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風(fēng)波定大唐

第二十三章 張審素遭誣

風(fēng)波定大唐 許先生的書齋 4231 2020-08-12 14:55:14

  洛水南濱的尚善坊邊有一座“魏王池”,早先是由河水漫堤溢成的,被改造成了一個大湖,后來太宗皇帝把它賜給了魏王李泰,故而得名。

  湖邊有一大片柳林,每當(dāng)有大風(fēng)來時,長長的柳條就會如女妖頭上生出的綠色長發(fā)般緩慢地?fù)u曳擺動,“唰唰”的柳浪聲聽上去實在有些駭人。

  日子一長,民間就編排出許多奇聞異事來:有人說,湖底困著一頭巨黿,因經(jīng)常聽魏王讀書論文,那巨黿也得了靈性。如果有讀書人經(jīng)過,巨黿就會幻化成人形與他攀談,如果那人真的學(xué)問好,巨黿就會拿出一大筆錢財來助他干謁進身之用;否則,就會把他拽入湖底……至于什么“下湖洗澡的人無端溺亡”,“小童被柳樹精勾了魂魄”之類的無稽之談更是不脛而走,在街頭巷閭間傳得神乎其神。

  這一年的雨水極多,昨夜又是下了半宿,一直到巳時初才停。魏王池中湖水大漲,看堤人怕沖垮了道路,便沿湖巡查。

  他正走著,眼睛不經(jīng)意地往柳林中一掃,竟驚奇地發(fā)現(xiàn)有一匹白馬,背上鞍具俱全,全身卻淋得濕漉漉的。

  看堤人心中奇怪,心想:“下了這么大的雨,怎么還有人游湖?這些作詩的讀書人都魔怔了不成?”

  他忙走過去看。

  那匹馬見有人過來,連連嘶鳴,似乎想要逃走,前腿卻跛得厲害。

  看堤人這才看清,那馬的一條前腿上血跡斑斑,皮肉都翻了起來,不由得心中一驚,忙穿過柳條去追。

  卻不妨額頭“嘭”的一聲撞在一個冷冰冰的物件上,登時撞得眼前金星亂冒。

  他揉著額頭去看,登時“娘哎!”的慘叫一聲,三魂七魄嚇丟了一半。

  只見柳條中懸著個黑乎乎、毛絨絨的物件,正在眼前不住搖顫……這時那物件打了個轉(zhuǎn),竟露出一張白慘慘的面孔來——赫然是一顆人頭……

  “殺……殺人了!”

  ……

  五鳳樓上,看著那名金吾衛(wèi)軍士的身影,首席宰相張九齡想起當(dāng)年一段公案。

  四年前,嶲州都督張審素被人告發(fā)貪污軍餉。天子震怒,派監(jiān)察御史楊汪火速前去查訪。楊汪素有酷吏之名,查案也頗有“手段”,他將張審素誘至雅安后押入大牢,并令人對其嚴(yán)刑拷打。無奈張審素口風(fēng)頗嚴(yán),一連十天,無論他遭受怎樣的非刑拷打都沒有招認(rèn)。

  楊汪擔(dān)任御史多年,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硬骨頭,他正要追加些酷刑來整治張審素,卻有人來報:“張審素手下偏將董元禮等人已經(jīng)帶了數(shù)百軍士趕來,意圖劫持欽差,救出張審素?!?p>  楊汪聞報大驚,一面令人火速向在成都的劍南節(jié)度府求援,一面慌忙從獄中放出張審素。

  果然,不久之后,嶲州偏將董元禮等帶七百多士兵趕到雅安,將欽差行署圍了個水泄不通。憤怒的士兵們認(rèn)為張都督是被冤枉的,并將躲在欽差行署內(nèi)的告發(fā)者陳纂仁揪出,當(dāng)街質(zhì)問。那陳纂仁早就嚇得面如土色,支支吾吾說不清楚,最終被怒火中燒的士兵們亂刀殺死!

  就在殺紅了眼的士兵們試圖攻擊欽差楊汪的時候,滿身是傷的張審素被人架扶著從大牢中出來。

  “兄弟們請聽我張審素一言!”他制止了這些狂怒的士兵,含淚說道:“圣人一定會查清我的冤屈。但如果諸君擅殺朝廷欽差,即便是今天將我救走,今后大家又該怎么辦?妻兒老小們又該如何?難道讓他們頂著“反賊家屬”的恥辱活一輩子嗎?”

  他在軍中威望素高,這幾句話也說得在情在理,說得士兵們涕淚橫流,一片抽噎之聲。楊汪也壯著膽子,拍著胸脯對士兵們承諾:一定會秉公審理,還張都督一個公道。

  就這樣,董元禮等人灑淚而去。

  豈料,他們剛離開雅安不遠(yuǎn),就在大渡水北岸被隨后趕來的三千劍南節(jié)度府兵追上。董元禮等七百余人措手不及,全部以“謀反”的罪名被斬殺,鮮血把大渡江水染成了紅色。

  當(dāng)張審素知道自己那些忠勇的部下全都死于非命的時候,他的精神徹底崩潰了!他在大牢里整日瘋瘋癲癲,滿口囈語的狂喊:“謀反,謀反……哈哈……謀反!謀反!”即便遭受鞭撻也仍還大叫著:“……打得好!……謀反,打得好!”

  很快,一份有張審素親筆簽押的供狀被遞到天子面前,楊汪的奏報中也開列了嶲州都督張審素謊報戰(zhàn)績,克扣軍餉,伙同亂軍劫持欽差,勾結(jié)吐蕃意圖謀反等若干罪狀……

  楊汪還特別在奏章中提到:“此僚窮兇極惡,喪心病狂,身陷囹圄,仍不知悔改,終日叫囂謀反,其狷狂之狀令人發(fā)指……”云云,一向修養(yǎng)極高的天子勃然大怒,不顧政事堂諸位宰相的勸阻,下旨將張審素在獄中誅殺,從逆叛黨皆夷三族,未成年者流放嶺南。

  當(dāng)時,雖然朝廷內(nèi)對于此案頗有議論,但因為天子已有圣斷,加之人證、物證、供詞俱全,這些議論也就慢慢地平息了下去,只在民間散布出來一些“謠言”……。

  有人說:“張審素有個小妾與原告陳纂仁通奸,被張都督撞到打了出去……”。

  也有人說:“楊汪拿了陳纂仁的好處,這才將張都督屈打成招,現(xiàn)在怕人報復(fù),要不怎么改名叫楊萬頃了呢”。

  還有的說:“楊汪短短時間就升遷至侍御史,還不知從哪里得了許多錢帛,在老家置辦了千頃良田,原是因為他吞沒了張家的財產(chǎn)所致”。

  更有人說:“張家有兩個未成年的孩子已從嶺南逃了出去,長大了怕是要替父報仇”。

  到了后來,人們傳的更是有鼻子有眼:“楊御史府中有人半夜三更聽到江水聲和鬼哭聲,恐怕是董元禮等人的冤魂索命嘞!”

  總之,關(guān)于此案,隔一段時間便有新的流言出現(xiàn),雖然官府也派人明察暗訪流言的源頭,但卻最終沒有獲得絲毫進展。

  所有人都沒有想到,流言最終變成了現(xiàn)實!

  半年后的一天深夜,值夜歸家的侍御史楊萬頃在魏王池邊的一片柳林中遭人殺害。當(dāng)夜大雨滂沱,故此,直到第二天雨停后,看堤人才發(fā)現(xiàn)他一顆濕漉漉的人頭被掛在池邊的柳枝上,無頭的尸體躺在血泊泥濘中……樹干上剁著一柄沾滿血跡的斧頭,上面拴著一份被雨水淋濕的訴狀。所幸訴狀上的字跡尚能辨認(rèn),其中控訴了陳纂仁如何陷害張審素,楊御史如何誘捕張都督,如何嚴(yán)刑逼供以至于激起軍士嘩變等事情的經(jīng)過。

  留下這一紙訴狀的人很可能是殺死楊萬頃的“嫌犯”——張審素的兩兒子,年僅十三歲的張瑝和十一歲的張琇。

  這樁血案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洛陽城內(nèi)連續(xù)三天戒嚴(yán),都幾道發(fā)出海捕公文,要捉拿張遑、張琇兩個少年。

  終于,在半年之后,兩個瘦骨嶙峋的殺人“嫌犯”才在河南道汜水縣被捕,隨后被解入東都。

  此案又再次引起了對當(dāng)年張審素謀反案的議論——很多人都認(rèn)為當(dāng)年楊萬頃的審理確實疑點重重!

  另外,人們也無法想象兩個少年究竟是怎樣能繞過巡夜的金吾衛(wèi),單用一把斧頭就殺死了楊萬頃?殺人后他們又如何逃出的東都洛陽?

  莫非兩位殺人少年還有同謀?

  果然不出他所料!

  經(jīng)過審理,楊萬頃命案的大部分案情逐漸水落石出——年幼的張琇經(jīng)不住經(jīng)驗老辣的河南丞嚴(yán)安之的盤問,在不經(jīng)意間透露出了一個細(xì)節(jié):在他們殺人當(dāng)晚,還有一名神秘人救走了他們,并聽到了楊萬頃的認(rèn)罪。

  嚴(yán)安之忙命人登出布告,四處查訪,只不到半日,就有一人來到河南府衙前求見,并言明正是命案當(dāng)晚的目擊者。

  嚴(yán)安之見他是一名金吾衛(wèi)軍官,再仔細(xì)看時不禁大吃一驚,此人正是當(dāng)時頗有名氣的新科武舉狀元郭子儀,時任左金吾衛(wèi)長史。

  郭子儀非常同情兩個少年的遭遇,并向嚴(yán)安之陳述了他當(dāng)晚遇到的事情:

  那晚,郭子儀值夜完畢,因公務(wù)與交接的軍官多盤桓了一會兒才獨自回家,行至魏王池附近,見有一匹馬從路邊奔出,似一條前腿已被人砍傷,顛簸著跑向洛水河邊去了。

  郭子儀心中詫異:“難道有人敢在這皇城附近搶劫行兇?”他知道那片柳林比較荒涼,一般值夜的人也很少過去,說不定真有歹人藏匿。

  他藝高人膽大,遂悄無聲息地沿那匹馬的來路尋去。

  他耳音極好,只不多遠(yuǎn)便聽得湖邊楊柳林中有人爭吵,他摸到近前,尋了片灌木叢隱住了身形,只見一個官員模樣的人手持利斧,正掐著一個衣衫襤褸的少年的脖頸,將他按在一株大柳樹上,那少年奮力掙扎但卻毫無作用,旁邊地上還躺著另外一名少年,不知生死。

  只聽那官員罵到:“作死的小瘋狗,就憑你倆,還想殺我?”

  那少年手腳不住踢打,口中含糊不清罵著些什么。

  那官員仍惡狠狠地獰笑道:“現(xiàn)在我就告訴你,讓你倆做個明白鬼。不錯,你爺就是我弄死的!他骨頭死硬,一連挺了十多天,都不畫押招供,最后,還不是被我整得瘋瘋癲癲,人不人,鬼不鬼?手印畫押,還不是我想讓他按哪兒,他就得按在哪兒?”

  此刻那少年被扼住喉嚨已說不出話來,掙扎的力量也因窒息而逐漸變?nèi)?,那官員卻仍不松手,只狠狠掐住他的脖頸不放,顯然是要殺人滅口。

  郭子儀不禁心中大怒。

  他于開元十八年參加武舉科考,弓、槍、石、馬、步、兵法均拔得頭籌,這在大唐武舉歷史上尚屬首次,堪稱“大唐第一武狀元”,三十來歲的他性情豪俠,嫉惡如仇,怎容眼前有這種恃強凌弱,殺人行兇的事情發(fā)生?

  他如一只無比迅捷的獵豹,瞬間就躥到那人的身旁,飛起一腳就將他踹出一丈多遠(yuǎn),救下了已經(jīng)奄奄一息的少年。

  那人半天才掙扎著爬起,瞇著眼看了看郭子儀,見是個金吾衛(wèi)軍官,便惡狠狠地罵到:“不知死的看門狗,怎敢毆打上官,你要謀反嗎?”

  郭子儀怒不可遏,跟上去又是狠狠兩腳,那官員被踢得幾欲昏死過去,這才呻吟著討?zhàn)埖溃骸皩④婐埫○埫?!?p>  郭子儀最鄙視這種欺軟怕硬的賤骨頭,便逼問他方才所說的話是什么意思。

  那官員正是楊萬頃,他在郭子儀的威逼下,無奈交代了自己如何受賄,如何栽贓,如何用秘藥和酷刑弄瘋張審素,以及如何霸占張家家產(chǎn)等種種罪行,他還交代了今夜如何遭到伏擊的經(jīng)過——馬匹被砍傷后,他有些慌張,只身逃入柳林躲避;后來,他見對方只是兩個瘦小的少年,便伺機將張璜打昏,奪了斧頭妄圖殺人滅口。

  他是御史出身,最擅長的就是描述案情,此時雖已挨了當(dāng)今武狀元結(jié)結(jié)實實的三腳,竟然還能將自己的罪行說得簡明扼要,也實屬難得。

  郭子儀早已氣得渾身顫抖,恨不得將這個狗官一拳打死,他正心神恍惚間,那名叫張琇的少年突然拾起掉在地上的斧頭,沖上前去,一斧正中楊萬頃的腦門。

  一來,郭子儀對這名僅十來歲的少年未加提防;再則,他心里也似乎暗暗覺得這個狗官實在該死。只這一疏忽間,他竟未能出手阻止!待到清醒過來,楊萬頃已腦漿迸流,一命嗚呼。

  他心中暗道一聲:“糟糕!”

  如果留著楊萬頃的活口,送至河南府衙審理即可將真相大白于天下,而他卻因一時義憤未能阻止張琇仇殺朝廷命官,這可釀成了大禍!

  當(dāng)時,他大可將兩個孩子送去見官,自己只要提供目擊證詞當(dāng)可無虞,可這兩個孤兒逃離流放地在先,私刑謀殺朝廷命官于后,無論如何都是死罪……

  此時,之前被楊萬頃打昏的張璜也悠悠轉(zhuǎn)醒,他從弟弟手中奪過斧頭,將仇人頭顱砍下,掛上柳枝,又從懷中拿出訴狀系在剁進樹干的斧頭柄上。

  他一邊忙活,一邊哭著告訴弟弟張琇:“阿弟,以后有人問起,就說這人是我殺的。記?。∫欢ㄒ涀。 ?p>  那張琇知自己闖了大禍,也哭著喊道:“不!不!阿兄,人是我殺的!人是我殺的!”

  言罷,這兄弟倆齊齊跪倒在郭子儀面前,淚如雨下,并求郭子儀送他們?nèi)ヒ姽賰斆?p>  兄弟倆的感情感動了郭子儀,他怎忍心將這兩個孤兒送去殺頭?

  他腦子一熱,做了一件令他后悔終生的決定!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