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揚感于靠長生人的起義無法推倒華服統(tǒng)治,決定回到微夫人所致力的在朝廷上層發(fā)展的路線上,開始逐步在南北朝廷中滲透安排三洞十八子組織的成員作為政治布局。
?
??夜叉王以北國沙門人數(shù)巨廣,壯年不事勞作不入軍伍者大量疽滯于沙門內,且沙門聚攏天下信眾錢物嚴重抽取國家財富之故,而漸有廢佛之意。儒臣清河侯視機諫言:北國南國佛法義理相通,有串聯(lián)之疑,應將沙門統(tǒng)下所有寺院盡數(shù)裁撤,比丘全部還俗。
??夜叉王乃假借佛寺發(fā)現(xiàn)兵戈甲胄為由,實行滅中土佛法與佛寺的運動。佛教于北國生發(fā)多年,儼然國教,此廢佛令過于迅疾突兀,僧徒與信眾不服者無數(shù)。雖然廢佛成果巨大,還俗壯年百萬,財物歸國巨億,但頑固者抗爭愈加激烈,幾有動蕩國本之意。
?為管制佛徒的激反勢力,燧揚建議夜叉王先西取須彌山赤鵬國,利用其國內佛教派別蓮華派的首領——也就是燧揚在煙嶺的救命恩人拔思——建立不同于南國的北國佛教新的統(tǒng)治秩序。
??拔思的師尊御魂,也有意將蓮華派鋪展天下,兼因燧揚乃南妃后人之故,遂全力支持元天國一統(tǒng)神州的策略。于是以蓮華派五明王的至尊名義,派遣拔思前往云中城,全權代表赤鵬國與荼御魂國,劃疆納土傾國稱臣歸附元天國。拔思并受領國師之位,以蓮華派統(tǒng)領元天國經(jīng)廢佛運動之后殘余的沙門界。頗有看官讀至此處,認為御魂以國相投的行為太過突兀隨意。然則細察御魂所思所為,與天君當年揚燧之計,豈非殊無二致?
??為顯示全身心服膺元天國的誠意,早已明了燧揚是道教領袖的御魂,將當年從燎原王心中讀出的北三張內容輯錄成冊,以答謝名義贈與燧揚。由此,燧揚終于集齊南北六張,應了天君測算的道統(tǒng)第一人之位。
??在解決了國內宗教秩序,并有了須彌山作為西方行營后,元天國決定采用拔思所獻的計策南伐:從拔思與燧揚前時相遇的邪徑翻越煙嶺,繞過一夫關,攻下芙蓉原。再自江水源頭順江而下,配合虎關出兵,水陸兩線攻下云夢防線,進而打通華服國設在江水下游的各段防御。
??而此計的關鍵,即為邪徑能否順利悄悄通過。五明王御魂親自修書建議夜叉王親征此線,一則激勵己方士氣以攻必克,二則夜叉王現(xiàn)身于芙蓉原可以摧毀芙蓉原殘余抵抗勢力乃至南國整體防線的意志。
??此計自然妙不可破,但卻是又一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計中之計:御魂意在支持燧揚,因此夜叉王成了絆腳石,除掉夜叉王才是此計的最終目的。
??方略既定,元天國南進戰(zhàn)略展開:燧揚繼續(xù)領兵攻打江淮水澤,且增調兵力卻故意行敗仗,以吸引南國軍力積聚在江淮;而由夜叉王親自率領軍隊,從散關和邪徑兩路明暗齊進,謀求以正合以奇勝,取下芙蓉原。
??散關一路,在芙蓉原周邊莽莽群山之入口,一夫關鑿山而建,壁立千仞。
關口一側是一座與山同高的石像,乃一簡衣文士,一手負于背后,一手拄劍于地,俯視關口。劍身比例極長,并于劍格向下位置,嵌以鳥蟲篆體的極細金字:十步殺。字身約長丈余,不知以何金鑄成,經(jīng)年不朽。另一側山體之上鑿刻有一行古字: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每字高亦丈余,最上幾字,恍惚與山巔一起隱于云霧之中。
????邪徑一路,則由夜叉王親自統(tǒng)領。其先鋒陰平將軍勇武絕倫,身先士卒,裹毛氈滾下危崖。三軍亦同奮不顧身,人心思戰(zhàn),終于以十不存一的代價,越過邪徑天險。
??待邪徑路的元天國殘軍繞過一夫關,夜叉王旗忽然出現(xiàn)于芙蓉原內,一夫關守軍無視于人數(shù)優(yōu)勢,士氣崩盤。守將見國門已破,料想芙蓉原危殆,自盡謝國。散關路的元天軍進入一夫關與夜叉王匯合。拔思所獻之計初戰(zhàn)告捷。
?
??元天軍進入芙蓉原,全力攻打云頂、天生、陸壓等星羅棋布的山城據(jù)點。每在連續(xù)強攻幾日之后,于夤夜之時,先在城門外點起大火堆,示意位置。再選一城外近郊山地,行拔思所授偽鶴之法:以絲羅做飛翼,并滿綴雁翎偽作鶴形,令士兵以臂控此飛翼,趁天色掩護,掠空直趨火光所示城門內處,落地突襲,趁亂打開城門,放外軍合入而占其城。元天軍稱此為“九天動”,如此幾百士兵即可攻入城內。芙蓉原野內本就盛產(chǎn)仙鶴,因其聚集漫山塞野而有鶴鳴山地名。正因鶴群在山城間常來常往,所以九天動能混跡鶴群,偽鶴破城術頻繁奏效。
??但在圍攻最高的陸壓山時,因臨近無更高山嶺可起“九天動”,偽鶴術無法施展,只能由外向內硬打,因之久攻不下。陸壓山守軍更于元天軍攻城時,以“牽機曲”沿山勢滾落,在元天軍中炸裂,殺傷甚重。并同時鑿挖山體而做僅容一人可過之石井,井底折向外城,通于山中隱秘處,同樣于夤夜摸出,襲擾元天軍以令之疲敝。
??夜叉王因前時巨大勝利,而產(chǎn)生驕橫之氣。他拒絕了繞過陸壓山直撲江左的“蛙跳”戰(zhàn)術,執(zhí)意必下陸壓山再東進。江水之源的元天國西路軍被拖困在陸壓山。?
??軍營之中,夜叉王與眾將官夜飲。陸壓山久攻不下,南接戰(zhàn)略受到嚴重影響,夜叉王為此煩悶不已,乃令鐵勒巨輪族酋主虎履窮奇將軍舞唱《敕勒曲》,以天蒼蒼野茫茫的故土荒莽氣概,解眼下兵事不順的憂愁之氣。酒宴過后的夜半,夜叉王忽然癰瘡發(fā)作全身流血死于寢帳,原來,夜叉王在邪徑之中受邪氣貫體,此番攻城不下,急怒交加,血崩骨化,死無完尸。
??御魂的計中之計大功告成。夜叉王死,元天國東西兩線都停止了進擊的步伐,原地駐守發(fā)喪。?
??居喪未久,元天國新君下令再次南攻。
??此次動兵,芙蓉原一線的元天軍不再死啃陸壓山,改為派出大部分兵力,由御魂治下西海道出發(fā),從須彌山過境,繞過芙蓉原南進,攻占了古詔山脈,滅掉道融留在古詔駐守的火師念生與地師丑奴勢力,控制住南溟湯,斷了“金道錫行”的源頭。繼而調轉馬頭,從古詔地區(qū)向江水平原倒攻。
??同時,元天軍第二路兵鋒由中土過虎關,與古詔反攻而來的兵力合擊云夢。南北夾攻之下,四戰(zhàn)之地的云夢野終于被元天國拿下,華服國北疆防線攔腰而斷。
??由此,元天國西路兵由云夢沿江而下,東路兵由淮水跨江,南路兵由古詔北上,元天國的三路大軍,避過陸壓山所在的芙蓉原,劍鋒直逼華服國都不安臺。
??華服國東路既無優(yōu)婆淚協(xié)防,不安臺防御線乃千瘡百孔。元天軍終于攻入外城,并引玄武湖水以灌內城。王宮中的演武王在此絕境中,憂憤而崩?;首宕蟪汲鼋?。
??芙蓉原內,仍在艱苦抵抗元天國攻襲的陸壓山守軍們,聞聽國都已陷國祚喪亡,憤恨欲狂,以劍斫石目眥出血,無奈只能闔城出降,以全山城之中百姓性命。芙蓉原野全域淪陷。
野史于此有載:“龍女”云秋問道融:“既然要降,何由有前時慘絕抵抗?”道融答:“便如無遮會,如無眾德激辯,焉知道法何所謂真。紅塵羸恙,惟天地可終斷,百姓但奮爭于三途之中耳。”
?宏計妙成,五明王御魂壽終入滅,封葬于星宿海沐何川石窟,臨終之際唱偈:
“總慮凡情損梵行,
傾國愿可報傾城。
別行此岸雙識法,
不負天授不負卿?!?p> 后人皆不明其偈子所指。
??拔思痛于恩師歸西,回星宿海沐何川為御魂守靈,發(fā)誓不再入人間一步。
??元天國新國主現(xiàn)身:正是燧揚。前時在夜叉王暴亡后,燧揚雖非兇流王嫡出,但因其功名卓著,得到了大部分元天國輔臣的支持,得以正統(tǒng)的兇流王族身份嗣位。燧揚因己身發(fā)跡于芙蓉原天國舊地,故爾息兵芙蓉原,轉進古詔,以行倒攻。奇正轉換,反而天佐其業(yè)。
??燧揚一統(tǒng)勝神州,改國號為“天元”,暗思天、元二道君,并取娑婆界“正中之國”意。年號為“六茹”。
?
2019.10
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