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日暮時分,鄭家人馬還未趕到,盧氏吩咐大家用了晚食再一起坐會,她要說說去祖宅的規(guī)矩。于是大家都垂首聽訓,無非是一些“莫要亂走,行臥有據(jù)。謹言慎行,和氣恭敬?!钡仍?,聽的月白都想打個呵欠來表示抗議。
突然間,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轉眼就聽院外馬嘶人喊的。院子門口騰騰騰就跑進來鄭遞,一臉驚喜的回報說鄭家大爺?shù)搅?。盧氏驚的站起來,指揮著女眷們排列好隊伍,綺珠和親信婆子準備點心茶水。
這邊剛剛準備好,院子門外就走進來一位身形挺拔的中年男子,他長著鄭氏標志般的細長雙目,頭發(fā)略有些亂,兩個衣袖顏色顯得較深,正是鄭元禮。他一進來就看到了盧氏和盧氏身邊的鄭稚、鄭秸和鄭道瑜,見到盧氏和侄子侄女向他見禮,也還了個禮,這才坐了下來。
鄭稚上前奉上漱口的涼水,又奉茶給他,發(fā)現(xiàn)大伯父鄭元禮的兩個衣袖都濕漉漉的,就輕問盧氏。盧氏細細看了,忽然掩面落淚說:“大兄為趕來接我等,馬不停蹄,日暮露重,都把大兄的衣袖打濕了。郎君讓我見了大兄就只需聽大兄安排便好,如今我才知道大兄待兄弟的情誼!”
鄭元禮被盧氏哭的有些不安,在他看來,弟弟的妻子兒女首次回來,自己來接也是正常,那值得如此感動,倒讓他覺得不知道如何應對,畢竟這是弟媳,不好過于親近。他連忙站起來,只說一路有些疲憊。盧氏也收了淚水,讓婆子帶鄭元禮去院子里的空房先洗漱休息一番,再行準備飲食。
鄭元禮卻再三推卻,只說已在驛站訂了幾間官房,手下人已經(jīng)去準備,等洗漱飲食后來商談。邊說著邊往外走,盧氏連忙帶鄭氏姐妹行禮相送,又吩咐鄭道瑜跟去官房伺候。
待到鄭元禮出門,盧氏又吩咐親信婆子去驛站廚下做些精致的羹湯送去官房,自己帶著鄭稚、鄭秸回去重新梳洗。
這一番亂糟糟的會面,月白和閔娘子自然有些體會。月白私下問:“這位大爺看起來倒真是位君子?”
閔娘子點點頭說:“雖不是君子,但也不是心思陰毒的?!闭f著又朝盧氏休息的房間瞥了一眼說:“只怕有人裝的不夠好。”
月白呵呵笑笑說:“希望小姐多看多學點就好。”
鄭秸的黑化是緩慢的,雖然陪嫁和盧家的輕視的確對鄭秸的人生觀造成了一定的沖擊,但她身邊還有可以信重和述說的侍女以及閔娘子存在,加上她多年生在深宅,環(huán)境單一,心中只有不平,深刻的恨意卻是沒有的。對于月白的任務來說,只要鄭秸不黑化成冷血大魔王,不跑去陳國攪風攪雨,月白甚至還希望鄭秸可以過的好一些,有個幸福的結局。
這晚鄭元禮和盧氏商議了一番,為了能早日去鄴都準備大婚,滎陽之行必須盡快。期間還有不少必須要做的事情,早些趕到滎陽才好。鄭元禮提議大家都騎馬趕路,雖然不能快馬疾馳,總比馬車快些。不會騎馬的侍女婆子則坐馬車,有鄭家騎士保護。這樣的話明天一早趕路,最晚入夜時分就可到達滎陽城外的長亭鎮(zhèn),休整后午后就能到達祖宅。
盧氏盤算了一下時日,又歸攏了會騎馬的侍女婆子,凡是信重的倒都會些騎術,剩下的侍從婆子晚一兩天也無妨。最重要的是,在滎陽不可久留,早些辦完大事,就早些去鄴都。
鄭元禮帶來不少馬匹,為了趕路,他和侍從一人雙騎。雞鳴驛也有好馬,鄭家出些銀錢,就可以借到馬。兩邊一合計,定于明日天色一亮就出發(fā)。
鄭秸的侍女中,月白和紫裳都會騎術,閔娘子也想同行,但鄭秸考慮到閔娘子年歲較大,還是決定留她坐馬車。
晚上三人收拾東西,閔娘子細細囑咐兩人,又讓yuebw明日把鄭秸好好收拾收拾,在她到鄭家前,切記要低調謹慎。
馬蹄踏踏,鄭家護衛(wèi)在前面開道,一眾女眷頭戴帷帽,英姿勃勃的騎在馬上向滎陽而去。鄭秸和月白紫裳騎術都不差,且體質開掛,并不覺得幸苦。盧氏雖然年輕時也常常騎馬,但自從有了孩子,為了維護世家夫人的體面,騎術多有生疏了。綺珠是盧氏從盧家?guī)淼碾S嫁婢女,騎術也過的去。加上女護衛(wèi)宋秀,幾位護衛(wèi)的婆子,鄭稚等,到日上三竿時,也趕了一半的路程。歇息了幾次后,終于在日暮時到了長亭鎮(zhèn)住下。
鄭元禮遣派的親信仆從早早就在長亭鎮(zhèn)等候,第二天下午,盧氏一行人就坐著鄭家的華麗馬車進了滎陽城,穿過城池的山腳下就是鄭氏的祖宅。
鄭道瑜和鄭元禮一起騎馬前行,鄭元禮非常喜歡這位少年,在他的身上仿佛看到當年弟弟的模樣。自從進了滎陽,鄭元禮一路都在介紹沿途的景色,講些當年兄弟間的趣事。鄭道瑜聽的入迷,他好像從大堂伯的講述中看到父親少年時的趣事,對于滎陽和鄭氏祖宅漸漸生出莫名的熟悉感來。
“阿瑜,你看,這酸湯子店就是我剛剛和你講的那家,他家酸湯子最是可口。我們跑馬回來時,就來喝一碗,你父親嘴刁,酸湯子里愛放蜂蜜,每次都要多給好些錢,店家還偏偏最是愛伺候他呢!”鄭元禮指著街邊的一家小店說道。
鄭道瑜看著這一片熙熙攘攘的街道,比滎陽城中還熱鬧幾分。根據(jù)鄭元禮所說,鄭氏祖宅靠山而建,和滎陽城還有十里之遙。五胡亂華時,鄭氏的塢堡收容了很多逃難的漢人。等到戰(zhàn)爭結束后,很多人都從塢堡里出來,就在塢堡和滎陽城間落地生根,幾百年來,形成了十里的街市,把滎陽城和鄭氏宅連成了一片。這里是鄭氏的地盤,很多沒落的鄭氏子弟和附庸的親戚也散住了十里街市中,也有住到滎陽城里的,反正到處都是姓鄭的人,隨便哪家扯上幾代總能和如今鄭氏祖宅的貴人們是親眷。鄭氏也不忘根本,凡是十里街市三代以上的落籍人家,男童皆可在鄭氏的學堂中就讀,若是成績優(yōu)異的,鄭氏會一直供讀,人品才貌好的,說不定還能娶到鄭氏旁支的庶出女子,從此一飛沖天。讀不了書的也可以去鄭氏的護衛(wèi)處參加訓練,連女童也可以通過侍女仆從的選拔改變自己的命運。
鄭梼和鄭元禮等兄弟少年時常常騎馬到處游玩,只要進了十里街市就會下馬歇息會,喝碗酸湯子,再慢慢的回到祖宅去。鄭元禮又回想說:“你父親那時年少,又最是心軟,常常做些被家里人訓斥的善事。你看那邊雨廊下,當年總有人在那里賣唱,常常有浪蕩子去騷擾。你父親就讓他們去各個客棧酒店里定時賣唱,若有騷擾就用他的名頭,漸漸聚集了許多藝人。如今人們皆把十里街市唱的曲調叫‘滎陽調’呢!……”
這般邊說邊走,街道漸漸向上延伸,中間的壘土馬道灑掃的十分干凈,,兩邊供行人和轎子走的路從拼湊的石塊變成了大塊的石板,沿街商鋪也從吆喝熱鬧的變成了排門高柜,不時有一條條小巷,遙遙可聽到朗朗的讀書聲。
再走一段,便看到路盡頭白墻黑瓦的屋舍,遠遠望見高高的臺階和朱紅色的門框,以及臺階下站著的褐色衣服的仆從。
鄭元禮看著祖宅的大門,轉頭對鄭道瑜說道:“阿瑜,我們到家了!”
前塵如土
每日雙更,求評論!求收藏!求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