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平素里,那些嫡親們家的搟面杖、小馬凳、蒸籠的框、椅子、凳子之類的,都還好好的呢,就因為未羊父親學了個爛手藝,所以一下子,他們家的家具就都看起來有問題了,就立馬,就現(xiàn)在,就用不了了。
本來還好好的呢,就立馬,就現(xiàn)在,就端的不夠用了,就都要去舊換新了。
然而未羊父親這邊,一來不好收錢,二來呢,長期這樣下去也不是個辦法。
于是,他開始左右為難,在那期間,都差點患上抑郁糾結癥。
卻始終,也還是沒有辦法,就只好硬著頭皮,一家挨一家地做去了。
未羊父親心想:看來似乎要等他們的木頭用光用盡,糾結在心頭的種種貪念才會收斂一些。
其實,未羊父親想的也對,一旦這些嫡系親屬們在家里搜刮到一些木頭,甚至是一根木頭,那么,他們就會興沖沖地跑來未羊家找他父親,眼睛里滿是期待,他們想看看未羊父親能把這些廢木變成個什么玩意兒。
這種瘋狂的行為,有時候,用未羊母親胡慧蘭的話說,簡直就是一種病,得治。
而未羊的老實父親總會不厭其煩,而且,還本著一副耐心有加的木匠精神去做。
能做個凳子腿的,就絕不丟掉,能做個桌子配件的,他也絕不會拒絕,他愛木如命,木頭在他眼里,有時就像一個寶。
在未家村,人們素來都把木頭屑當干柴處理的。
這種傳統(tǒng)觀念,祖祖輩輩,一直延續(xù)了幾代人。
這會兒,卻偏偏看得比什么都金貴,他們不把它們做成個他們心里想要的什么玩意兒,簡直好像睡不著覺,心里不踏實一樣。
這些傻嫡親們有時候,實在找不出些像樣的木頭了,就干脆從爛柴火堆里挑一點干柴禾,兩眼炯炯有神地跑去未羊家。
僅僅一個月的時間里,未羊父親就給這些嫡系親屬未骉、未豹、未馬、未虎等做的家居的總和,在未家村都可以開一家家具廠了。
因嫡系親戚之故,未羊父親始終都不收一分一文。
事實上,未羊父親也往往會被他們的一兩頓普普通通的便飯,或一些廢木頭塊打發(fā)得心滿意足。
常言道,好酒不怕巷子深。其實,好事也難以避開大家的互相傳播。
后來,未羊父親給嫡親們做木活的事一傳十,十傳百,勢不可擋地傳開了。很快的,就傳播到未家村幾乎每個男女老少人的耳朵里。
未家村人便很快就知道了未羊父親是個木匠的消息。
這一下,未家村錢多木多的人家就仿佛去哪里哄搶什么似的,紛至沓來了。
鄉(xiāng)親們爭先恐后地找未羊父親做木活兒。
未羊父親照例延續(xù)了給自家嫡親們做木活的鄉(xiāng)俗,從未張口收過大家一文錢。
也不是不收,只是這里面有太多難言之隱。
要知道,如果未羊父親也試著向那些人提錢的事兒,恐怕,話還沒開口,就被他們一句‘你給鄰里誰誰誰干活都不收錢’的話頂回去,而且,他們會頂?shù)哪銌】跓o言。
未羊父親有時候也會一反常態(tài),委婉一下態(tài)度,說他們大都是自己的嫡系親屬。
可是,那他們又會這樣反駁,說,“難道我們一個村上的,還算隔的遠么?”
于是,經(jīng)過幾次試探性收錢,未羊父親的計劃終歸落空,反而,還惹了那些人,自討沒趣。
因此,未羊父親便無論給那戶人家做木活兒,都不再提錢的事了,只勉強像叫花子樣蹭一頓好飯吃,或者,向那人家討點好木料,拿回家做凳子之類。
也正因為這樣,有一次為了做成一個椅子,未羊父親給三戶人家做了半個多月的木活兒。到最后一家一家好心討要才湊齊了木料。
未羊母親為了這事兒,也沒少跟未羊父親大吵大鬧。
她埋怨未羊父親只知道去別人家蹭吃混喝,不敢掙人家的錢,給嫡系親戚做完了所有家居,都可以在未家村開一家具廠了……
反而自己家里窮得連個像樣的飯桌都沒有。
胡慧蘭還埋怨說未羊父親看起來是去幫旁人家做木活了,實際上是跑去躲清閑了。
沒錯,他從不管她娘倆。
……
未羊父親一回家就被未羊母親的連番惡語轟炸。
于是,有時候一出家門,就打算幾個月都不回家了。他貴有手藝,走到哪都能混得好,都能吃得開。
可是,等外面的木活兒做完了,發(fā)現(xiàn)自己開始進退維谷之時,便又夾著木工工具懨懨地回來了。
一回到家,兩手依然空空。
吃飽很舒服
本書為現(xiàn)實類題材的兒童作品,沒有系統(tǒng),沒有穿越,有的是有趣的生活日常,以及精彩的經(jīng)歷。 本書主要描寫一個聾啞人的勵志故事,側重描寫聾啞人的生活境況,以及不同于常人的東西。 本書已參加兒童征文,喜歡的大大們就收藏,就給予作者支持,給予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