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氏聽劉大夏說起吳皇后,很是驚奇,問:“先生認識吳娘娘?”
劉大夏道:“在下并不認識吳娘娘。”
紀氏心中滿是疑惑,便問:“那這件事和吳娘娘又如何牽扯上關(guān)系的呢?”
劉大夏道:“這件事說起來,很是曲折,在下也是對吳娘娘的機智和仁厚佩服之極。您誕下皇子那天夜里,吳娘娘去內(nèi)藏庫,第二天便染了風寒。其實,是吳娘娘故意淋了一夜的雨,為的就是把皇子的事情傳出宮去。您想,在偌大的皇宮,她又有誰可以托付?只能去求剛剛回到北京的牛玉公公了。當時吳娘娘病情很重,皇上才準許她的家人去探視?!?p> 紀氏能夠想象,在那個雷雨交加的黑夜,吳氏獨自站在西宮陰森冰冷的庭院之中,忍受著風雨的寒冷和雷鳴的恐懼,硬生生把自己淋出病來,心疼、感激、愧疚,各種情緒沖擊之下,淚水已經(jīng)沿著腮邊不停落下,嘴里一遍一遍念著“吳娘娘”三個字。
劉大夏也是滿臉的悲戚,繼續(xù)說著:“其實后來去探視吳娘娘的并不是她的家人。宮內(nèi)把吳娘娘生病的消息送到了牛玉公公那里,其中之事自然曲折,在下也并不詳知了。”
紀氏已經(jīng)想到后面的事情,對劉大夏的話充耳不聞,沖著京城的方向,磕了一個頭,又對著劉大夏磕了一個頭。
劉大夏被她此舉嚇了一跳,連忙把她扶起,安慰道:“娘娘不必行此大禮,我等之所以如此,不僅為了娘娘和皇子,也為了大明江山社稷?!?p> 紀氏十六歲受父兄之累進宮,三年以來,看到的只是大內(nèi)之中的冰冷的石板和宮墻,此刻心中升起陣陣暖意。
張敏、吳氏、懷恩還有后來的劉大夏、牛玉,這些人與她本沒有半點關(guān)聯(lián),卻甘愿冒死來搭救她們母子,心中升起了陣陣暖意,這種暖意來自于一種叫做人性的東西,并不關(guān)乎江山社稷,更不關(guān)乎個人利益。
她自知此種恩德無以為報,只能以這種形式,這種既樸素又真誠的一跪來表達心中的感激之情。
這種感激,讓她明白世間依舊是暖的。
她也知道,自己不能讓他們失望,必須更好地活下去,更好地把兒子培養(yǎng)成一個堅韌、善良的人,一個賢明、睿智的君主。
懷恩的話沒錯,要爭,只是她不是為兒子的帝位而爭,也不是為生存而爭,而是為了天下那么多善良的人而爭。
她要告訴兒子,他如果為帝,至少要做好一件事:要讓善良的人好好地活著。
劉大夏繼續(xù)講著后面的事情,但這些已經(jīng)不那么重要了。
紀氏才進宮時,司禮監(jiān)還是牛玉公公掌事,后來因吳娘娘被廢,牛玉總管因反對廢后,被皇上貶斥到南京了,今年才回到京里閑養(yǎng)。吳娘娘和牛玉總管是有舊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吳娘娘偷偷把皇子的消息傳出宮外,但牛玉是不可能進宮的,宮里誰人不認識曾經(jīng)威名赫赫的牛玉總管?他自然是托一親信進宮,自此吳娘娘和牛玉總管取得聯(lián)系,商量把皇子送出宮去的事情。
但紀氏不知道的是,牛玉總管知道茲事體大,找到了內(nèi)閣大學士商輅,當日劉大夏因故正在商閣老府上,無意間知道此事,深感振奮。于是獻策,參奏萬貴妃,鬧出風波,攪動朝局。一來可以讓萬貴妃等人再做惡事有所顧忌,二來好覓得機會讓吳娘娘把皇子接出宮來。
劉大夏繼續(xù)說道:“可后來在下遞的折子被懷恩總管莫名扣下,實在預料不到。好在牛玉總管安排宮內(nèi)故舊,暗中保護娘娘,把奏折故意泄漏給萬貴妃。才有了后來之事?!?p> 紀氏這才明白,當時有小太監(jiān)以張敏之名把孩子抱出,躲避汪直搜查,還有張敏奏折得而復失,原來都是因牛玉總管安排。
劉大夏繼續(xù)說道:“后來不出所料,皇上果然為保護汪直,讓他去遼東躲避風頭。后來我們得知,懷恩總管對此也有安排,可能他和商閣老也有默契吧,也可能懷恩總管就是參與其中的也不得而知了?!?p> 紀氏直到此時才開口問:“這些事實在是我想不到的,后來先生又是如何躲過牢獄之災的呢?”
劉大夏笑道:“原本在下已做好赴死準備,牛玉總管卻覺得在下若如此死去實在可惜,便找了一位與在下容貌相近的義士,代在下受了這牢獄之災。也就是那時,在下第一次見到牛玉總管?!?p> 紀氏擦了擦淚水,又問:“我們出京后,一路發(fā)現(xiàn)多處尸體,這也是牛玉總管搭救我們的吧?”
劉大夏哈哈一笑:“正是在下受牛玉總管所托,同三十名義士所為?!?p> 紀氏奇道:“聽張巒將軍說,一路尸體有百余,你們?nèi)巳绾文茏龅???p> 劉大夏道:“牛玉公公與懷恩總管共事多年,深知他歷來自負,不喜陰謀,又知道他身邊有萬貴妃安插細作,做事必然不密,因此派在下一路為娘娘掃平障礙。至于如何以一敵十,那正是在下所長,不怕娘娘笑話,若論排兵布陣,莫說汪直所領的那些烏合之眾,便是他所倚重的大將王鉞親來,在下也不懼半分。馬場雖然保衛(wèi)森嚴,但常有瓦剌人騷擾,牛玉總管怕有失,便讓在下前來保護娘娘和皇子。”
紀氏強笑道:“原來如此,先生真是文武雙全,我母子由先生保護,便安心了。”
劉大夏道:“在下有個不情之請,不知當講不當講?!?p> 紀氏道:“先生大恩,我無以為報,只要我能做的到的,定當答允?!?p> 劉大夏道:“若皇子稍大,可否由在做他師傅?”
紀氏點點頭:“先生文韜武略,世所罕見,若不嫌棄,他大些便讓他拜先生為師。”
劉大夏笑道:“那在下先謝過娘娘,如今在下出入行宮不便,娘娘有事在下自然前來,有在下在,娘娘大可安心。等皇子大些,在下就來認學生了”