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劉備得徐州
劉備在陶謙的連番催促下,終是快馬加鞭趕到了郯城。
已是彌留之際的陶謙在劉備到達郯城后,就將在郯城的文武官員召集了起來。
主榻上的陶謙臥躺著。
褪去了常服,換上了久違的官服,這也許是他最后一次穿了。
底下的文武官吏心思各異,不一而足。
半響,陶謙開口了,語氣有氣無力,不再中氣十足,但卻是前所未有是堅定。
“諸位,皆是我徐州的雋秀良才,謙此生能與諸位共事是謙的榮幸。”
底下文武齊聲道,“遇到使君也是我等的榮幸?!?p> “咳咳,自先皇委我以徐州刺史之職,至今已七年之久,在徐州期間我一直兢兢業(yè)業(yè),驅(qū)黃巾,辦屯田,于是徐州民富糧多,此可上報先帝之恩,下可稍稍寬慰我心?!?p> “而如今漢室風(fēng)雨飄搖,逆賊逞兇,本是我報效國家之際,誰可想天不假年,不予我壽歲?!?p> “自去歲曹賊趁逆,使我徐州動蕩,民眾哀號,幸得玄德相助及我徐州上下一心,曹賊終退。”
“然若我亡故,徐州四周虎狼環(huán)飼,徐州無主,必遭劫掠,則我徐州之民不安,漢室之徐州將不復(fù)為漢室所有?!?p> 說到亡故時陶謙的語氣明顯感覺到低沉,能夠感覺到他話語之間頓了一下。
“我將讓徐州與玄德?!?p> 說完這句話底下議論紛紛。
糜竺,陳登詫異。
剛脫身的曹豹也露出疑惑不解的神情。
說起曹豹的脫險也只能怪曹雄自己。
曹雄原本借他父親曹豹是名頭誆騙了府上的管事,聯(lián)合管事一起將他父親困于府中。
之后盜曹豹之印,是想借曹豹之印調(diào)動丹陽軍,預(yù)謀發(fā)動兵變,曹雄他想當(dāng)徐州之主。
因是前段時間陶謙的操作,明顯的是告訴手底下的人他要推他的兒子擔(dān)任這徐州牧。
可是他曹雄與陶商陶應(yīng)打了這么多年的交道,這兩貨是什么樣的人他一清二楚。
若是突然發(fā)現(xiàn)有一天發(fā)現(xiàn)自己以前天天可以凌辱的人,突然成為你的上司,這擱誰那誰也受不了啊。
更別提曹雄這樣乖戾的主,那還不直接原地爆炸啊。
于是他就鋌而走險,利用偶然知道的管事的把柄,威脅管事與他合謀圈禁他的父親,管事,無奈,只能堵一把,誰叫曹豹只有這么一個獨苗兒子呢,畢竟參與是死,那不參與也是死,唯有賭一把了。
失敗后,曹雄就開始自暴自棄,動輒打罵下人,下人受不了只能偷偷的把曹豹放出來,求他做主。
曹豹早就知道是這樣的結(jié)果,因為他的印信只有領(lǐng)兵和統(tǒng)兵之權(quán),而無調(diào)兵之權(quán)。調(diào)兵的印信另一半在陶謙的手里,沒有陶謙的印信,根本不可能調(diào)來一兵一卒。
期間,也有人來探望曹豹,但都被曹雄打發(fā)回去了,其中也有懷疑者,但都在曹雄的胡攪蠻纏中生氣的回了府。曹雄也怕啊,怕他囚禁父親的事被發(fā)現(xiàn),這在漢朝是大不孝啊,被人發(fā)現(xiàn),可以直接扭送官府,當(dāng)場判棄市的。
曹豹出來后,將知情者盡數(shù)杖斃去,并再對外宣稱他的兒子這幾日以來一直衣不蔽體,宵衣旰食,終于感動了天地,他的病才好了。
這個雖然不能完全消除坊間漸漸傳開的曹雄囚父的事,但最少能混淆一下坊間的流言。
至于曹雄,曹豹沒有打他或者罵他,而是認(rèn)真的給他講道理,開始用心的培養(yǎng)他。
到徐州還沒來得及休息的劉備聽到這話踉蹌了一下。
“使君不可,備...”
劉備話還沒說完,就被主位上陶謙虛弱的聲音打斷。
無奈,劉備只能停下嘴。
“玄德當(dāng)?shù)?,玄德此前為救我徐州之民免遭屠戮親赴兗州,此乃大仁大勇。徐州交予你我放心。”
“使君,往往不可...”
“玄德,就眼睜睜的看著我徐州之民出于水深火熱之中嗎?”
“使君,若徐州有要事,備自然竭盡全力??尚熘菽林殏涞率鑼W(xué)淺,萬萬不敢答應(yīng)?!?p> 聽到這話,陶謙在劇烈的咳嗽中用盡全身力氣說道,“玄德要使我陷于不義,使我身后名不得安生?”
劉備無奈,只能答應(yīng)。
糜良聽說這事,只淡淡的評價了幾句,“陶謙是真會作秀,明知二子性格不足以威壓徐州,非得弄些騷操作,推他二子上位,可沒想到他的身體敗的如此之快,謀劃未有完成,不得以選擇更有威望的劉備來當(dāng)徐州牧。這是既當(dāng)婊子又立牌坊啊。”
“只是他最后一手弄得實在漂亮,明知玄德公會推脫,所以他第一請,就以玄德公親赴兗州解徐州之圍的壯舉稱贊他一番,開始他的第一請,第二請,就以徐州之民的安危來開始他的第二請,這時玄德公必然會猶豫,在猶豫中婉拒,而后就是‘悲壯’的第三請,開始了他的發(fā)揮,以他自己為‘餌’,迫使玄德公不得不答應(yīng),這時就算玄德公反應(yīng)過來也是于事無補了。”
“這三請三讓,不光是給玄德公套上了枷鎖,更是讓玄德公不得不盡心盡力保全陶家的富貴,保證徐州的安危??梢哉f若玄德公一日在徐州,他就一日不能對陶家動手?!?p> “三請三讓更是讓玄德公當(dāng)了一次配角,若以后玄德公的成就越大,陶謙的賢名就會越盛,不管當(dāng)時他的目的如何,史書上都會以春秋筆法一筆帶過,只推崇他當(dāng)時能夠慧眼識英才,端端選中了玄德公當(dāng)徐州牧?!?p> “這可真是低成本高收益啊,玄德公只要在徐州最后成事的,那么最后的功勞永遠(yuǎn)都有陶謙一份?!?p> “就算最后玄德公只要最后能夠偏安一隅,他三請三讓的賢明也會流傳于世?!?p> “最沒有收益的是玄德公一事無成,但陶謙他已經(jīng)身死如燈滅了,也管不了許多了?!?p> 有時糜良感覺是不是人將死的時候都會開啟神智,突然有如神助,陶謙這三請三讓的把戲玩的是可謂是爐火純青,不似他平日的表現(xiàn)。
事實上,對于劉備的這場開學(xué)測驗,糜良并不滿意,感覺這時的昭烈帝還有點嫩,比之曹操差遠(yuǎn)了。
想必這時的昭烈帝還沒有挨過更深層次的毒打,沒有被這個社會千錘百煉過,稍顯稚嫩。
但劉備能夠在無奈答應(yīng)之后,能夠坦然自若,面不改色的直視其他人的打量。
這一點糜良倒是挺佩服劉備的。
若自己不尷尬,尷尬的永遠(yuǎn)是別人。
到底陶謙是沒有熬過興平元年,倒在了興平元年的末尾,沒有見到興平二年的元日。
興平元年(公元194年)十二月末,大雪。
徐州牧兼安東將軍陶謙在徐州郯城病逝,享年六十三歲。
劉備素衣縞素,為陶謙披麻戴孝一個月,以示對陶謙提攜的感恩之情。
興平二年的元日,劉備下達了他的第一個命令,禁止徐州百姓在元日里大規(guī)模慶祝,只允許小規(guī)模的慶祝。
二是上表請封,訴說陶謙之功,請求朝廷能夠給予謚號。
三是請罪,望朝廷能夠赦免他與陶謙私相授受之罪。
四是自薦,希望朝廷能夠讓他暫代徐州牧一職,以安徐州民心,保徐州安穩(wěn)。
后三條命令主要是跟朝廷打個招呼,是糜良與陳群商量之后共同薦于劉備的。
劉備欣然采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