“但求菩薩解惑?!狈鞴淼?。
“你心中所惑,我卻知曉,只是有些事情不可言說?!庇^音含笑看著法明,又說道:“我只能給你回答三個問題。”
法明正要開口,卻見觀音笑容不變,說道:“你不必言,我知曉你要問哪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為何你與這個佛子明明有師徒之緣,卻始終渡他不得。你倆今世本該確有師徒之緣,只是,天道變換,時移世易,天地將有大變,以至如今,你倆的師徒之緣已斷?!?p> “第二個問題,為何如今,他明明不喜我佛門大法,還給他一本兒歌三百首,讓他選擇。只因,他那兩本書,只要有一本是兒歌三百首,那么不管另一本是何,他都會放棄兒歌三百首,而選擇這另一本。”
法明聽到觀世音的回答,恍惚間似聽到了一聲清脆的笑聲,只是不敢抬頭去細(xì)瞧,以免褻瀆了菩薩。
“第三個問題,你師兄法海,是否渡得他。渡不得,自然渡不得,在這大變開始后,除了他自己,再也沒人渡得他了。”
聽到此處,法明忍不住多問了兩句:“菩薩,既然渡不得,又為何讓我?guī)熜秩ザ伤?,這天地大變又是如何變化?!?p> 觀音以伸出秀手,捻起垂楊,灑下甘露:“非法海渡他,乃他渡法海,至于天地之變,于三界言,此乃好事,自有佛祖安排,你不必多問,你靜待他入佛,介時自成阿羅漢果?!?p> “阿彌陀佛,多謝菩薩解惑?!狈麟p手合十,行了個佛禮,便躬身退去了。
觀音的身影也漸漸淡去,只是在淡去時,抬起了頭,一雙美目仿佛穿過了屋頂,穿過了九天,不知看著什么,秀臻峨眉輕蹙,美眸含憂。
在她身形徹底消失前,隱隱約約說出了:“三界雖好……眾生未必……”
只是,法明早已退去,又不敢對菩薩不敬,其天耳通也特意對此有所回避,所以并不知道究竟說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