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從明朝開始第二次工業(yè)革命

第八章 教科書

  “王爺,今天我們要做什么?”魏忠問道。

  “今天你去知縣那里,讓他配合你,把我昨天說選學生的事情宣傳好。這第一批全城招收,先安排好500人,要在這兩天內(nèi)完成,做好登記,并且告訴他們大后天的上課地點。怎么樣?能不能辦好?”

  “知道了,王爺,我辦事您還不放心嗎。”魏忠笑著回答道。

  “嗯,你的能力我還是相信的。對了,一會給我再招兩個木匠過來?!?p>  “好的,王爺?!?p>  “那就這樣,你下去忙吧。”

  ……

  朱棣帶著一個人來到書房。想著目前的計劃,發(fā)電機那邊,要等銅絲做好再開工。所以朱棣打算今天先把教材給整理出來。

  首先是五天培訓期的教材。關于這五天培訓期學什么,朱棣是深思熟慮過的,在古代,鬼知道那些人之前受到的是什么教育,比如什么之乎者也啊、什么四書五經(jīng)啊這些東西,這樣的人才對朱棣來說沒有一丁點用。反而可能會培養(yǎng)一些真?書呆子,或許他們搞文學會更好?畢竟那些人動不動來搞個什么詩詞歌會。

  而有些平民,也被生活磨平了棱角,思維可能也會比較遲鈍,這也不是朱棣要的。

  所以朱棣打算主要以思維邏輯來選才,大家起步都一樣,統(tǒng)一經(jīng)過五天的訓練,通過考核的,不一定是天才,但一定是腦瓜子比較靈活的,這樣學起來接受新知識的速度也要快些。

  培訓期間,以思維邏輯題為主,是講什么是邏輯思維,他們在生活中的表現(xiàn),主要是講例題,講它是如何推導的過程。例如,

  “甲乙二人中,甲說假話,從來不說真話;而乙從來只說真話,不說假話。

  不過他們二人在回答別人的提問的時候,都只能通過搖頭或者點頭表示,而不說話。

  有一天,有一個人面前有a,b這二條路,一條是通往首都的,而另一條則是通往農(nóng)村的。

  這個時候甲乙出現(xiàn)了,這位路人面對二人卻不知道哪個是甲,哪個是乙,也不知道點頭是表示「是」,還是表示「否」,現(xiàn)在他必須問一個問題要判斷出哪條道路通往首都,

  請問他應該怎么問?”

  這就是一個通俗易懂的邏輯題目,不需要會識字,只要你帶著腦子就能學。

  除了邏輯思維題目,其次,那就是背拼音表。拼音表這東西就是一件神器,你想想,古代是怎么教識字的?那是手把手,一個字一個字地教,而自從又了拼音這個東西后,朱棣只需要讓每個人都背好拼音,學會拼寫,然后就可以每發(fā)一本常用字字典,讓他們使勁背。極大的減少了工作量。

  什么?你說拼音拼出來是普通話?沒關系,在古代誰還沒有幾種方言,而且普通話當時也是以北京話為基礎改編而成的。在這個時代,所以其實就相當于一種有口音的北平話……

  之所以要背拼音表,除了這些優(yōu)點之外,還可以檢測他們的記憶力、努力程度,不管學什么,你三天兩頭就忘了的話,學什么都學不好。至于努力程度,更是看他們能否拼盡全力抓住改變自己的命運的機會。

  畢竟只要選上了,在外面吹牛批,就敢說一句:“我是王爺?shù)膶W生,誰不服?”這就是某種程度上的一步登天,實現(xiàn)階級跨越。

  正式上課時,朱棣打算先教阿拉伯數(shù)字的寫法,基本的加減乘除的定義。然后就使勁的做題,先個位數(shù)加減,再兩位數(shù)、三位數(shù)、四位數(shù)……

  做到熟能生巧后再上乘除、小數(shù)、分數(shù)這些東西,也沒啥技巧,就天天做題,做個一兩千道題,自然就會了。

  然后就復合運算,比如括號、優(yōu)先級……

  接下來就是一些邊邊角角,比如認識認識基本的幾何形狀叫什么名字。

  這一套下來,小學數(shù)學就差不多了,最多再來個一元一次方程。

  這個階段朱棣打算花費一個月完成,并且在其中摻雜些學拼音的課程,畢竟沒有什么難的東西,就是記憶運算規(guī)則,熟能生巧。

  做完這些,已經(jīng)近中午了,期間兩個木匠來了一趟,朱棣給他們安排了做天平的任務后,就打發(fā)他們走了。

  ……

  接下來就是初中課程了,數(shù)學上,在數(shù)字上,就是拓寬一下對數(shù)字的認知,正數(shù)、負數(shù),有理數(shù)、無理數(shù),再加上乘方、開方兩個運算;

  幾何上就認識認識常用幾何形狀的基本性質(zhì),最多再學學三視圖;

  方程上就學學二元一次、一元二次方程;

  函數(shù)上就一次函數(shù)、二次函數(shù),畫一畫坐標系內(nèi)的圖像。

  所以十個月還是很簡單的,朱棣還打算幫他們加強一下,正余弦函數(shù)要學吧,統(tǒng)計、概率要學吧,最后基本積分、微分要會吧……再看后面物理化學學習的需要,補一下漏就好了。

  看起來很多,但是學起來也不太夸張。

  ……

  至于物理、化學,朱棣打算讓他們前三個月學個基礎,之后按天賦,分別只學習化學或者物理,再細化學習兩個月基礎后,再次細分,比如化學,學完元素周期表、常見化學物質(zhì)性質(zhì)后,就可以分為有機化學、無機化學兩個方向。

  朱棣沒那么多時間去培養(yǎng)全才,他們也沒那么多時間去學習太多知識。這樣就大大減輕了他們的負擔。

  就這樣,朱棣打算十個月左右,學完這一切,已經(jīng)可以算得上是個合格的「磚頭」了,為了建設大明添磚加瓦,哪里需要哪里搬??赡芘囵B(yǎng)的人出來這是不全面,但是已經(jīng)有了基本的現(xiàn)代科學的知識體系,朱棣帶他們做實際課題,不會的直接自學、相互討論或者問自己都是可以的。

  這是朱棣所能想到效率最高的方法,朱棣打算一個月招一期,上一期的學員給下一期上課,源源不斷的人才就能冒出來了……

  朱棣不禁感覺自己是在搞傳-銷……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