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唐和尚哪里都好,人也帥氣,地位又高,知性明理,君子有道。可是,自小孤獨長大,受盡人間疾苦,人懦弱了些,更何況被卷簾將吃了九世,骨子里就有受迫害妄想癥。是以,不管是當初“莫家賈氏”之問,還是今日太師相逼,三藏法師都是無奈難言。
這場景其實不比五莊觀舊事,也及不上金皘山場面,說到底此番都是些棋子,哪里像前兩地,能見了下棋人的一鱗半爪??蓡栴}是,遇大事而不慌亂,往往需要的是非常人,唐僧凡夫一個,就見到前者也還懂得認命,可遇到后者,卻是自己做了主角,他可有主角的命?
沒有,陳玄奘畢竟不是陳光蕊,做習慣了和尚,哪里懂得與女子這般“親密”交談,向來都是遠遠以“菩薩”稱之敬之。此人間事,孫猴子既不懂,也不會理解,沙僧巍然不動……此番卻又回到了“莫家莊”前,讓取經(jīng)團無話可言。
豬八戒曉得自家?guī)煾档男乃迹耸怯窒氚舶踩?jīng)經(jīng)的過他女國,又不想曲意逢迎。想當初在“莫家莊”,其實就是他主動踩雷,今日此時和當日那時,豈非一模一樣!于是只好站了出來,在旁掬著碓挺嘴叫道:“太師,你去上復(fù)國王:我?guī)煾改司眯薜玫赖牧_漢,決不愛你托國之富,也不愛你傾國之容,快些兒倒換關(guān)文,打發(fā)他往西去,留我在此招贅,如何?”
金皘山之事和五莊觀之事一樣么?五莊觀舊事孫猴子在海外三山找了三次幫手,最后南海有救;金皘山時那猴頭則是天庭求助三次,最后天外天來人。此番豬八戒表態(tài),正和當初“莫家莊”一樣,當時唐僧不懂此理,可現(xiàn)在,卻是不問此言,默認了豬八戒的話語。
這番表態(tài),其實就很明顯了,唐僧不同意,至于豬八戒說的,不過是玩笑耳??蛇@撕破了臉皮,“莫家莊”大不了不給你飯吃,可一旦女兒國不給你關(guān)文你待如何?那太師聞?wù)f,膽戰(zhàn)心驚,也不敢回話,一時冷場。
驛丞無奈,只得打個圓場道:“你雖是個男身,但只形容丑陋,不中我王之意?!?p> 這意思很明顯了,要么就把唐和尚給我留下來??韶i八戒卻笑道:“你甚不通變,常言道,粗柳簸箕細柳斗,世上誰見男兒丑?!边@意思也很明顯,你哪里留得下取經(jīng)團來,乃是嘲笑其自不量力??蛇@話在女國看來,卻好似一丑婦在一堆壯漢面前嘲諷,沒個人理會。
唐僧是絕不愿打起來的,別的不說,女國凡人,遇上神仙之力,免不得死傷慘重。豬八戒一時沒收住言語,孫猴子也明白此事難做后續(xù),于是道:“呆子,勿得胡談,任師父尊意,可行則行,可止則止,莫要耽擱了媒妁工夫?!?p> 這是什么話?難道是要唐僧答應(yīng)?是,那猴頭就是要唐僧答應(yīng)這門兒親事,同時還要讓老和尚兌現(xiàn)了金皘山上之言,這次定然聽“我”吩咐。
唐三藏很是無奈,女國逼過來,怎么連孫猴子也倒逼了過來,只得再次問道:“悟空,憑你怎么說好!”那猴頭說得不夠清楚么?既然豬八戒拒絕的話是亂談,又不讓耽擱了媒妁的工夫,不就是讓唐和尚答應(yīng)下來么?
果然,孫猴子不改前言道:“依老孫說,你在這里也好。自古道,千里姻緣似線牽哩,那里再有這般相應(yīng)處?”
唐三藏怒道:“徒弟,我們在這里貪圖富貴,誰卻去西天取經(jīng)?那不望壞了我大唐之帝主也?”說實話,此言甚重,不亞于在說其叛國。但是那孫跑跑先背七大圣之盟,后又棄了花果山鄉(xiāng)音,哪里會將此放在心頭。
只見太師才解釋:“御弟在上,微臣不敢隱言。我王旨意,原只教求御弟為親,教你三位徒弟赴了會親筵宴,發(fā)付領(lǐng)給,倒換關(guān)文,往西天取經(jīng)去哩?!?p> 那猴頭就公然應(yīng)道:“太師說得有理,我等不必作難,情愿留下師父,與你主為夫,快換關(guān)文,打發(fā)我們西去,待取經(jīng)回來,好到此拜爺娘,討盤纏,回大唐也?!?p> 此話讓個唐和尚又羞又怒,愣在當場。要知道孫猴子是受過考驗的,西行之意甚為堅定,把自家?guī)煾祦G在此處,好越俎代庖么?那太師與驛丞趕忙對著孫猴子作禮道:“多謝老師玉成之恩!”
豬八戒知道孫猴子心眼兒多,多半是要讓老師傅毀約,至于越俎代庖,那也要看豬八戒、沙和尚聽任不聽任。于是卻直叫道:“太師,切莫要口里擺菜碟兒,既然我們許諾,且教你主先安排一席,與我們吃鐘肯酒,如何?”說實話,若是豬八戒、沙和尚吃飽了,孫猴子拿得住話么?
太師欣喜,連忙答應(yīng)道:“有,有,有,就教擺設(shè)筵宴來也?!边@才與那驛丞歡天喜地回奏他家女主不題。
但唐長老等她出門,卻一把扯住孫猴子,罵道:“你這猴頭,弄殺我也!怎么說出這般話來,教我在此招婚,你們西天拜佛,我就死也不敢如此?!?p> 孫猴子這才道:“師父放心,老孫豈不知你性情。但只是到此地,遇此人,不得不將計就計!”
三藏法師有疑問,但是豬八戒沒有,沙和尚也沒有,并且人家宴席就來,這一番唐僧手下就有了戰(zhàn)斗力。于是那猴頭不得不解釋道:“你若使住法兒不允他,他便不肯倒換關(guān)文,不放我們走路。倘或意惡心毒,喝令多人割了你肉,做什么香袋啊,我等豈有善報?”
這事兒自然是廢話,取經(jīng)團一路進城,就沒個真想如此做的女國之人么?還不是做徒弟的相護,見了他面貌兇狠,人少也不敢動也。
但:“一定要使出降魔蕩怪的神通。你知我們的手腳又重,器械又兇,但動動手兒,這一國的人盡打殺了。他雖然阻當我等,卻不是怪物妖精,還是一國人身;你又平素是個好善慈悲的人,在路上一靈不損。若打殺無限的平人,你心何忍!誠為不善了也。”
三藏法師聽說這猴子總算講了回道理,有喜有憂道:“悟空,此論最善。但恐女主招我進去,要行夫婦之禮,我怎肯喪元陽,敗壞了佛家德行;走真精,墜落了本教人身?”
不似那孫猴子,唐和尚謙謙君子,不是什么背盟之人??蓪O猴子的意思,卻是今日允了親事,到時面南而坐,把通關(guān)文牒用了印,寫了手字花押,然后擺筵,再排駕送行,等出了城使個定身法兒定住一時,也就走了。
這也就是騙一騙三藏法師罷了,畢竟君子可以欺之以方。既然可以用定身法,還不如干脆直接定了,自拿寶印蓋了關(guān)文,卻不走了?豬八戒和沙僧都不理會得他倆,唐僧聞言,稱謝不盡,道:“深感賢徒高見。”
唉,這哪里是高見啊,那猴頭就是要行“奉天子”之事,盡金皘山之功,嘗“我吩咐”之味道。不過,老和尚就沒察覺什么么?剛好相反,此乃是趕鴨子上架爾,大抵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
試想,若真是直接定身定住,壞的是取經(jīng)團名聲,丟的是佛門臉面;可允了親事,還俗而反悔,壞的卻是唐三藏個人之名,毀的是玄奘法師一人之情。所謂兩害相權(quán)取其輕,唐和尚唯一放不下的,只有國體有失了??墒虑閰s已經(jīng)到此地步,到底應(yīng)了親事,只得一步步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