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事情,也有自己不擅長和厭惡的事情。哪怕重生一次,也不可能全知全能。
對于馮見雄來說,他骨子里有一股黑客式的鉆空子桀驁不羈。這也就注定了他做實事兒可能很牛逼,但是在任何體制內(nèi)務虛都不太在行。
這種不羈,不光是不能做官,也一樣不適合搞學術。
時至今日,他依然記得上輩子剛剛踏上沒幾年時,有一次做專利代理人時,參與了一個大的技術項目,自己投入也很深。最后結項驗收時心血來潮,站在系統(tǒng)工程師的立場上,寫了一篇總結技術應用場景的論文,洋洋灑灑很用心。他留著也沒用,就一并賣給了客戶單位的負責工程師。
客戶單位的負責工程師看了之后,語重心長地評價:“文章是不錯,但是干貨太浪費了!一次工程實踐,發(fā)現(xiàn)這么多新應用干嘛?你不會拆成三篇論文么?那樣就夠我們這邊三個人評中級職稱了!”
今時今日,這一幕似乎又要重演。
邱雪面前,擺了幾份文章的打印件,上面圈圈點點劃了好多線,把文章大致分割成了幾塊。她就指著文章教育馮見雄:
“你這些東西,當作博客發(fā)出來太浪費了!而且這么多新意,堆在一篇文章里,主次也沒了。好好整理一下的話,完全是可以當論文用的。如果掛我的名字,上國家級期刊也不是沒有希望……”
邱雪說到這兒,似乎也意識到不小心說得有些急了,頗感不好意思,便想岔開話題遮掩一下。
倒是馮見雄一貫察言觀色,立刻抬手做了個虛扶制止的手勢:“邱老師,我的東西都是隨便寫寫的,完全不成體系,從來都沒想過可以整理成上臺面的東西。您如果覺得還有改造的價值,那我也很愿意請您斧正。不過你也知道的,我是真的不懂論文那些條條框框?!?p> 見馮見雄這么上道,邱雪也松了口氣,不再打官腔了:“那這樣吧,你提供素材,我?guī)湍愀?,你想要,我就給你第二作者——我也不占你便宜,實話實說,這些東西掛我的名字職稱,對方國家級期刊的審稿編輯才有可能放過去,如果掛你的名字,人家看都不看就打回來了。最多投個省級期刊?!?p> “我理解,完全理解。”馮見雄示意對方不必解釋。
邱雪竟然有一絲不好意思,想了想,又說:“看得出來,你也是個挺上進的孩子,這樣吧,發(fā)下來的稿費,我都給你好了。另外,我在學校里的法律援助中心還挺說的上話,你要是愿意,在校期間就可以過去實習——法律援助雖然不能收律師費,但是畢竟可以積攢一些訴訟和代理經(jīng)驗,還能報賬沖銷一點費用……”
馮見雄答應了這個條件。
邱雪提到的“法律援助中心”,是金陵師大一個校直屬設立的機構,雖然里面的人大多數(shù)是法學院的,但行政級別是跟法學院平級的。
根據(jù)《律師法》,所有執(zhí)業(yè)律師每年都有義務免費提供一定時數(shù)的法律援助,可以是去社區(qū)提供普法咨詢,也可以是免費給窮人打官司。除了律師之外,其他在法律類院校執(zhí)教的人,也是“鼓勵”提供這種援助的。
金陵師大設立的這個“法律援助中心”,主要靠一些年輕的法學院老師組織,也吸納一些優(yōu)秀的學生做事。在馮見雄大四通過司法考試之前,這也是他唯一合法的在沒有律師證的情況下接案子的渠道。邱雪答應幫他拉進法律援助中心,也算是一個不小的忙了。
話徹底說開之后,邱雪也吐露了更多的內(nèi)情,也算是取信于馮見雄,馮見雄也少不得把自己捏造的未來打算大致說了一下,安安老師的心。
交談中,馮見雄才知道原來自己當初的預估有錯——邱雪雖然才工作三年,但已經(jīng)獲得“講師”職稱兩年多了,屬于剛剛轉正就直接授講師職稱、眼下則在蓄力沖擊副教授。
原來,各個大學的職稱體系松緊還是略有差異的,只有北大清華一級的才卡得特別嚴格。
而對于大多數(shù)211大學而言,碩士留校的老師,才是第一年實習期過后,給予助教職稱、然后再熬三五年當講師、35歲能升副教授就算不錯,教授則至少40好幾了,還得有成果。
但邱雪是博士留校,所以實習期就是助教,一年實習期滿后直接提為講師,算是中級職稱了。從這個角度看,早些年的時候?qū)W歷高對于留校任教還是挺有好處的,當然前提是博士能最快速度讀出來——要是像很多不會做人、被導師當廉價勞動力奴役到30歲才畢業(yè)的博士,那根本就省不下時間來。
按照金陵師大的評職稱體系,講師只要省級期刊多發(fā)一些論文,再有一篇國家級期刊,就行了,幾乎等于沒門檻。要當副教授,則要國家級期刊跑量,再有至少一篇“雙核心”的專業(yè)期刊論文。要想當教授,那就得批發(fā)好幾篇“雙核心”乃至更高規(guī)格期刊的論文——當然,別的年限、資歷這些指標,也還是要考量的。
這個標準,還是針對已經(jīng)占了本校大多數(shù)院系的偏文科專業(yè)的,算是容易過的了。
畢竟文科類的研究幾乎都是在中文期刊上廝混,跟老外沒什么關系——尤其是法律這玩意兒,一國有一國的司法體系和理論體系。中國法的最高學術權威,就只看本國,不看外國。
不像搞自然科學的教授那樣,為了個職稱還要苦逼地刷外語的SCI檢索期刊。
邱雪如今是講師,她已經(jīng)寫過兩篇國家級期刊的論文了,只是此前投成功過的那兩個期刊社都沒達到“雙核心”的檔次。
這次馮見雄給她提供的那些為《物權法》鼓吹、歌功頌德的素材,她自忖做扎實了之后,再上上國家級期刊沒問題。如果狠狠拼一把,再打聽一下是誰審核的,下點本錢,也不是沒希望上“雙核心”。
所謂“雙核心”,是指一本期刊要進入目前國內(nèi)五大公認的中文期刊索引遴選體系中的至少兩個。進入“核心”的期刊不一定是國家級的,某些牛逼地方大學的學報也有可能進“核心”。但是目前就學術界的地位來說,“核心”的地位基本上和“國家級期刊”這個指標不相伯仲,甚至略有強勢。而一旦做到“雙核心”,那就普遍公認比一般國家級期刊牛逼。
就文科的專業(yè)來說,目前主要公認的核心索引遴選體系,有北大的“中文核心期刊”,還有南大的CSSCI,另外就是國家社科院文獻中心和社科院學報等幾份索引。
在法學領域內(nèi),這五大索引中的每一家,都會收錄十幾家到二十幾家的法學類期刊作為其核心期刊。還有更多的綜合性的學報。
邱雪為了當上副教授,一般是盯著幾家同時上北大和南大索引的專業(yè)期刊投,比如《法學研究》、《中國法學》、《法商研究》、《政法論壇》、《法學評論》……當然,至今她還沒有成功在那些上面發(fā)表過。
符合這種檔次條件的法律類期刊,全國加起來也就不到15家,有些還是雙月刊、季刊。所以每個月全國夠這種檔次的文章,可能只有200多篇,一年也就3000篇左右——但是,全國100所211,數(shù)千所本科,每年想要當副教授的法律類老師,可不止3000人,所以競爭還是很激烈的。
更何況發(fā)論文不是分豬肉,而是典型的馬太效應重災區(qū)——旱的旱死,澇的澇死。牛逼的名家已經(jīng)名聲在外了,別人說不定一看名字就給過,所以那些已經(jīng)不需要湊職稱的大牛,可能就要瓜分掉這每年3000篇論文中的絕大部分。
而學校差、職稱低的人,文章再是花團錦簇,被直接否的概率也很大。拼死拼活可能只能爭奪那3000篇名額中的幾百篇——換言之,全國所有大學加起來,法學類的副教授以上職稱,每年能評過的也就幾百人。
……
或許是因為上輩子完全和學術界脫節(jié),馮見雄真沒怎么關注過學術圈子里的發(fā)展和生態(tài)邏輯。
也就今兒個被邱雪盯上了,才臨場掃盲了這么多行情。
雖然一開始的時候他覺得邱雪挺煩的,苦口婆心。聽多了之后,倒是發(fā)現(xiàn)自己知道的很多干貨,還是頗有發(fā)揮余熱的余地——他雖然不擅長寫論文,但這不代表他肚子里干貨不夠多。
對于未來15年中外各國的立法趨勢,他馮見雄可謂是了如指掌的。哪國哪一年會頒布什么法律、期間各派利益有些什么斗爭博弈,兩世為人的馮見雄都是一清二楚的——上輩子他就靠這些法律吃飯的。
退一步說,就算他不想寫立法過程背后那些不為人知的博弈,他至少還能預測“某些法律頒布實施后,會有哪些僵硬性的弊端,容易被人鉆什么空子”。這樣的錢,他上輩子就沒少賺。
換句話說,用現(xiàn)在這個事兒舉例。如果邱雪還想繼續(xù)多跟蹤物權法的論文,馮見雄完全可以給她寫一些風險展望型的文章,“預測”一下物權法出來之后,各地的釘子戶們會如何用物權法作為武器,升級釘子斗爭的模式——而這種文章一開始或許上不了非常牛逼的期刊,一旦等《物權法》落地之后,一切應驗,邱雪很容易就會落下“神預言”的敏銳,而被各方智庫看上。
要是馮見雄自己如今有學術地位,他也可以自己這么刷臉。
可惜他沒有。
所以目前只能拿點兒不值錢的干貨,上博客刷刷臉,立貼為證分析一些法律界的“神預言”。
浙東匹夫
我盡量加快劇情。 主要是要踏入法律和傳媒圈,需要鋪墊的專業(yè)知識比較多……并不是想灌水。 如果大家都覺得很容易看懂,就說,我會減少一些解釋的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