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再入藏書樓
翌日,清晨。
何維同從入定中準(zhǔn)時醒來,睜開了眼睛,從床邊的窗戶往外看去,外面的天還算一片朦朧。
何維同穿上鞋,然后下了床,推開房門,來到了院子里。
何維同拿著院子里的木盆開始洗漱,幾分鐘后,洗漱完畢。
何維同開始在院中打拳,從太極拳開始,經(jīng)過一夜的整合,何維同對修行一道有了更為深刻的認(rèn)識。
打拳之時天地間的某些物質(zhì),隨著何維同的呼吸不停的進(jìn)入他的身體,洗刷他身體里的廢物,強(qiáng)化他的體質(zhì)。
“呼~”
拳頭在空中來回轉(zhuǎn)動,時不時何維同手間還會發(fā)出“砰”的一聲響。
世界灰蒙蒙的一片,但是在何維同的眼中卻是那么的清明。
何維看到了空氣中環(huán)繞在他周圍的靈性物質(zhì),看到了構(gòu)成世界的道。
太極拳在他手中好像得到了升華,簡簡單單的動作化腐朽為神奇,一招一式之間都好似帶了一股道韻。
何維同也越打越歡喜,一夜的參悟,他的視野開闊了,他開始以一種獨特的視角看待這個世界。
他已經(jīng)不局限于武道,他的拳法里已經(jīng)多了一種特殊的東西。
太極拳本就是蘊含天地大道的拳法,經(jīng)過何維同有意識的改變,瞬間蛻凡為仙,已經(jīng)有了幾絲道拳的影子。
何維同逐漸大汗淋漓起來,越打越興奮。
大概是半個小時后,他才停下來,然后接引來自天邊的紫氣,壯大自身。
如此又過了一刻鐘時間,之后何維同從院子的一角撿出一根長棍,開始在院子里揮舞,以棍代槍。
何維同拿到木棍的瞬間,身上的氣勢便變了,不再是一個修行長生之道的道士,看著像一個古代的戰(zhàn)士,強(qiáng)大的戰(zhàn)意,凝練在身邊。
他練的這門槍法,在周西宇手中非常的飄逸,但是到何維同的手中卻是變成了護(hù)道的手段,所以非常的凌厲,戰(zhàn)意滔天。
何維同是要走長生路的,這條路上難免不會有阻礙,而這槍法則是保護(hù)自己的手段,所以何維同在練槍的時候,無意識的會夾雜這么一種情緒在里面,所以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獨屬于他的風(fēng)格。
“嘭嘭嘭?。。 ?p> 木棍破空之聲時有響起。
時間緩緩流逝,來到了早上七點左右。
唐云龍被院子外的聲音吸引,所以走出了木屋。
唐云龍看著正在院子中央練武的何維同,心生好奇,他自己也是練武之人,所以對武學(xué)一道很是感興趣。
唐云龍沒有立馬走過去打招呼,而是在一旁看著何維同練槍,直到何維同停下。
“何道長,你這一手槍法真是神乎奇神,看的我目不接瑕?!碧圃讫堊哌^取吹捧道。
何維同停下手里的動作,看向走過來示好的唐云龍回報以微笑。
他早就發(fā)現(xiàn)了唐云龍,不過見他沒有打擾自己,所以他也就懶得去管。
“唐居士,過譽了?!焙尉S同回道。
“道長謙虛,這么精妙的槍法,是我平生僅見,以道長的招式,若我與道長對敵,我怕不是一槍之?dāng)??!?p> 何維同笑了笑沒有說話。
“居士可還有事?若是沒有我就離去了?!焙尉S同說道。
“道長要去何處?”唐云龍問道。
何維同把手中的木棍向著院子角一扔,然后說道:“自然是去山中游歷一番。”
“道長好雅興!我預(yù)祝道長乘興而去,滿載而歸。”唐云龍抱拳道。
何維同笑了笑,然后轉(zhuǎn)身離去。
何維同朝著武當(dāng)吃飯的食堂而去,他昨日沒吃飯,一直空腹到現(xiàn)在,確實有些餓了。
何維同很快就走到了人多的大殿中,他詢問了一下觀中的道士,然后沒走多久就來到了武當(dāng)?shù)氖程谩?p> 這食堂在一山坳,是一個獨棟的小院,很是安靜。
昨日那謝老道明明說了要好好招待他們,但是不知道為什么,自昨日開始,那道士把他們帶到住處之后就再沒有管過他。
當(dāng)然,何維同選著性的忘記了,他昨天下午一直待在藏書樓的事。
何維同到食堂的時候,早飯還在做。
何維同在殿外等了一會兒,可能是廚房里工作的那幾位雜役知道何維同是掌門吩咐要好好招待的人,所以何維同在殿外沒坐多久,就有一個年輕道士端著一碗飯菜走了過來。
何維同與他聊了幾句,然后便一個人靜靜的吃了起來。
一刻鐘后,何維同吃完一碗飯菜,還了碗,到了聲謝,然后便往回走。
觀中沒什么事可做,何維同再次入了藏書樓,再次拿起那本“清靜經(jīng)”看了起來。
何維同拿起經(jīng)書上了二樓再次坐在了窗戶邊。
這次看,何維同又有一番感受,與昨日的感悟大不相同,雖然是同一本經(jīng)典,但是感受有如天地之別。
何維同不知道為什么會有這種差別,此刻他也不想去弄清楚,很快何維同再次沉浸在了道經(jīng)的世界中。
昨日何維同的重點在前半段,今日何維同把目光放到了后半段,昨日何維同為防止自己沒有目的的亂看,所以對這后半段只是不求甚解的記住了,并沒有深究其中的道理。
何維同先是溫習(xí)了一遍前兩段,然后便鉆進(jìn)了后半段道經(jīng)中。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zhí)德;執(zhí)著之者,不名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隨著字句浮現(xiàn),何維同再次進(jìn)入了那種專注的狀態(tài),以前的記憶再次浮現(xiàn)。
這段的意思也逐漸在清晰。
總講了眾生不能得到真道的原因,是由于妄念之起,貪求身外有形之物,大傷自己精炁神,以至流浪生死,常存苦海濁辱之中,受苦受難。如果一心向善,修煉真常之道,一旦了悟大道的規(guī)律,修之不輟,自會有成。以達(dá)到常清常靜,有至樂而無苦難的真常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