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皇時代 武道傳承
對于張宇鵬的玄鐵劍,顏子鴛一沾就撤,每次只卸去五成力度,就變換劍式,不給張宇鵬發(fā)力的機會。
張宇鵬有力無處使,分外難受。
張宇鵬不敢泄氣,天雷劍法滾滾而出,壓制住顏子鴛的青蛇劍法。
二人交手了一百五十余招,天雷劍才微一松懈,是張宇鵬要換氣,再行發(fā)力。
顏子鴛等的就是這個機會。
只見顏子鴛的月華寶劍瞬間化作漫天銀蛇直往張宇鵬周身數(shù)十處大穴刺去。
筆直的寶劍好像變成了蜿蜒的靈蛇,變化不定。
雖是刺向張宇鵬的穴道,卻又似沒有固定的目標(biāo),游移變化不定。
漫天銀蛇,虛實莫測,讓張宇鵬也不得收劍招架,先行護住周身。
顏子鴛的劍速比他可快了不少。
待到漫天銀蛇一觸及張宇鵬的玄鐵劍,居然像是蛇蟲啃噬一般,叮叮響聲,不絕于耳。
張宇鵬緊守門戶,催動天雷劍法,劍身微顫,將銀蛇一一彈開。
顏子鴛攻勢始終不減,劍光不住化為銀蛇,好似無窮無盡一般。
張宇鵬凝神靜氣,運轉(zhuǎn)劍勢,不為眼前銀蛇所迷。
將天雷劍法的重拙發(fā)揮到極致,似慢實快,漫天銀蛇也被吞噬。
就在張宇鵬要轉(zhuǎn)守為攻之際,顏子鴛卻是一抖左手,兩道寒光化作兩條青蛇直撲張宇鵬面門。
張宇鵬絲毫不慌,運劍一刺,化作兩點寒星,要點青蛇的眉心。
哪知道兩條青蛇陡然一扭,盤在劍上眨眼睛已經(jīng)游到劍柄處。
張宇鵬這才有些慌亂,手一松玄鐵劍,掌心微吐,玄鐵劍擊出,直刺顏子鴛。
緊接著食指、中指連彈,將兩條青蛇彈飛。
張宇鵬腳下一進,探手再去拿劍。
顏子鴛側(cè)身讓過玄鐵劍尖,更進半步。
張宇鵬剛摸上劍柄,顏子鴛已然一劍點在他的咽喉之上。
兩條青蛇彈飛出數(shù)丈遠(yuǎn),可見張宇鵬指力之強。
原來是兩柄青蛇短刃,形似青蛇。
平時蛇頭咬住蛇尾,是兩只手鐲。
一旦以內(nèi)力觸動機關(guān),蛇口一松,就化作兩口青蛇劍,周身無刃,唯有蛇口有劍舌吐出。
此青蛇劍有特殊手法打出,遇阻則有游避之能,極不好抵擋。
“承讓。”
“顏仙子好手段,張某敗了?!?p> 張宇鵬輸?shù)靡灿腥衷┩鳎皇前灯饕彩潜臼?,講不了,說不起,輸了就是輸了。
“張少君客氣了,我這不過是投機取巧罷了?!?p> 說罷,二人都返回自己一方看臺,擂臺之上再次變得空無一人。
正一教兩戰(zhàn)皆負(fù),引得底下之人議論紛紛。
東看臺之上“役電神君”張公甫、“雷怖九州”邵伯然、“神劍驚雷”邵簡之都臉色動容,但技不如人,也無法可施。
邵英武還可以說是急于求勝,敗的冤枉。
張宇鵬可是沉著應(yīng)戰(zhàn),應(yīng)對的不差,只是顏子鴛的青蛇劍太過刁鉆,讓張宇鵬吃了悶虧。
西看臺則是歡聲笑語一片。
媧皇宮都是女子,就是來的外門弟子和侍女,放到世俗界,也都是絕色佳麗,這一群美麗的女人齊齊歡呼雀躍,又引得觀擂之人目不轉(zhuǎn)睛。
耳邊也是醉人的鶯鶯燕燕之聲。
“師父,我來第三陣?!?p> 長孫晴柔對師父說道。
“好。”
瑤池金母臉帶微笑,輕聲允諾。
她不是因為勝了兩陣而高興,而是替弟子高興,正一教立官擂,卻給了徒弟揚名立萬的機會,瑤池金母是倍感欣慰。
長孫晴柔縱身上了擂臺。
萬俟羽修一看,好一個媧皇宮。
三陣皆是媧皇宮首先登臺,就這一點,萬俟羽修覺得正一教就輸了。
正一教立官擂挑戰(zhàn)媧皇宮,卻被媧皇宮弟子搶先登擂,多少有些架子太大,自恃宗門歷史悠久。
正一教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經(jīng)立派,還在太一教、媧皇宮之前,只是兩宗后來者居上。
遠(yuǎn)在三皇年間,也稱人皇時代,乃是上古之后,至夏王朝之前的人皇部落時代。
也有人把三皇時期也稱為上古,以軒轅黃帝之后為人皇時代。
此時,天皇伏羲氏得上古煉氣士赤松子傳授煉氣之法,晉階天人境界。
以伏羲族一族之力統(tǒng)一天下部落,成為天下共主,人族之皇,結(jié)束了部族循環(huán)不休的爭斗,后人稱天皇,統(tǒng)治天下近一百二十載。
這也是煉氣士入世的開始。
上古煉氣士自晉階先天境界,就離群索居,在虎豹豺狼橫行的高山之上開辟洞府,這就是最初,也是最早的上古煉氣士傳承,也稱洞府傳承。
上古煉氣士,也被人族部落稱為仙人,慢慢取代了自古以來的神明崇拜。
神明是人族對天地自然敬畏,而從內(nèi)心生出的信仰。
仙,則是看得見的神明。
仙,就是居住在山上的人。
上古,高山大嶺,皆古木狼林,豺狼虎豹出沒其間,就是整個部族也不敢深入。
而仙人,力能降龍,虎豹見之盡皆懾服。
有的仙人就是以虎豹為坐騎,或是靈獸看守洞府。
只是這時候,不僅人族數(shù)量不多,煉氣修士更是鳳毛麟角,遠(yuǎn)遠(yuǎn)不如武道大興的后世。
上古陽神修士的足跡,遍布星空,太陰、太白、歲星、辰星、熒惑、鎮(zhèn)星,包括太陽星,陽神修士都踏足過。
只是到了都是渺無人煙,加上星空無限,上古陽神修士也就失去了探索的興趣。
大夏王朝,四圣證道,四大道統(tǒng)又創(chuàng)建了十七大宗門,相互紛爭不斷,陽神修士也不敢輕易遠(yuǎn)離地星,免得被敵人覆滅了道統(tǒng)。
修士對星空的探索,反而不如上古時期。
上古煉氣士傳承數(shù)千年,直至天皇伏羲氏,赤松子傳道,煉氣之法才傳入人族部落。
天皇五十年,伏羲氏擇神農(nóng)氏為徒,悉心教導(dǎo)數(shù)十年,于天皇一百零一年晉階天人境界。
此后逾十多年,天皇禪讓人皇之位于神農(nóng)氏,稱炎帝,后世稱之為地皇。
地皇神農(nóng)氏又收軒轅氏為徒,后禪讓人皇之位給軒轅氏,也就是第三任人皇黃帝軒轅氏。
軒轅黃帝將自己的軒轅武經(jīng)刻在山壁之上,留給了人族。
只可惜人皇時代文字古樸,部落子民又缺乏對天地法則的認(rèn)知,后來的人皇,包括其他部落高手,都只領(lǐng)悟到一些皮毛,無人勘悟大道。
就是在武朝時代,四大道統(tǒng)的門人弟子也是需要閱盡道藏魔典,才能領(lǐng)悟大道,何況未曾開化的部落時期。
此時的先民更喜歡煉體功法,對于打坐煉氣毫無興趣和耐心,自然無法成就先天、天人境界。
煉精化氣,煉氣化神。
煉體只是在煉精階段,煉化食物化為更加精純的精氣,滋養(yǎng)肉身氣血,淬煉筋骨五臟,促使肉身壯大。
沒有煉氣化神,達(dá)不到化神的目的,神意不夠強大,無法晉階先天。
部落之人都是從事捕漁、耕作、狩獵的粗野漢子,哪里耐得住性子學(xué)習(xí)文字和煉氣之法,都是走煉體的路子。
三皇傳承是人皇禪讓制,不算師徒,但實則也是煉氣士的師徒傳承方法。
自第四位人皇開始,比軒轅黃帝三人實力可就差了遠(yuǎn)了,但部落民風(fēng)淳樸,禪讓制深得人心,各部落首領(lǐng)自覺遵守這一制度,直至夏朝。
夏朝開創(chuàng)家天下,父子相傳,也是世家的雛形。
其實部落時期,已經(jīng)顯露端倪,部落首領(lǐng)本來是悉心教授部落里的男子,以增加部落戰(zhàn)力。
但慢慢私心作祟,對自己兒子就多有偏心和藏私,最后禹將人皇之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啟,結(jié)束了千年的人皇禪讓制。
夏王啟,開創(chuàng)了九州第一個王朝,尊自己的父親為禹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