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賭坊風(fēng)云
洗馬橋邊的永樂坊,是揚(yáng)州城最熱鬧的地方,時人所云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yáng)州,這永樂坊便是這富貴鄉(xiāng)里的第一等去處,不過外人看看熱鬧,只有熟知個中精妙的人才會指點你,早上在劉氏糕團(tuán)店,一定要嘗一嘗新出爐的單籠金乳酥,若是想吃葵花大斬肉,一定要上洗馬橋左邊的緋云樓,晚上喝點酒,可以聽一聽楚玉閣的張樂師彈一曲春江花月夜,而得月樓上的公孫大娘的劍舞,則一定要提前三個月預(yù)定才能看得到,如此種種,不一列舉。
所以到了宵禁開始,不知情的外地游人散去,只有常年混跡于其中的本地公子富商才知道,永樂坊東南角的葫蘆肆,才是這富貴鄉(xiāng)里最好玩的地方。
葫蘆肆原本是家酒肆,因為很久以前老板愛用葫蘆裝自家釀造的酒,釀出來的酒便被人叫做葫蘆清,這葫蘆清打開瓶塞便酒香四溢,倒出來清亮瑩潤,很是出名,可是后來主家卻不知出了什么事,店被盤了出去,開的卻還一直都是酒肆。
沒有了葫蘆清,葫蘆肆也與其他販酒的酒肆也沒什么不同了,雖說長安的阿婆清,劍南的燒春酒,河?xùn)|的乾和葡萄,嶺南的云溪博羅倒也都不少,但生意卻始終清淡。加之永樂坊坊門一個開在西南側(cè)的洗馬橋邊,另一個小門對著北邊帥牙府右邊的府兵營,府兵營的人大多又只在陳家酒樓買酒,相較之下居于東南角上的葫蘆肆更是門可羅雀。
之后葫蘆肆幾度易手,數(shù)次易名,最后不知何時起,居然開起了地下賭坊,不過才一兩年時間就成了永樂坊里最熱鬧的地方,白天仍是賣酒,晚上卻是賭場,賭坊里最熱門的又是樗蒲,樗蒲里是扔五塊小木板,每塊木板一面全黑,一面全白,有兩塊板上黑面畫牛犢,白面畫野雞,五塊板全黑叫做盧,是頭彩,于是大家都在那呼盧呼盧的叫,與葫蘆的音恰巧十分相近,所以大家仍然管這里叫葫蘆肆。
此刻,在葫蘆肆的二樓,店主宋城正坐在西北角的包間里,俯視著整個大廳,看著那些穿著紅衣綠袍的人們圍在一處處的桌子旁邊大呼小叫,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這邊桌子旁邊的孫慶是瓷器孫家的四郎,帶著家里面流水的錢送到這里來,因他的阿娘是家里最得寵的姬妾,上面的幾個哥哥對他也沒有辦法,反正只要他不過問家里的生意就一切都好;那邊桌上的張如貴是長史府里張司戶家的獨(dú)子,整日家卻也泡在酒樓賭坊里,聽說他阿爺已經(jīng)氣得打過好幾次了,卻仍是執(zhí)迷不誤;正中間桌上坐的劉平升也是這里的???,他倒是自己賺的銀子自己花,在賭場也是有輸有贏,一段日子如果不見,定是沒銀子出去跑買賣去了。
賭坊里大多數(shù)都是這樣的熟客,但偶爾也有一些生面孔,比如東邊桌上那個黑衣人,只帶著一個隨從,不過他是另外一個熟客帶來的,倒也有個底;而西南角桌上那群北地的客商,雖然說是來買茶葉的,但根據(jù)手下人回報說,這群人白天只是在市場上閑逛,并不像是真的來賣茶葉的,不知道到底是要做什么。
宋城冷冷地看著這一切,忽然樓下有人呼喝起來,“那林七定是不敢來了,就他那一個乳臭未乾的黃毛小兒,也敢跟我孫慶對賭。”
“孫四郎,你莫不是忘了上次是你輸給他,你一個銅子兒都沒了,才約了這一次再來一番的?!庇腥嗽谂赃呑I諷道。
“這次我布帛帶的足足的,上次那點區(qū)區(qū)小錢還不夠我吃一頓花酒的呢?!蹦菍O四郎說道。
“你布帛是帶了來輸給林七郎的吧?”大家哄笑起來。
“你們不懂,十賭九輸,我已經(jīng)連輸了九把了,這次林七要是來,一定輪到我贏了?!睂O四郎振振有詞道,只是這莫名其妙的邏輯讓大家都無語了。
正在眾人閑話開心等著看熱鬧的時候,門口傳來了一陣騷動,有好事者叫道,“林七來了,林七來了。”
說著一個樣貌不過十三四歲的小郎走了進(jìn)來,他雖然個頭很矮,但長相卻還清秀,眉目分明,走起路來帶著一股氣勢,身后帶了一個差不多年紀(jì)的小童,也是挺直了腰板,直讓人不容小覷。
“孫四,聽說你在葫蘆肆造謠說我不敢來了,我林潤發(fā)應(yīng)下的事情,豈有不敢來之理!”
“你,來就來,誰怕誰!”那趙四哪里受得了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兒的挑釁,倒也不想輸了氣勢,眾人隨即讓出了一張桌子,兩人便坐了上去,賭坊的人隨即準(zhǔn)備好樗蒲的用具。
這時有人見林七身無長物,便又起哄道,“孫四郎,你瞧人家來跟你賭,什么都不用帶,倒是你帶足了銀帛?!?p> 孫慶又被激怒了,正待要發(fā)作,那林七郎倒也不緊不慢,轉(zhuǎn)頭對身后的小童說道,“阿元,把我們東西拿出來?!?p> 那小童從懷內(nèi)拿出一個很普通的小木盒,打開之后只見錦緞上放著一顆小小的夜明珠,那夜明珠雖然個頭不大,但是色澤均勻,光彩柔和,只粗粗一看,便覺得是佳品,但帶著一顆夜明珠來作賭注,顯見的也是仗著孫慶贏不了。
孫慶卻被那夜明珠吸引了,滿腦子都是想著怎么贏到那顆明珠,倒沒有什么意見。
兩人坐下便開始擲盧,孫慶先擲,又是搖又是晃,嘴里還不停地叫著,吊足了大家的胃口,不過一把扔出去,竟然還真擲出了一個四黑一白的雉彩,居然還真應(yīng)了他那句連輸九把要轉(zhuǎn)勢了的話,一群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趕緊又把頭轉(zhuǎn)過去看林七,雖然一把輸贏算不到結(jié)局,但賭運(yùn)這種東西,上來一旦開不好頭,似乎就很難轉(zhuǎn)了。
然而那林七面不改色,接過五木桶,拿在手中略一沉吟,便搖了搖撒了開去,五塊木板在桌上撒開,眾人隨即發(fā)出一陣更大的驚呼,旁邊原本沒有湊熱鬧的人也都被吸引了過來,只見五塊木板散落在桌上,不偏不倚清一色的全黑。
孫慶驚呆了連呼不可能,賭坊的人倒也公正,因著孫慶要求,便上去檢查了一下,五片樗木仍是賭坊常用的賭具,并沒有任何掉包的跡象。
常在賭坊的人,見識過林七的手法,但這樣一上來便押著對方扔出一個盧來的,還是第一次,這下便更不敢小瞧這個身高還沒到五尺的小兒了。
而那孫慶憋紅了臉,但連連幾把都只是雜采,外行人玩樗蒲都以為一定要執(zhí)概率小的貴采,其實雜采中也有可以走步數(shù)多的,個中高手并不太在乎搖出多少貴采來,而是著眼于每一次的走位。
林七仍是穩(wěn)扎穩(wěn)打,雖然再沒有扔出盧來,但不一會兒還是連贏了三局,明眼人都看出孫慶實在不是林七的對手,可是那孫慶已經(jīng)輸紅了眼睛,更不肯下場了。
這時候林七卻停了下來,扭頭對身后侍立的小童說,“阿元,點點我們贏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