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經典詩詞古文漫談

鴻門宴

經典詩詞古文漫談 冗犬 4350 2020-05-12 06:00:00

  鴻門宴

  本文出自《史記·項羽本紀》,《史記》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全書包括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十表(大事年表)、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后一篇為自序)?!妒酚洝繁霍斞阜Q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司馬遷,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后任中書令。發(fā)奮繼續(xù)完成所著史籍,寫成《史記》。是受苦受難之后自強不息的典型代表人物之一。他編寫歷史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他的成就:《史記》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表椨鸫笈唬骸暗┤震嬍孔洌瑸閾羝婆婀?!”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在霸上。范增說項羽曰:“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貨,好美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曰:“毋從俱死也?!睆埩荚唬骸俺紴轫n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p>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張良曰:“誰為大王為此計者?”曰:“鯫生說我曰:‘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事犞??!绷荚唬骸傲洗笸跏孔渥阋援旐椡鹾??”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張良曰:“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迸婀唬骸熬才c項伯有故?”張良曰:“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迸婀唬骸笆肱c君少長?”良曰:“長于臣?!迸婀唬骸熬秊槲液羧耄岬眯质轮??!睆埩汲?,要項伯。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表棽S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迸婀唬骸爸Z?!庇谑琼棽畯鸵谷ィ淋娭?,具以沛公言報項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表椡踉S諾。

  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范增數(shù)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鼻f則入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表椡踉唬骸爸Z?!表椙f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

  于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眹堅唬骸按似纫樱〕颊埲?,與之同命?!眹埣磶矶苋胲婇T。交戟之衛(wèi)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衛(wèi)士仆地,噲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視項王,頭發(fā)上指,目眥盡裂。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表椡踉唬骸皦咽浚n之卮酒?!眲t與斗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眲t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項王曰:“壯士!能復飲乎?”樊噲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衽婀绕魄厝胂剃枺撩桓矣兴?,封閉宮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xù)耳,竊為大王不取也!”項王未有以應,曰:“坐?!狈畤垙牧甲W汈?,沛公起如廁,因招樊噲出。

  沛公已出,項王使都尉陳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樊噲曰:“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于是遂去。乃令張良留謝。良問曰:“大王來何操?”曰:“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會其怒,不敢獻。公為我獻之?!睆埩荚唬骸爸斨Z?!碑斒菚r,項王軍在鴻門下,沛公軍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與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等四人持劍盾步走,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沛公謂張良曰:“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間至軍中。張良入謝,曰:“沛公不勝杯杓,不能辭。謹使臣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大王足下,玉斗一雙,再拜奉大將軍足下?!表椡踉唬骸芭婀苍冢俊绷荚唬骸奥劥笸跤幸舛竭^之,脫身獨去,已至軍矣。”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亞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曰:“唉!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

  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

  旦日:明天。饗(xiǎng):用酒食款待,這里指犒勞。

  鯫(zōu)生:淺薄愚陋的小人。鯫,本意小魚。

  道芷陽間行:偏僻的小路內:間道。間行(從小路走)。

  分析樊噲的性格特點(忠心、粗中有細)

  明知道鴻門宴上可能會有必殺的風險還是跟隨護衛(wèi)劉邦,是其忠;闖入項羽中軍大帳,怒目而視,斗酒彘肩“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眲t與斗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眲t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是其勇;借由項羽賜酒將“謠言”挑明,并且瞬間占據(jù)道義制高點,是其智;劉邦假意上廁所,在去留之間猶豫不定的時候,樊噲說“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勸劉邦果斷離去,是其斷。

  劉邦為何能死里逃生。(先得到訊息,項羽舉棋不定,屬下意見不一)

  第一要歸功于事先得知鴻門宴的目的。翻開史書,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有許多小事影響了歷史的發(fā)展方向,我不知道現(xiàn)在最先進的理論稱之為什么,在古代,人們把這個叫做天命。不過這天命可不是純粹的迷信,你得不得天命還是要看你自己的努力。比如在鴻門宴事件中,張良如果沒有救過項梁,項梁就不會過來給張良報信;如果劉邦對張良不怎么樣,或者劉邦殘暴無道,導致張良怨恨甚至仇視他,張良就不會告知劉邦這一關乎生死的信息。掌握了信息,就掌握了先機,如果劉邦按照原來的打算試圖爭取漢中王,那么他必將死無葬身之地。

  第二就是項羽對于殺不殺劉邦態(tài)度并不明朗。一方面劉邦是個難纏的對手,鏟除劉邦是個永絕后患的好辦法;但是另一方面自己實力要比劉邦強上不少,并不懼怕劉邦,再加上沒有正當?shù)睦碛蓺⑷?,如果這樣做了會失去道義上的立足點,不能殺一人失天下人心,曹操不殺劉備也是為此。

  第三就是項羽的部下對于是否殺劉邦也是意見不一:范增主張殺劉邦,項梁主張不殺。一個是軍師“亞父”,一個是親叔叔,說話都十分有分量,這使得原本就舉棋不定的項羽更加難以決斷。

  范增與項羽有何嫌隙,為何為何到頭來被挑撥利用(范增自大,項羽剛愎)

  在日后,劉邦運用反間計使項羽猜忌范增,計謀能夠成功的原因在鴻門宴中就已經初見端倪。項羽出征以來屢戰(zhàn)屢勝,如今更是消滅秦國成了天下最大的諸侯,已經滋長了驕慢之氣,并非對范增言聽計從了(范增數(shù)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再加上項羽此人容易沖動,證據(jù)是他一聽到消息未經確認便要出兵(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表椨鸫笈唬骸暗┤震嬍孔洌瑸閾羝婆婀?!”),聽完項梁一面之詞又馬上許諾不殺劉邦(于是項伯復夜去,至軍中,具以沛公言報項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項王許諾)。范增又妄自尊大,對項羽傲慢無禮,甚至稱呼項羽為“豎子”,這種稱呼和罵人沒什么分別(亞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曰:“唉!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并且范增也有越權行為,在項羽沒下決定之前擅自做主(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保┮粋€沖動剛愎,一個自大無禮,二人的關系自然容易挑撥。

  項羽不殺劉邦而失去天下,是這樣嗎?(沒野心,沒城府,不可沽名學霸王)

  并非如此,項羽的實力遠遠超過劉邦,在鴻門宴之后,項羽有不止一次的機會置劉邦于死地,但最終都沒有趕盡殺絕。因為項羽想恢復春秋時期的格局,自封西楚霸王,像春秋五霸一樣做諸侯之長,并沒有一統(tǒng)天下之志,因此不需要對其他諸侯趕盡殺絕,可以說項羽的失敗是觀念上的失敗。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使中國歷史從封建時代走進了帝國時代,項羽的行為就好像袁世凱復辟一樣是在開歷史的倒車,在當時的條件下是不合時宜的。再加上項羽雖然勇武過人卻胸無城府,好面子、重虛名,為了“表示清白”直接將為他提供消息的曹無傷說漏給劉邦(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這種性格特征也容易使他在信息戰(zhàn)中占據(jù)不利地位。

  分析劉邦的特點(有野心,低得下頭,聽得進勸)

  根據(jù)范增的言論和劉邦的實際作為,劉邦起事早期也不乏貪財好色之舉,但入關之后卻約法三章秋毫無犯,已經在考慮爭取人心,他說“鯫生說我曰:‘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事犞!焙芸赡芫蜎]有這個鯫生,是他自己有做關中王甚至進取天下的野心。但是當劉邦看到實力上的差距而清醒的時候,也馬上能果斷放棄,并且為了補救放得下身段、低得下頭(沛公曰:“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睆埩汲?,要項伯。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表棽S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迸婀唬骸爸Z。”)。在面對問題與選擇的時候,對張良和樊噲的建議也是能夠從善如流。在個人能力上,劉邦不如項羽;但是在識人用人、擇善從之上,項羽不如劉邦,而在爭取天下這件事里后者比前者更為重要。對此劉邦曾有言“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