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他的父親是一個謎團,據史記載,是楚將項燕長子,早逝,但并沒有多少證據證明他的存在,在歷史的長河中,也不過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罷了。
項羽是王姓,羋,項氏。項氏是侯爵,但在楚國,卻從未接觸過權力中心。不難看出,對于年少已亡的楚,項羽是不會有多少感情的。
楚亡后,作為少有的武將世家,項氏卻擔任起復興楚國的重任。項燕已死,項梁隱匿,糾集在秦統(tǒng)治下不得志的軍士貴族與游俠。楚畢竟立國八百載,復興楚國的金字招牌拿出來可是一呼百應。從這個角度來說,楚亡后,項氏一族憑借著自身的影響力,實力反而急劇提高。這一方面,是楚王的至尊地位不復存在,另一方面,吏治的腐敗嚴苛的秦律更兼繁重的賦稅,使楚地怨聲載道,以至于楚國反而令人懷念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項梁結交豪杰秦吏,四處游說,為自己爭取到了生存空間。擁有私兵的項氏,已然成為一方豪雄,舊楚的貴族,與之互相利用,更加提高了項氏的吸引力。
作為項燕次子,項梁深知秦在楚地的統(tǒng)治是多么不穩(wěn)定,也正因此,項梁的一系列行為非但沒有找來殺身之禍,反而給了他巨大的明王。也就在這時,我們迎來了主人公,項羽。
不難想象,項羽以其長侄的身份和驚人的武力很快取得了項梁的重視,但這并不是他取得在項氏超然地位的原因。項羽的發(fā)跡,實始于觀輦。在這一役中,項羽同時表現(xiàn)出他莽撞的個性與沖天的豪氣,以反秦為計的項梁自然心動。豪情與野心自是少有,而莽撞又為他打上易于控制的標簽。事實上,項羽的行為看似沖動,實則并沒有太大風險。作為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并不會引起注意,因此不過是為了表現(xiàn)自己。但這表現(xiàn)是有意的嗎?或許,這是一種手段。
得到項梁重視之后,項羽很快便施展了他的能力。憑借強大的武力,項羽很快使本地豪門畏懼,憑此,項羽在項氏中的地位急劇上升,這是他憑詐力征服天下的開始。
項羽很快成為項梁心腹,準確的說,是項梁手上一把鋒利的刀。項梁的野心如果要實現(xiàn),那么一個本族中人,莽撞有武力,又對自己極端依戀的少年,自當是最好的選擇。而事實上,項羽一直在藏拙,正因他不肯竟學,他并沒有暴露出威脅性,而這,也是他的年齡上急劇隱蔽性。
其實,項羽權欲極重。在起事之后,迅速組建了自己的部曲,而且無論戰(zhàn)力還是忠誠都極高。項羽在江東時期,并未暴露在軍事上的才能,而舉事以后,卻屢屢打出驚人戰(zhàn)績。
項梁舉事,借的是陳涉造反的東風。作為一個農民,陳涉很快就喪失了斗志,麾下指揮混亂,軍紀松散,而且統(tǒng)治幾乎全憑武力,基礎相當薄弱。是必敗之師。為何會“贏糧而景從”?當時反抗勢力眾多,但以秦尚還強大的國力,首倡必死無疑。陳涉起事規(guī)模浩大,很快即吸引秦的主要注意力,而底蘊比陳涉強得多的六國余眾卻在這關鍵的幾個月內大大發(fā)展了自己的勢力,陳涉失敗后,這些人成為秦的真正大患。
項梁舉事,首先是依靠多年經營的項氏族兵,這是一股誰也無法忽視的力量。然后就是憑借楚室望族的關系,就如會稽守,明知項梁知道要犯下落(也有可能是項梁編造以求重視),卻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可見秦所派官吏與六國勾結到了什么程度。但項梁決不甘于人下,而項羽,同樣希望在新政權中謀得高位,于是,一場驚天大案就在守官的貪婪,項梁果斷以及項羽的權欲中誕生了。
其實,這次殺官奪印事件,并沒有必要死那么多人,殺會稽守一人足矣。項羽要的,是強化他在家鄉(xiāng)的地位,他要的,就是恐懼與懾服,這是他日后征戰(zhàn)天下一以貫之的法寶。
與之相對的,是項梁的縝密,奪權之后,項梁對官吏辦事能力了如指掌而又剛正無私,一郡官吏在他面前服服帖帖。項羽則成了他手上的大棒,變成橫在官吏面前的刀。在這互相利用的關口,兩人各得其所需。
陳涉敗亡后,各個草頭王皆意識到借力的重要性,紛紛選擇依附世家。項燕的名聲極大,對平民的號召力極強,陳涉起事便打著他的旗號。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項氏就忙著接收各方勢力。這是項氏實力膨脹的開始,也是項羽后來敗亡的根本原因。
憑借詐力,項羽把自己很好的隱藏起來。從一個不受重視的子弟進入項氏決策的核心圈。借著項氏的勢力,他打下赫赫威名,然后,他將接著項氏的風,走向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