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說過,這5%跟“偶然提醒”相關。但并不能代表這5%就是“偶然提醒”。
下面就具體闡述這5%的記憶。
這就要從“心理動力學”上來分析。
把心理問題轉換為一種類似物理的方式上來,才能精確找到那5%。
還是上面那個例子:某人R,在單位上與人交流得不錯,一般的負面評價他也能夠接受。但是當某天有個上司突然跟他說:“R這個人什么都好,在某些缺陷方面,也能虛心接受批評意見。就是……”
就是……后面省略的那些評價,是R無法應對的,只能選擇逃避。
比如說,他會以為就是……后面,會說他這個人沒男人氣概,有點娘娘腔。
他這種先入為主,就是“偶然提醒”的結果,說明在遙遠的過去,這種負面評價被偶然提醒喚醒,使他難以接受,于是只能選擇逃避。
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后,但竟然形成了自我批評的強迫,強迫批評自己娘娘腔。
為何明明逃避了負面評價,反而會染上負面評價?
這并不難解釋。
如果一盆臟水朝你潑來,你因為害怕而閉上眼睛逃避,結果就會被臟水弄臟。
如果當時睜開眼睛去躲避或阻擋,反而不會弄臟。
再舉個更形象的例子。
還是回到前面那個求愛不得的善良男子。
他本來對壞壞的男人是抗拒的,保持自己的善良。
但是因為他所愛的那個女孩喜歡壞壞的男人,他對壞的抵抗越發(fā)顯得無力,最后在無形中選擇放棄抵抗,自然染上了“壞”的惡習。
正如那種俗話“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從心理動力的角度來說,就是弗洛伊德伊德所說的“愛的本能”與“破壞(死亡)本能”的天生對抗。
為了阻止人類無休止的欲望滿足,“破壞本能”總是與“愛的本能”對抗的。以使自己保持理智和現(xiàn)實,不會為欲望無限向現(xiàn)實索取。
但如果過早地放棄“愛欲”的追求,這對平衡力自然會破壞,“破壞本能”如失去阻力和洪水,瞬間吞噬“愛欲”,使得“愛”與“破壞”混和在一起。
這就不難解釋,為何有時候強迫的思想明明很罪惡和有破壞性,卻有如此強烈的沖動。就是因為里面夾雜了“愛欲”。
還得引用那個潑臟水的比喻。
因為當時害怕面對,所以不敢面對“壞”,結果反而毫無知覺染上了“壞”的罪惡。
染上“壞”并不會形成“強迫癥“,因為暫時還沒有對抗的對象;只是一種無所謂的”抑郁“狀態(tài)。
只有當某個善良的女孩愛上他,激發(fā)他曾有的“善良”時,“強迫“才會發(fā)作。
此話怎說?
就是因為“壞”遇上了“善良”,才會形成激烈對抗!
在沒有遇上“善良”之前,他只感染了“壞”的狀態(tài),并未形成對抗。
就如上例那個潑臟水的例子,因為害怕臟水,所以閉眼逃避,結果自然被弄臟??伤跐撘庾R中刻意否定自己被弄臟,似乎對自己已經(jīng)臟了渾然不知。
只有等到某個干凈的人出現(xiàn)在他面前,激發(fā)他曾經(jīng)“干凈”的記憶。
內心的“臟”與“干凈”才會形成激烈沖突,導致強迫。
再把“臟”的東西引申為“死亡”。
比如,某個人想要戰(zhàn)勝一個強大的,危脅自己生命的對手或者疾病。
如果再像面對臟水那樣,選擇逃避。那么大家應該能夠得出一個結論——他染上了“死亡”?!@就是抑郁癥的來源。
也和前面所說的“無所謂”狀態(tài)一脈相承。
所以,抑郁患者特別害怕聽到自己所愛的人所說的消極話語,那會直接導致他的抑郁,就是緣于此因。
因為,在他所愛的人身上,能夠折射出他內心深處“愛欲”與“死亡”本能之間的逃避機制。
這就是比前述更深層更全面的“強迫”、“抑郁”形成機制。
明白了這點,我相信大多數(shù)讀者甚至心理醫(yī)生會一目了然地知道了治愈“抑郁”與“強迫”的答案。
那就是——鼓勵患者勇敢面對陰暗面。只有這樣才是唯一徹底的治愈之路。
如果這樣想,我會感到很合理且有力,不言而喻的。
但是,我仍然會持保留態(tài)度。
也許有人會質疑:已經(jīng)非常明了的事情了,難道還會有錯?實在不敢相信!
我想說的是“深層心理分析”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安慰和治療。
嚴謹?shù)浇蹩量獭?p> 而且我也相信,只有這樣無懈可擊的苛刻,才能從根本上、質上,真正令患者發(fā)生根本性的治愈,而無存在復發(fā)的可能性。
那么這種苛刻到底是什么呢?
那就是:患者的這種逃避機制接近生理性。
只有從心理到接近生理性的轉變和解構,才是質上的改變。
那么這種生理就是——患者曾經(jīng)應有過暈厥的經(jīng)歷。
這也是我所做的一次大膽推測。
他面對臟水選擇逃避,不應完全是他的主觀意志,而是一種生理上的暈厥,使得他失去了正視“臟水”的能力。
如果僅是主觀意志,那么他的心理健康永遠只能依靠別人的教誨。
也這有這樣,才能從生理意義上解釋患者有時莫名出現(xiàn)的頭痛和頭暈。
至此,大家應該明白:似乎早已闡明的“退行滿足”,為何還能分析到現(xiàn)在。
原來要從心理分析到生理,不能不說是一件難度很大的工作。
至于要繼續(xù)討論“暈厥經(jīng)歷”的問題,只能等到把所有理論分析全部轉化為患者的真實生活經(jīng)歷,讓他完全回歸正常生活,才能進行。
現(xiàn)在要討論的,是另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也許是大多數(shù)患者最后存在的巨大疑慮甚至缺陷。
那就是,有的患者可能會說:“沒錯!你說的很對。讓我徹底了解了癥狀,不再迷惑和茫然,以后面對生活中的痛苦,一定也能夠按此方式,信心滿滿、勇往直前。但是,發(fā)生的已經(jīng)發(fā)生了。因為這個病,我已經(jīng)比常人失去太多了。就算再努力,也只能解決過去的痛苦,無論如何也達不到正常人的水平;與現(xiàn)實生活的融洽也永遠有差距?!?p> 如果有這種想法,無疑是令人沮喪的,也是正常的。
“失去”也是一種“鐵”的事實,不會因為分析而重新獲得;除非在他發(fā)病前就引導他;但這顯然不可能。
但是,我想說的是:“你并未失去任何東西,那所認為失去的那些東西其實一直伴你左右。”
那到底是什么呢?唯一的答案就是——癥狀。有一個很形象地例子可以說明:癥狀就是他失去的那部分自我。有些患者在經(jīng)過深層分析后,感覺就要脫離自己的癥狀了。但令人萬分意外地是:他們突然對那些癥狀懷念起來,非常不舍。仿佛那些癥狀對他們來說很有親切感,如果要他們放棄,反而感覺前面的路很陌生,自然會很失落。因此,必須還原出癥狀的真正面目,才能解釋這種奇怪的現(xiàn)象。
這要求又要從另一角度闡述“心理動力結構”,才能充分了解:為何癥狀就是“失去”的那部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