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自習真是一件苦悶的事。
由于他并沒有跟上老師的講課進度,導致課本上的好多內(nèi)容需要自學。要說做題或者背誦還好,陸海晨最不擅長的就是自己看書,效率很低。
有時候他盯著課本看,看一會就會走神,思緒是上通遠古、下及未來,橫掃五大洲,穿梭于各個領(lǐng)域。等他回過神來,十幾分鐘已經(jīng)過去。
“臥槽!怎么總走思呢?”陸海晨郁悶地想。
他不由得想起他的高三時代。
那個時候他可以除了吃飯睡覺,一整天都在心無旁騖地看書,效率超高。
而上了大學以后就不行了。尤其是這個學期,他腦袋里成天想事,導致上自習的效率很低。
他深知這樣下去的話,別說要達到那個“趕英超美”的目標,就是想達到考試及格都難。
“這樣不行,我必須要想一個好的對策!”
陸海晨向老大江曉哲求助。
老大深沉地看了他一眼,緩緩道:“心浮氣躁,志慮不純所致啊!”
陸海晨在心中暗罵道:“我志向不純潔?笑話!我不比那些向錢看齊的三俗分子強多了?”
雖然陸海晨對老大這種裝古代圣賢的行為有些吃不消,但畢竟有求于他,便央求道:“大哥你有什么秘訣教教哥們唄!”
江曉哲沒有直接回答他,而是給他講了一個故事,大意是說有一個日本馬拉松運動員,常年保持不敗,人們問他有什么訣竅,他總是保密。到退役的時候,他終于說出了自己的秘訣,就是他每到一個比賽城市,都要提前去踩點,將賽道沿途一些重要的標志性建筑一一記下來。等正式比賽的時候,他會通過這些建筑物不斷提醒和鼓勵自己。比如跑過郵局的時候,他會告訴自己郵局的下一站是醫(yī)院;等跑到醫(yī)院的時候,他又會告訴自己下一站是加油站,反復激勵自己。
講完故事,老大告訴他,要將大的目標細分為很多小的目標,一步一步完成。
末了,老大還給了他一個tips——可以將自己的奮斗目標寫在紙條上,上自習的時候放在顯眼的地方,時刻提醒自己。
如獲至寶的陸海晨馬上把這種方法付諸實踐。
他將需要復習的課程細分成小目標,一一列在草稿紙上,并規(guī)定了每一個小目標的大概完成時間,同時將手表摘下來放在桌子上,盯著表復習,完成一個,劃掉一個。
為了防止走神,他撕下來一張小紙條,在上面寫了“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幾個小字,然后把它折疊后立在桌子上,走神的時候就看一眼。
從此以后,他上自習的狀態(tài)煥然一新。雖說和高三時的狀態(tài)比還是有些差距,但和他前段時間相比,簡直強太多了。
時間過得很快,轉(zhuǎn)眼就到了上考場的日子。
在其他人看來,機械設計基礎,是一門再普通不過的考試了。尤其是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大三了,除了那些還在為保研或者國家獎學金奮斗的人,剩下的人都覺得這門課能考個好成績就考個好成績,考不了能及格就行。
但對于陸海晨來說不是這樣,這門課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個學生在某個學期綜合成績的計算方法,是將這個學生各科的考試成績分別乘以各科相應的學分,然后求和,再除以這些課程的學分總和。
像船舶與海洋工程流體力學實驗、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這種普通課程的學分,也就1分或者1.5分,而機械設計基礎的學分,卻達到了3.5分。在非專業(yè)課學分中,機械設計基礎所占權(quán)重之高,簡直登峰造極。而像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圖,這種與未來工作密切相關(guān)的課程,學分卻只有2分。
即使后來他畢業(yè)了,也想不明白為什么機械設計基礎這門課要設置得如此重要。
但是不管怎么說,既然重要,陸海晨就得嚴陣以待。
“只要這門課能考到95以上,這個學期的任務基本就算完成了?!彼?。
由于這門課是機電學院開設的,故主考是機電學院的一名老師,兩名監(jiān)考分別來自人文學院和計算機學院。三名老師,陸海晨全不認識。
外學院老師監(jiān)考當然比不了本學院老師監(jiān)考。
如果是本學院老師的話,老師和學生大部分互相熟悉,老師對于學生在考場上的一些小動作,也就睜只眼閉只眼了。學生只要不是太過分,都能四平八穩(wěn)地考完,弄個及格沒什么問題。
但是外學院的老師就不行了,他們監(jiān)考得很嚴。學生稍有風吹草動,他們便警覺起來,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看。有幾個學生的小抄根本沒機會掏出來。
陸海晨覺得監(jiān)考越嚴越好。因為監(jiān)考得越嚴,那些平時不復習的學生就越不會;越不會,他們就越想抄??伤麄兤簧希匠簧?,分數(shù)就越低;分數(shù)低的人越多,對自己就越有利。
因為他堅信,老師給成績是按照正態(tài)分布來的。
他記得大一下學期的高數(shù)考試,他分明只做了61分的題,而且還有幾道是蒙的,但成績一出來卻是67分。這說明分數(shù)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不及格的人多了,老師自然而然會將大家的分數(shù)向上提高一個檔次。
他想,到時候如果自己考了80幾分,自然而然會被抬高到90多分,所以考95分以上的概率還是很大的。
開考以后,陸海晨前面的小題答得挺順利。
最后是三道大題,第一道是關(guān)于帶傳動的計算,分值10分,很簡單。
他直接套公式計算,得出的結(jié)果是整數(shù)。
一看是整數(shù),陸海晨知道這道題不用檢查,肯定對了。
第二道給陸海晨難住了。
這是一道齒輪輪系的綜合計算題,他算了半天,也沒把第一問推導出來。
他一看,時間過去了十五分鐘第一問居然解不出來,只得轉(zhuǎn)戰(zhàn)第二問。
可是,第二問需要用到第一問的結(jié)果。沒辦法,他只得再轉(zhuǎn)回第一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