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幾個時辰就讓眾人見了三圣,還見證了填詞至圣之玄奇靈妙,又受菩薩祝福加持!
有人感嘆道:“要是歷年文試都有如此盛況,我肯定年年都來!不,自此以后我一定每年參加!”
更多人同感附和。
宮教習整理了一下心情,宣布了勝者為李公子。
一梨園女子面帶薄紗,心里反復咀嚼著那一妙詞,早就好奇那李公子是何人士,是否婚?。?p> 許多飄零女子都是深深感懷,梅花之高潔,孤傲,與她們或多或少有著勾連。
李公子的名號又在萬花叢中盛起一次。
第三試為文墨,參試者皆比拼手上真功夫,看誰的墨跡能爭得桂冠。
雖然往年都是李公子拔得頭籌,但依然有不少名仕青年想要一展風采,這就是文試的旨要所在,讓天下學子皆能學有所用。
眾人議論紛紛:
甲:“你聽說了嗎?書圣弟子今年出關(guān),參加文試意在奪魁!”
乙:“他不是修行者嗎?怎么會參加這種比試?”
丙:“你有所不知,文試不限身份,更不會管你是否踏入修行,因為根本不怕有人敢在文海上鬧事,圣人看著,彈指間宵小灰飛煙滅!”
甲:“確實如此,每年來文海的修行者其實不少,只是我等還未入修行,看不出來罷了!”
其余人同時感嘆:“修得大道才能超脫世間,游跡人世,如同兒戲!”
在他們遠處一男子清清楚楚聽完了他們的對話笑了笑,這便是修行者。
在宮教習宣布下,第三試開始,大家紛紛開始擺案書寫。
李飛白就著一塊大理石,緩緩提筆書寫,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他將用自己的筆法!
蘇秀婉對筆墨一道不感興趣,就在一旁看著李飛白在白紙上揮灑自如,才抬筆幾字她就被這新艷的字體驚艷了。
《記文海試序》
洋洋灑灑白來字收尾,蘇秀婉并沒有開口提問,已然沉浸在欣賞這飄逸的字體之中。
李飛白寫完放筆,看著眼前的少女正癡迷沉醉于字里行間,于是單手托腮,瞇著眼睛假寐起來。
蘇秀婉過了好一會兒才緩過神來,回頭看著李飛白這一副吊兒郎當?shù)臉幼泳褂X得并不討厭,反而覺得這才是他李飛白,或許是這字太俊秀的原因吧?她在心里這樣反問自己。
李飛白:“看夠了?”
蘇秀婉白他一眼:“我又沒看你!”
李飛白:“我也沒說你在看我呀!”
蘇秀婉秀眉一橫揚起拳頭:“你又皮癢了?”
李飛白翻身下石,走的那叫一個瀟灑。
蘇秀婉收起小拳頭,看著少年離去的方向竟有一絲后悔“我是不是太兇了?”
半個時辰過后,眾人都封筆罷墨,紙張如流水般漂浮起來,在半空中匯聚成一條書河墨江,氣象宏大。
宮教習起身朝天而拜恭敬開口:“文試筆墨,請書圣裁決!”
天上白云突然漆黑如墨,化為一條蛟龍盤旋而出,歷年來的第三試都由書圣“王羲之”來執(zhí)判筆。
只見云端一長袍中年男子,留著山羊胡,頭戴墨冠,面帶笑容,給人一種平易近人的感覺。
王羲之爽朗開口:“書圣之名實不敢當,筆墨一道包羅萬象,非朝夕便能通達,某僅是早行一步罷了!”
說完長袖一揮,萬千紙張盡數(shù)收于其袖口,只見天地只見多出無數(shù)字符,細下看來皆是出自此次文試墨比之人。
王羲之閉眼輕捻胡須眉頭一會兒緊鎖一會兒舒展,隨后展顏一笑:“哈哈哈!妙極,妙極!真是一副驚世字帖!”
話畢凌空出現(xiàn)李飛白先前書寫的《記文海試序》。
眾人見此字帖皆是嘆服,就連藏身人跡之中的書圣傳人都不由得贊嘆,心中對那位不知姓名來歷的李公子也是多了幾分贊賞。
書圣緩緩開口:“此次文墨試,所采書墨佳者皆眾,吾繆斷兩篇提為上佳,為諸位點評一二!望諸子墨道有成!”
他先點評了另外一篇文章,隨手一揮凌空浮現(xiàn),熟悉者自然清楚這署名單一個王字者,所持為那家筆法。
不少人心中也知曉一二此人身份,但無人說破。
書圣朗聲開口:“此篇皆采行書之精華,集此筆法之大成,若無另外一篇新穎脫出者,此篇可稱居冠!可惜,筆法一道若盡沉浸前人步途之中,難成大道!望諸位謹記?!?p> 眾學子或是過客對圣人的指點皆是衷心一拜。
書圣停頓片刻才開始提點李飛白那篇字帖,緩緩開口:“李公子這篇字帖,這種筆法,我認為已可自稱一家!”
語出驚人,眾人皆震撼不已,書圣做此論斷,意味著李飛白的筆法已自成一道,可開宗立派!
書圣接著說:“基礎(chǔ)脫胎自楷書卻能脫穎而出,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實屬難得,不知李公子為其做何命名?”
李飛白先是一拜,平淡開口:“我不善筆墨,只是閑時擺弄,其名瘦彥體!”
書圣笑談:“瘦彥體,俊彥至極,天骨遒美,逸趣靄然,個性鮮明,飄揚瀟灑,實屬難得!當賞!”
說完一只毛筆飛來,靜靜漂浮于李飛白面前,他用手接住,細看下只是一只普通平凡的狼毫筆,實則暗紋流動,靈氣逼人。
書圣:“此筆早年時期我甚喜愛,一直隨身攜帶,筆墨一道傳承不易,今也算筆隨良主!望汝當持之而蕩滌天地!”
李飛白拜謝,又得一寶物。
書圣離開后,眾人議論紛紛,雖然從兩年前李公子半路殺出,名聲大作開始,便有人打探他的真實身份,卻毫無線索,雖然有人懷疑他便是那個李世子,卻只是極少數(shù),更多人認為他是高人之徒,不留跡人世。
宮教習宣布文試結(jié)果,李飛白自然奪得魁首,其余名次日后自然揭曉。
分別發(fā)放各次比試之褒獎,楚樂樂得到一抹紅綾,據(jù)說是件靈寶,天生護主,眾人艷羨不已。
李飛白分別得到詞比獎賞的一卷圣人經(jīng)解,墨比的一方硯臺加上一縷翻書風和一只狼毫筆,算得上真正滿載而歸,其余眾人也多少有所收獲。
在一旁等待多時的蘇秀婉見李飛白推脫了不少邀宴后才從人群中擠出來,頭發(fā)衣衫都凌亂不堪,還有不少脂粉香氣,也是噗嗤一笑:“我說李大才子,你還真是男女通吃啊!”
李飛白稍稍整理一二,拍拍衣袖笑道:“也不見你來救我,怕是太過無情。”
蘇秀婉沒也答話走在前面,李飛白跟在其后,瞬間身形轉(zhuǎn)換過來,才是真正的李飛白。
蘇秀婉知道他有一件幻型換面的寶物,也不多問。
文海之試結(jié)束,在夕陽余暉下,二人身影拉得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