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竇建德在河北小心經(jīng)營的同時,也時刻關(guān)注著楊玄感的動向。楊玄感起兵之后短短十幾日內(nèi)便聚集了數(shù)萬兵馬,在黎陽倉的后勤支持下又收攏了大河沿岸的數(shù)支義軍,連江南地區(qū)都有人打著楊玄感的名號起兵,一時風頭無兩。
于是楊玄感在黎陽任命投奔而來的東光縣尉元務(wù)本為黎州刺史,趙懷義為衛(wèi)州刺史,河內(nèi)郡主簿唐祎為懷州刺史,又拜李密為謀主,集結(jié)大軍屯駐在黎陽。
黎陽位于河北河南交界之處,向西可以渡過黃河直達東都洛陽,如果選擇繞過東都則可以抵達潼關(guān),而向北則可以攻略整個河北幽燕之地,蓄勢待發(fā)的楊玄感軍無論向哪一個方向進發(fā),都將徹底改變這一地域的局勢。
特別是本就人心動蕩思亂的河北地區(qū),甚至有多股義軍主動派人南下聯(lián)絡(luò)楊玄感,希望接應(yīng)黎陽大軍北上斷絕楊廣的歸途。
以楊玄感如今的威望,一旦進軍河北,各地必將從者如云,屆時每一支力量都只能被迫的在楊廣和楊玄感的決戰(zhàn)中做出抉擇,作為叛隋的義軍勢力,幾乎只有一個選擇。
甚至連高士達在此動蕩的局勢中都派人南下向楊玄感表示順從之意,唯有竇建德對此不置可否,仍舊不做表態(tài)。
竇建德私下與諸將說:“楊玄感若能舍棄東都,果然率軍北上與楊廣決戰(zhàn),則河北人心必為其所用,到時候或許他真的能創(chuàng)建光武帝在河北的局面,而我等也只能和銅馬軍一樣為王前驅(qū),但我觀楊玄感此人絕不會選擇北上。
他乃是隋朝貴胄出身,雖然在關(guān)東起兵,但所信賴的李密、元務(wù)本等人卻都是關(guān)隴舊族,可見其人心中的根基仍舊是關(guān)中與東都的關(guān)隴大族。楊玄感既然與我等河北英豪素無牽連,又怎么肯舍近求遠北上依靠我等?我料定他不會向北?!?p> 盡管有人依舊反對,但竇建德說:“若是楊玄感真的北上,我竇建德愿意親自去他帳門外請罪效勞?!北娙吮阋膊辉僬劥耸?,耐心等待楊玄感的動向。
果然如竇建德所預(yù)料,盡管親身接觸過河北義軍的勃勃生氣的李密一再勸說楊玄感北上,言說河北民心可用乃用武之地,但楊玄感卻始終猶豫不定。
猶豫之間,一件意外的事情最終促使楊玄感下定決心選擇西進。
被楊玄感任命為懷州刺史的唐祎竟然重新叛回朝廷一邊,并逃到東都面見留守的越王楊侗,將楊玄感起兵的方略謀劃全部一一道出,引發(fā)了朝廷方面的極大恐慌,東都主政的民部尚書樊子蓋急忙下令調(diào)集軍力防御楊玄感。
原來唐煒在楊玄感起兵之初就投靠楊玄感,并且賣力的獻計幫助楊玄感快速平定了黎陽附近,隱隱有將自己視作楊玄感謀主的架勢。
但唐煒出身關(guān)東士族,隨著越來越多的關(guān)隴士人從長安、東都趕來投奔,他們在楊玄感周圍形成的小圈子反而開始排擠作為“外人”的唐煒。
特別是大名鼎鼎的李密趕到后,立刻被楊玄感拜做謀主,李密又不喜唐煒對楊玄感過度奉迎的姿態(tài),認為此人品格低劣不應(yīng)當留在楊玄感身邊參與決策,于是進言將其任命為懷州刺史打發(fā)了出去。
雖然被任命為懷州刺史,但懷州黎州衛(wèi)州都是在原本的黎陽郡周邊,一旦楊玄感大軍離開,這里都只是后方而已,因此自覺坐了冷板凳的唐煒竟然一怒之下又投回了朝廷。
聞知此事的楊玄感大怒,于是下定決心拋開李密北上河北的上策以及進軍關(guān)中的中策,調(diào)集大軍直接向東都進發(fā)。
李密依舊還是那身青衫儒士裝扮騎馬隨從在楊玄感軍中,手中拿著一柄鐵如意,僅僅落后楊玄感半個身位。他眉頭微蹙,對楊玄感道:“明公,如今東都已有戒備,越王雖然年少無知,但樊子蓋至少還算的上知兵,如果我軍在堅城之下遷延日久又不能克,楊廣所率的大軍尾隨而來,恐怕非為我軍之福啊?!?p> 楊玄感身材高大,此時身披一身涂成暗銀色的鎧甲,加上胯下駿馬,幾乎比身邊的普通騎士高出一個頭,被眾人簇擁在中央顯得極為威風凜凜。他與每一位關(guān)隴高門子弟一樣,從小鍛煉武藝,加上身材高大,力氣和耐力都有著極為驚人的天賦,早就暗中有項羽再世的名號,只是受制于楊廣的忌憚才一直未曾在軍中施展過身手而已,如今得以掌握數(shù)萬雄兵,擺脫掉楊廣的掌控掣肘,真猶如小霸王孫策下江東一般,心情極好。
楊玄感聽到李密的話語,知道這位他最信賴的親信又準備勸他放棄攻打東都洛陽,轉(zhuǎn)而直奔長安舊都了。這些話李密這些天來已經(jīng)多次與他說過,但楊玄感對局勢卻有自己的看法。
聽到李密再次提起這些,楊玄感意氣風發(fā)的停下馬身,以手戟指向遠方沿著浩浩湯湯的黃河排開的雄壯隊伍和更多身著百姓服飾聚集在道路兩側(cè)的人群道:“吾弟所慮自有道理,但你看我等如今擁有數(shù)萬精銳強軍,又有如此多的百姓簞食壺漿贏糧而景從,每日投軍者數(shù)千上萬,可見潁洛人心俱在我方,東都不過數(shù)萬人馬,哪里能擋的住我軍一擊?
如今朝廷名義上未曾遷都,但中樞早就轉(zhuǎn)移到了新建的東都,百官群貴及其家眷全都聚居于此,只要我們攻克東都,則朝廷百官便落入我手,楊廣便如無巢之鳥,自然就會土崩瓦解,我以世家貴胄之名足可以行廢立之事,天下傳檄可定。
如果轉(zhuǎn)道關(guān)中,無異于將東都留給楊廣,使其尚有歸處,屆時我等占據(jù)關(guān)中與昏君再相互攻伐,不知何日方能平定天下了?!?p> 他雖然大業(yè)尚未成就,但眼見形勢一片大好,已經(jīng)沒有什么耐心再與楊廣慢慢糾纏了,何況隋軍中能戰(zhàn)的大將統(tǒng)帥都已經(jīng)被派往遼東,樊子蓋等人雖然位高名重卻根本不被他放在眼中,就連一向信賴的李密的話也不大愿意聽從。
聽到楊玄感這般話,李密也只好暗嘆一聲,閉口不言,畢竟楊玄感今日已經(jīng)算是半個人君,做臣子的也沒辦法硬去改變他的決定。
不過李密對自己和楊玄感依舊充滿信心,正如楊玄感所說,如今的局勢對他們極為有利,隋軍最優(yōu)秀的一批將帥,屈突通正在從遼東取道河北返回途中,來護兒、楊義臣在青州沿海未回,張須陀兵力微小,兩京的朝廷留守中樞一時竟無人可用。
樊子蓋雖然收到唐煒的通報后立刻派兵加強了黎陽附近的防御,但楊玄感軍在李密的建議下卻繞道汲郡渡過黃河,一舉突破隋軍的黃河防線。隋軍按照對陣普通義軍的經(jīng)驗并未防備,孰料楊玄感軍的素質(zhì)遠超普通義軍,竟然能統(tǒng)帥數(shù)萬人馬一日急行六十余里,突然渡過黃河,頓時大亂,紛亂間不斷有人向楊玄感投降,加上各地來投奔的百姓,讓楊玄感軍的規(guī)模擴大到了十萬之眾。
就連一向冷靜沉穩(wěn)的李密也不由為之振奮不已,大丈夫手提十萬雄兵,縱橫天下哪里去不得,因此再聽到楊玄感堅絕攻打東都的話語也就不再堅持,暗暗定下心來為楊玄感謀劃攻取東都一事。
二人交談間,一名騎將在數(shù)名騎兵的簇擁下迎面飛馳而來,越過大軍前陣在楊玄感等人面前五十余步才停馬步行而來,正是楊玄感之弟楊玄挺,目前已經(jīng)被楊玄感任命為前軍督將。
只見楊玄挺快步跑來,隔著十幾步遠近就喊道:“大兄,樊子蓋命河南贊治裴弘策率軍三萬出于上春門拒守以阻我軍!”
楊玄感厲聲呵斥道:“軍中消息哪里可以大呼小叫,汝今為將還是這般輕佻,如何承擔我楊家重任?!眳s又忍不住面露喜色轉(zhuǎn)頭對李密道:“東都果然無人矣,法主可為我破之?!?p> 李密微微一笑,在馬上稍稍欠身答道:“敢不從明公之命?!?p> 日光正盛,照在二人身上,在身邊聚攏的眾人眼中真有耀目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