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教創(chuàng)教祖師王重陽從小也是只讀圣賢之書的一介書生,后來他所在終南山被金朝占領(lǐng),長大后參加了金朝科舉,在金朝做了個小官,因其為漢人而不被重用,仕途不順,心灰意冷后,決定回終南山,在甘河鎮(zhèn)遇異人,授以半本《遁甲天書》,回到終南山后建了個活死人墓,在里面一修練就是十年,這十年雖沒有完全參透《遁甲天書》,但也算是小有成就,認為如果能得到全本的《遁甲天書》,一定能羽化升仙,于是,王重陽出關(guān)尋找全本的《遁甲天書》,并創(chuàng)立了“以無為為主”的識心見性、獨全其真的全真教,先后收了號稱全真七子的馬丹陽、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為徒。
因王重陽只有半本《遁甲天書》,在傳教過程中也一邊參悟一邊尋找另一半的《遁甲天書》,也因為一味的想尋找天書,而沒有廣收門徒,因此組織規(guī)模也比較小,一直尋找不得全本的《遁甲天書》,最終未能參透而郁郁而終。如果王重陽知道《遁甲天書》有《天遁》、《地遁》和《人遁》三冊的話,恐怕棺材板都壓不住吧。王重陽的得意弟子,全真七子之首丘處機繼掌教以后,為壯大全真教而投靠金朝,經(jīng)過二三十年的發(fā)展,全真教組織已具有相當?shù)囊?guī)模,但也沒有放棄尋找全本的《遁甲天書》,在搜遍了魯、豫、秦、冀等北方之地,卻仍是一無所獲。為到南宋尋找,全真弟子甘做金國探子,本來有線索白鹿洞有全本的《遁甲天書》,但派去的七個高手,有兩個在途中被宋人識破,被難民群毆致死,另外五個雖逃脫,但據(jù)說在白鹿洞書院不知因何原由被一個混混所殺,一個小混混能殺全真教五個高手,說來都不會有人相信,這好不容易得來的線索也就跟著斷了。金朝被宋、蒙聯(lián)軍所滅后,全真教為投靠蒙古,掌教丘處機不辭七十多歲的高齡,甘冒風沙大雪之苦,經(jīng)歷兩年多的萬里跋涉,到達西域大雪山成吉思汗的軍營。成吉思汗對其到來慰勉有加,三次召見并作長談。丘處機也不愧為王重陽親選的掌教,道法也是高深莫測,深得成吉思汗的禮敬,尊稱其為丘神仙。當丘處機于東歸時,成吉思汗令其掌管天下的出家之人,得到了蒙古可汗的認可,東歸后丘處機也不失時機廣收門徒,全真教得到空前發(fā)展。后隨蒙古大軍南進,搜遍了南方名山大川卻還是沒有找到《遁甲天書》的蹤跡。
一次暗殺事件而把全真教把眼光聚到了巴蜀仙山峨眉山。全真教南七真之一的白玉蟾為配合蒙古大軍,對巴蜀防線總指揮余玠下了生死咒,這本是必死之咒,一開始白玉蟾也以為是成功的,即使余玠被送到了峨眉仙山,也是成為了一具死尸被送回來。正當他洋洋得意時,他發(fā)現(xiàn),那是根本就是假的余玠,但是他不想,也不能告訴蒙古人,既然能救活必死之人,這峨眉仙山必定就是《遁甲天書》天書,或者與《遁甲天書》同樣高深的仙法。尋找《遁甲天書》是全真教的秘密,即使是全真教已投靠蒙古人,也不過是借蒙古人之手完成全真教的大業(yè)。蒙古大軍在全真教的蠱惑下大舉進攻巴蜀,這也導致了蒙古可汗蒙哥的隕滅。這之后,全真道進入低谷,處境十分困難,盡管新任掌教尹志平號召全體教徒為蒙古統(tǒng)治者效勞,教徒的發(fā)展仍受到限制,但全真教并沒有因此停滯尋找《遁甲天書》,先后暗中派了上百名弟子去峨眉山,但總是有去無回,這也更是激起了全真教對峨眉仙山的欲望,認定了《遁甲天書》必定在峨眉。
全真教暗中助忽必烈爭奪可汗之位,忽必烈在BJ稱帝建立元朝,巴蜀的山地水系防線仍未被攻破,便又重用全真教,以全真道法對付巴蜀堡壘,全真教開創(chuàng)雖中有半本《遁甲天書》,而王重陽也沒有將這半本《遁甲天書》悉數(shù)傳與丘處機等全真七子,但卻根據(jù)根《遁甲天書》寫了《九陰真經(jīng)》,也記錄了些能呼風喚雨、酒豆成兵等道法,還開創(chuàng)了天罡北斗七星陣及一陽指、全真劍法等絕世武功。所以有了全真教的全力配合,巴蜀山地水系防線也在蒙古鐵蹄下被逐一攻破。
在峨眉山白眉道長也是不堪被一波又一波的全真弟子襲擾,最終還是決定而隨余玠下山。眾人下山后才發(fā)現(xiàn)山地水系防線的各個山城均被攻破,余玠招集舊部,權(quán)衡之下,先奪回與重慶釣魚城齊名的有鐵打的瀘州之稱的神臂城,因為這座山城被劉整毀了以后,就沒有元軍鎮(zhèn)守,余玠不費一兵一卒便奪回了神臂城,周圍的百姓見有宋軍又回來了,也是紛紛來投,很快軍民便達到了數(shù)千人,不但重修了神臂城,挖開了被填埋的水池和十幾口水井,還以此為據(jù)點,一介孤城抵抗元軍。在余玠的指揮下先后又奪回了大良城、小良城、凌霄城、虎頭城、云頂城等十余個山城,重新連起了巴蜀防線。劉梁斌知道余玠所做的這一切其實都是徒勞,這些山城最終還是會輸給歷史。但是對一位打了半輩子戰(zhàn)的軍人,要他投降或者茍且偷生是做不到的。
這剛到手的還沒有坐熱的椅子就被奪走了,元軍是大為惱火,派重兵圍攻。特別是神臂城,將這座小小的山城的東門圍得是里三層,外三層的水泄不通。這座城本就不好打,所在的神臂山如一支神仙的手臂伸入江中,南、西、北三在江水環(huán)繞,全是懸崖峭壁,高達幾十米,甚至上百米,江岸陡峭,怪石林立,山下江水湍急,險灘眾多,就是航行尚且不容易,更別說大軍渡船攻城了,唯一東面有路也是修了兩道城墻,城外是兩個寬大的池塘,中間有一條小路通過,這樣的地形是不適合元軍的大軍團作戰(zhàn),就是讓熟悉這座山城的原守將劉整領(lǐng)兵攻城也是無計可施,更別說現(xiàn)在的守將還是死而復生的前巴蜀戰(zhàn)線總指揮余玠將軍。
一場大戰(zhàn)一觸及發(fā),全真教也是派出了南七子的全部陣容,以雪余玠死而復生之恥。這南七子據(jù)說能合體化作妖獸,所到之處,是寸草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