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武俠

大明江山夢

密詔

大明江山夢 江湖尋夢 1367 2023-08-17 02:34:01

  朱允炆向外望去,果見王忠?guī)ьI(lǐng)七名錦衣衛(wèi)急匆匆趕來。定眼一瞧,原來是紫禁七星,七人的頭領(lǐng)叫何中堯,是皇爺爺最偏愛的大內(nèi)侍衛(wèi)。

  原來王忠對朱允炆忠心耿耿,眼見道衍和尚功力深厚,竟敢只身前來禁宮之中犯駕,顯是有恃無恐,說不定后面還有大隊人馬接應(yīng),趕忙跑去別的宮殿緊急調(diào)派侍衛(wèi)前來保護朱允炆。

  不想此時皇宮之中已是人心惶惶,亂成一團。眾太監(jiān)宮女聽說燕軍已然打進城,都忙著收拾金銀細軟,準備逃跑,王忠喝斥不住,匆忙之中只找到了忠心耿耿的紫禁七星前來救駕。

  王忠進來奉天殿,見朱允炆竟然想自縊,嚇得魂飛魄散,冷汗直流,皇上若是自縊而亡,自己可是萬死難贖其罪。他深得朱元璋與朱允炆信任,蒙受皇恩,當全意報答。他早已想好,便是性命不在,也要報答朱允炆知遇之恩。

  當下王忠跪下顫道:“陛下千萬不可尋短,太祖皇帝留有遺詔,關(guān)鍵時刻可救陛下一命?!?p>  道衍此時在一邊閉目念佛,對周遭情勢只若不見。

  朱允炆大奇,難道太祖皇帝早就預(yù)料到了今日之事?還留下了保命符箓。問道:“什么遺詔,在于何處?”

  王忠道:“恕奴才斗膽。”接著指著殿內(nèi)正中龍椅上方的牌匾“建極綏猷”對何中堯說道:“此匾額后有一鐵匣,你上去將它取下?!?p>  那錦衣衛(wèi)跪著看向朱允炆,見朱允炆點頭,便縱躍而起,左手攀住一塊木梁,向匾后看去,見里面果有一黃布包裹的匣子。他拿出匣子,一個轉(zhuǎn)身輕飄飄躍下,跪倒在地,雙手高舉,呈在朱允炆面前。

  朱允炆道:“王忠,此匣內(nèi)何物,你如何知道匾后有此鐵匣?”

  王忠道:“是奴才親手放上去的,匣內(nèi)是什么東西奴才卻不知道。”

  朱允炆怒喝道:“大膽,不知道什么東西你竟敢將這鐵匣放在朕奉天殿內(nèi),朕的頭頂之上?此事到底詳情如何,你快如實說來!”

  王忠慌忙跪下,連連磕頭,說道:“奴才罪該萬死,奴才罪該萬死。啟稟陛下,這件事是太祖皇帝的吩咐。

  當年陛下被立為皇太孫作為大明儲君那日的深夜,太祖皇帝就在這奉天殿內(nèi),召見奴才,把這個鐵匣交給奴才,讓奴才放到匾后。并敕令奴才不得告訴任何人。若陛下您萬事平安順遂,便把這個秘密保留下去。若是陛下萬一走投無路,到了生死關(guān)頭,便把鐵匣取出,并一再囑咐陛下千萬按照鐵匣內(nèi)的旨意去做,可救陛下一命。”

  朱允炆道:“既是太祖命令,你且起身?!蓖踔疫抵x并站起身來。

  朱允炆解開系住鐵匣的黃布,見那鐵匣已是銹跡斑斑,卻并未上鎖。他正欲打開鐵匣,王忠突然開口說道:陛下,這是太祖皇帝密旨,陛下應(yīng)獨自閱覽。”

  朱允炆看了一眼遠處的道衍,苦笑道:“無妨?!?p>  他掀開鐵匣的蓋子,掏出里面的物事,竟是一套僧衣,一把剃刀,一張度牒。

  朱允炆本想匣內(nèi)是一道圣旨詔書之類的,萬萬料想不到會是一套僧服。

  朱允炆知道太祖皇帝從前在皇覺寺出過家,后來從了軍,一路攻城掠地,當上了皇帝。結(jié)合王忠所言,太祖皇帝顯然是讓自己遇到危難之時避位為僧以逃得一命,難道想讓自己走他的老路?

  朱允炆突然感到后背發(fā)涼,冒出冷汗,太祖皇帝早已駕崩多年,他如何會預(yù)料到今日之事,難道皇爺爺早就知道朱棣四叔會造反,會打到南京城內(nèi),而給自己留下這么一條后路?

  他越想越是不寒而栗,今夜確實發(fā)生了太多變故,也留下了太多疑團。他又看了一眼那套僧服,苦笑道:“事已至此,茍活一條性命,所為何來。即使朕想茍且偷生,四叔也未必留朕一命,何況朕早已立誓,與紫禁城共存亡。你們都逃命去吧,朕想獨留在此?!?p>  何中堯說道:“陛下切莫灰心,卑職在城外還有千余名弟兄等待接應(yīng),卑職還知道一條小路可通城外,陛下寬心,我等誓死必保陛下周全?!?p>  王忠知道皇上此刻心灰意冷,只有先勸陛下離開紫禁城,再慢慢開導(dǎo)。當下也顧不得僭越,指著道衍喝道:“眾侍衛(wèi)聽令,速降這道衍妖僧緝拿,生死不論!”

  眾侍衛(wèi)也早就聽說道衍之名,知道他是朱棣的重要謀士,沒想到大名鼎鼎的道衍法師就是眼前這個一直默默誦經(jīng)的老和尚。若是將他擒獲,或可逼朱棣就范。

  雖然傳聞道衍不不僅兵法戰(zhàn)陣厲害,武功更是高的出奇。但當此情勢,只盼倚仗著人多勢眾,能將他生擒活捉。當下互望一眼,領(lǐng)頭的何中堯向道衍說道:“道衍大師,得罪了,我們今日只好以多為勝?!?p>  道衍雙手合十,說道:“阿彌陀佛,并非老衲夸口,幾位怕不是老衲的對手,今日老衲不想殺戮,眾位何不聽從皇上的旨意,就此離去,另謀去處!”

  眾人一聽,都是氣的哇哇大叫,道衍未免太也目中無人,欺人太甚。

  何中堯也是心中有氣,暗地尋思:你武功高又如何,大不了將我們兄弟通通殺了,可你勸我們置皇上的危難于不顧,臨危逃命,可將我們兄弟瞧的小了。

  他雖心里生氣,口中依然說道:“如此便得罪了?!?p>  道衍笑笑說道:“那老衲就領(lǐng)教一下大內(nèi)高手的手段?!?p>  何中堯知道道衍不會先行出手,便抽出長劍,一招大漠風沙直刺道衍心口。雖然只使了半招,劍尖卻籠罩了道衍整個上半身。

  道衍見他出手凝重卻又不失靈動,一招未使完,便有江湖宗師的氣概。單這一劍,沒有十年的勤苦練習根本使不出來,忍不住叫道:“好劍法”。急忙側(cè)身閃避,接著一掌拍向何中堯右胸。

  何中堯想不到道衍出手如此之快,已是躲避不及,只能微側(cè)身軀,接著長劍回挑,削向道衍小腹。只聽“啪”的一聲,道衍的手掌已拍在何中堯右肩,接著疾速后躍,躲開長劍致命一擊。

  何中堯哇的一聲,吐出一大口鮮血。雖然挨了一掌,卻沒受重傷,只是之前在道衍一掌之下,真氣沒有調(diào)勻,傷了心脈,這才口吐鮮血。幸虧何中堯出劍也是極快,道衍顧忌長劍,這才沒用上力道,否則只怕會震碎心肺。

  其余六名錦衣衛(wèi)見道衍一招便傷了幾人中武功最高的頭領(lǐng),呼哨一聲,立時加入戰(zhàn)團,劍光閃動,七柄長劍在大殿中上下飛舞。

  道衍雖然以一敵七,卻是絲毫不落下風,在七人中穿來插去,騰挪縱躍猶如猛虎捕食。七人雖然傷不得他,他卻也難以傷到眾人,七人配合緊密,一人出現(xiàn)破綻,余人立即補上。一時之間八人竟然斗了一個旗鼓相當。

  這時他早已看出七人都用的是昆侖派劍法。只是不知昆侖派弟子為何會在皇宮中做了錦衣衛(wèi)。當下朗聲說道:“眾位都是昆侖派高手,不知為何會進入宮廷,甘為做個小小的大內(nèi)侍衛(wèi)?!?p>  紫禁七星確實是昆侖派弟子,為何委身朝廷,卻要從當年少林寺英雄大會開始說起。當年昆侖派掌門何太沖夫婦為了謀奪屠龍寶刀,在少林寺中殞命之事,并未流傳江湖。

  此事并不光彩,少林寺方丈為了兩派顏面,也為了兩派和氣,只將前因后果告訴了昆侖派的代任掌門。

  那代任掌門心地善良,也覺這事并不能全然責怪少林派,也擔心告訴了門下弟子,門下弟子會去少林尋仇鬧事,是以并未通傳弟子。何太沖夫婦失蹤一案也就成了謎。

  昆侖派本與明教有著世仇,有些昆侖派弟子便將掌門失蹤怪在了明教頭上。

  朱元璋本是明教中人,后來朱元璋打敗陳友諒,趕走蒙古韃子,榮登大寶,坐上皇位,擔心明教教眾不服,會起兵造反,便大肆打壓明教,這七名昆侖派弟子為了給掌門人報仇,便脫離了昆侖派,投靠了朱元璋,后來屢立功勛,被朱元璋封為紫禁七星,頗受朱元璋寵信。七人在宮廷中待的久了,長久受皇家威嚴的熏陶,慢慢習慣了宮廷生活,又感念皇帝知遇之恩,對大明朝忠心耿耿。今夜燕王攻進南京城,七人已經(jīng)起誓效死命保護朱允炆。

  當下何中堯聽了道衍之言,哼了一聲,說道:“大師武藝高強,已是江湖中一流高手,文韜武略更是無所不精,不也是在燕王手底下謀份差事。”

  道衍聞言,冷哼一聲,說道:“鴻鵠之志豈燕雀能知。老衲今日本不想多造殺戮,你竟敢對老衲如此無禮,難道當真以為老衲殺不了你嗎!”

  道衍之所以和七人打成平手,一是有些托大,未帶兵器,否則有件寶刀寶劍在手,早已將七人長劍震斷,勝負早分。二是馬皇后被逼而死,給道衍很大觸動,他一直反思自己所作所為到底是對是錯,是以很多狠辣的武功并未施展,沒有向七人痛下殺手。

  道衍說完,正要施展幾手絕學,教訓(xùn)一下七星,忽然門外傳來一道爽朗笑聲,那人接著說道:“大師何等身份,不必和幾個錦衣衛(wèi)置氣。這幾人就讓我們倆打發(fā)了如何?!?p>  接著一道清脆聲音說道:“不錯,大師勞累一晚,請休息一下吧,這幾人我替你打發(fā)?!?p>  道衍一聽,就知道是馬和與汪藏海到了。當下蓄滿全身勁力,猛的拍出一掌,趁眾人閃避之際,躍到門口,果然是馬汪二人站在門前。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